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周主要有3件大事:(1)巨頭財報告一段落;(2)歐洲央行放鷹;(3)非農數據大超預期。接下來我們進行深度復盤與前瞻分析。
首先看納斯達克100指數 QQQ,近一個月跌幅達10%。目前基本處於加息4次,3月大概率加息50基點的交易位置(1月24日-1月25日),這個預期市場已經進行了消化。近期推動上行的主要是蘋果、微軟、谷歌的財報,而2月3日將QQQ大幅拽下來的(-4%),是Meta財報暴雷,以及歐洲央行放鷹。
01 巨頭財報復盤:極致分化,但整體形成有效支撐
蘋果財報後+7%,軟硬件各方面都表現強勁;微軟財報後+7%,業績和指引均超預期,後面的回落主要受收購動視暴雪案遭反壟斷調查的消息影響。
谷歌財報後+7%,營收和EPS漂亮的doublebeat;廣告業務和Meta此消彼長,受蘋果隱私新政影響不明顯,未來這個邏輯中期延續;還有一個強催化劑是20:1拆股,這將極大程度提升流動性。(詳見飆升9%?從這幾個關鍵點看谷歌財報的邏輯)
亞馬遜財報後+13%,營收小miss,Marginbeat,指引一般,經營現金流也大幅下降。推動股價強勢上漲的關鍵在於Prime提價,由119美元提高至139美元(上一次提價是在18年,再上一次是14年,好似出現4年一次的範式)。我們此前也有分析過,可以這么理解這個事:
1. 提供價值遠超價格,市場也認這個,那么就一直有提價的期權(從過去看是4年一次);
2. 消費者也認這個,目前2.4億左右會員,還有比較大的增長空間;
3. 經營永續性、確定性強,可以給較高估值溢價;
4. 結合上述邏輯:提價20美元,每年收入增約50億美元,給PS 20x不過分,這塊也就是1000億美元市值增量。(詳見亞馬遜財報後飆升14%?Prime的護城河到底有多深)
另外AWS、Azure和谷歌雲三巨頭增速都符合預期,且三巨頭都有40%+,這將維持芯片景氣度,助推反彈動力較強。
在幾家歡喜的另一面,是奈飛和Meta的驚天大雷,分別-21%、-26%,Meta單日市值蒸發超2000億美元,創下美股史上最大市值縮水記錄。(詳見財報解剖 | 奈飛暴跌20%背後的真相與轉機 & 財報解剖 | Meta狂瀉22%,是真交出了史上最差業績?)
其實奈飛的EPS是大幅超預期了的,問題出在指引上——Q1預計新增用戶僅250萬,達到2.24億,而市場的預期是650萬。Meta的財報和指引比預期都略差一點,其實還過得去。真正的問題在於市場對其未來的發展喪失信心——MAU環比不增長;短期供應鏈和通脹持續影響企業廣告支出;中期蘋果隱私新政持續影響;中長期短視頻Reels面對Tiktok強力競爭前途未卜;長期元宇宙未來仍然太遠。
總結來看,消費互聯網(社交、流媒體、電商、遊戲)見頂明顯,其中有超跌反彈的機會,但轉勢仍然比較遠,從Meta和奈飛財報可見目前對衝基金對於太遠的未來一點都不想押注。不過另一方面,Meta和奈飛產業鏈畢竟短,巨頭對指數支撐力度仍然比較強,影響有限。從下面的數據也可進一步佐證——
目前美股四季度業績披露已經過半(55%),超預期的公司依然佔到大多數(77%),不及預期比例爲19%,整體盈利同比增長預計爲29%,這將對指數形成有力支撐——過去十來年美股的長牛主要由業績驅動(下圖紅线部分爲估值,其實漲幅不大)。
02 宏觀:市場逐漸接受經濟增長支撐加息的劇本
科技板塊之外,市場交易的主线邏輯仍然是通脹和供應鏈紊亂,能源大宗持續上漲。
上周四股指的大跌,主要由於Meta暴雷以及歐洲央行的放鷹,後者影響更大,包括英國再次加息,在周四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決定進一步將基准利率從0.25%進一步上調至0.5%,並啓動被動縮表;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承認通脹上行風險在增加,市場解讀可能年內加息,並加快Taper。
不過周五的非農數據更爲關鍵:新增46.7萬人,遠超預期的12.5萬人;另外,勞動參與率也有改善。從周五盤面的走勢來看,指數低开高走,十年國債收益率卻升破1.9%。背後的交易邏輯不難理解——市場逐步相信“經濟修復支撐加息“這個劇本。從歷史復盤來看,加息並不可怕,只要不是分子端問題(經濟基本面惡化),大盤消化利空後將繼續上行。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美股的大幅波動基本進入尾聲,未來有望在業績支撐下迎來反彈和修復。這裏也要補充說明一個核心點:放水沒有造成嚴重通脹。20年美聯儲擴表+76% vs 信貸+9%,上文的標普市盈率並未顯著上漲等都可佐證。
那么這輪通脹的症結其實在供應鏈和勞工。對此市場和美聯儲正逐步達成共識,這個問題遲早能得以解決,經濟長期增長的預期向好,這也是歷來推動股市的源動力。
最後,近期值得警惕的風險主要在俄烏這只黑天鵝。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爲什么美股過去一周至關重要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