由於疫情對就業、財務、健康造成破壞,再加上社會安全網的壓力與日俱增,許多人面臨的退休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
非營利組織泛美退休研究中心(TCRS)與泛美研究所(Transamerica Institute)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近一半的嬰兒潮一代和超過三分之一的X世代預計自己在70歲以後還會繼續工作,或者根本不打算退休。這也突顯出制定後備計劃的必要性,以防生活中的意外事件阻礙了這些目標的實現。 研究發現,49%的嬰兒潮一代預計或已經將工作年限延長到了70歲以後,或者不打算退休,最主要的原因是健康(78%)或財務(82%)問題導致的儲蓄不足。 泛美研究所和TCRS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凱瑟琳柯林森(Catherine Collinson)說:“嬰兒潮一代正在延長他們的工作年限,這有助於彌補儲蓄缺口。但制定後備計劃非常重要,因爲生活中一些不可預見的情況會破壞他們的計劃。” 柯林森指出,大多數人退休的時間都比他們之前計劃的要早,出於就業、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狀況等原因,大多數人在65歲之前退休。 柯林森說:“這也是制定應急計劃非常重要的原因。” 嬰兒潮一代(生於1946年至1964年)出生時,養老金非常普遍,後來這種退休安全網發生了巨大變化,爲退休做儲蓄的責任從僱主轉移到了個人身上。 柯林森說:“退休是一個更廣泛的社會問題,退休狀況發生變化的速度比人們職業生涯發生變化的速度還快。” 嬰兒潮一代的家庭退休账戶中位數估計爲16.2萬美元,但應急儲蓄只有1.5萬美元。研究發現,共有40%的嬰兒潮一代預計社會保障(Social Security)將是他們退休收入的主要來源,但仍有83%的人通過僱主出資的401(k)計劃或類似計劃爲退休儲蓄。 在X世代(1965年至1980年出生)中,38%的人預計在70歲或更晚退休,或者根本不打算退休,55%的人計劃到退休年齡後繼續工作。 柯林森說:“大多數X世代都在爲退休做儲蓄,但許多人可能達不到預期目標。最年長的X世代現在快50歲,最年輕的40歲出頭,所以現在是增加儲蓄和制定長期財務計劃的最佳時機。” 研究發現,在儲蓄方面,每一代人爲退休做准備的時間都在提前。嬰兒潮一代开始存錢的平均年齡是35歲,X世代是30歲,千禧一代是25歲,Z世代更是從19歲就开始存錢。 X世代的家庭退休账戶中位數爲8.7萬美元,但應急儲蓄只有5000美元。只有22%的X世代“非常”有信心他們將能夠在擁有舒適生活的前提下完全退休,只有28%的人認爲自己的退休儲蓄足夠充足。78%的人擔心當自己准備退休時,社會保障將無法爲他們提供保障。和嬰兒潮一代一樣,大多數(81%)X世代通過僱主出資的401(k)計劃或類似計劃爲退休儲蓄。 對於1981年至1996年出生的千禧一代來說,他們是在始於2007年底的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前後進入職場的。在他們職業生涯开始時,背負的學生債務水平高於前幾代人,因此推遲了买房、結婚和組建家庭的時間。 不過,四分之三(76%)的千禧一代仍在通過401(k)或類似計劃爲退休儲蓄。參加401(k)或類似計劃的人繳款佔年收入的平均比例爲15%。千禧一代的家庭退休账戶中位數爲5萬美元,但應急儲蓄只有3000美元。 柯林森說:“千禧一代非常關心退休相關問題,經常與家人和朋友討論這些問題,比已經或接近退休的嬰兒潮一代更頻繁。” 超過半數(52%)的千禧一代預計他們退休後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自己的儲蓄,73%的人擔心當他們准備退休時,社會保障將無法爲他們提供保障。 Z世代(1997年至2012年出生)在新冠疫情暴發前不久進入勞動力市場,當時失業率處於歷史低點,疫情期間开始飆升,後來又回到了低點。柯林森指出,盡管Z世代職業生涯开端動蕩,但他們將比前輩有更多機會享受401(k)計劃和其他由僱主出資的退休計劃。 疫情對Z世代影響尤其大,52%的人在就業方面經歷了一種或多種負面影響,不管是裁員、暫時被解僱還是工時和工資減少,51%的人難以維持生計。 但他們並沒有放棄爲退休做儲蓄。67%的Z世代通過僱主出資的401(k)計劃或類似退休計劃做儲蓄,繳款佔年收入比例的中值爲20%。 Z世代的家庭退休账戶中位數爲3.3萬美元,但應急儲蓄只有2000美元。 柯林森說:“Z世代在爲退休存錢是個好消息,但問題是他們的儲蓄夠用嗎?30年、40年、50年後會是什么樣?一些人的壽命會更長,怎樣確保錢夠用?” 柯林森指出:“上述幾代人當中的許多人都面臨着退休後得不到經濟保障的風險,由於疫情對就業、財務、健康造成了破壞,再加上社會安全網的壓力與日俱增,許多人面臨的退休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應急儲蓄不足,美國人推遲退休甚至不退休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6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