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互聯網反彈到此爲止了?#港股互聯網的反彈才剛剛开始
2年前

港股市場上,大型互聯網公司有騰訊控股、京東、阿裏巴巴、網易、美團、百度等。

例舉出的這些公司,體量和知名度都具有高度代表性,並且總體而言財務狀況良好,其中以騰訊爲首,業績增長趨勢強勁,2013年至2021年營收和毛利潤增長約9倍,截至21年報告期末,毛利率爲43.91%,淨利率爲40.67%,毛利率逐年穩中略降的同時淨利率卻有提升。

騰訊控股的業務範圍廣泛,涵蓋了遊戲、影視、通信及社交、軟件服務、投資、金融科技、雲及其他企業服務等,擁有大量家喻戶曉的全民級產品如QQ、微信等,在疫情中騰訊會議軟件也成爲了教學、辦公等場合的主流選擇之一。

騰訊約半數的收入來源於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與網絡廣告,這些業務直接助力並得益於整體經濟活動,中國經濟的增長將爲騰訊帶來收入增長機會。

今年第二季期間,騰訊主動退出非核心業務,收緊營銷开支,削減運營費用,在收入承壓的情況下實現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盈利環比增長。

近年來,國內在遊戲、影視、文娛等方面的審查方面對包括騰訊在內的相關從業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但騰訊控股作爲歷史悠久的大型企業,擁有充足的項目積累,用戶人數及流水皆十分可觀,完全能夠順利渡過娛樂業的成長寒冬。近期,騰訊亦發布了數款備受歡迎的新遊戲,國際市場遊戲隨着玩家恢復线下活動,正在消化後疫情時代的影響,騰訊公司的战略舉措正穩步推進。

騰訊無疑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一個成功的典型,展示出了互聯網行業一種經典的生財之道,通過培養巨大的用戶群,借由巨大的流量和知名度不斷鋪展業務範圍,探索新模式,實現多點开花。

只不過,近年來互聯網企業陷入低迷之聲漸起,股票市場上相關公司股價跌勢不止,近期終於迎來反彈。難道互聯網市場真的接近飽和了嗎?

互聯網業務確實日益成熟,市場競爭加劇,但是互聯網無可取代,早已深入至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極高的重要性和用戶黏性,必然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市場。

盡管目前一些公司轉入消極防守策略,但這只是暫時應對宏觀局勢的權宜之策,而且未必是一件壞事。當前的縮減开支、暫緩擴張,不僅可以避免在成熟飽和市場內無序競爭,也能給企業提供尋找新方向的喘息機會,爲進軍新興市場積蓄力量。

互聯網公司的利潤增量,不止來源於付費用戶數量的增長,也來源於付費用戶的付費項目的增長,前者更依賴於大衆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需要宏觀經濟的支持,而後者則可以通過從業公司的开拓創新主動爭取。

對於互聯網行業的頭部公司而言,手頭掌握的大量資源已經大有可爲,不僅可以在存量市場中尋找增量,甚至還能主動爲市場制造出增量,例如前身爲知名網絡平台Facebook,如今改名爲META的美國互聯網公司便通過進軍元宇宙帶動了相關軟、硬件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先行示範。

經典的互聯網盈利模式,需要公司沉澱已有業務,提升服務質量,應對市場競爭,而新時代的互聯網模式,在雲服務、物聯網、元宇宙、互聯網醫療、web3.0等領域依然有着良好的成長空間。

港股中,多數爲國內的一些老牌互聯網公司,面向巨大的消費市場,用戶圈具有獨一無二的潛力,而且自身體量巨大,掌握豐富渠道和資源,相比新進公司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抱着創新精神和服務精神不斷進取,必能再創輝煌。

因此,港股互聯網上市公司的盈利穩定性和成長性都是不容忽視的,現在談論增長瓶頸還爲時過早。

目前港股市場來到了十幾年來的低位,且在全球範圍內具有估值吸引力,整體估值難以繼續下跌,並且大盤指數有望隨匯率一同迎來反彈,而且市場對於騰訊等互聯網公司體現出悲觀預期的估值實際已顯著低估,互聯網板塊估值也將水漲船高。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騰訊、阿裏等多年穩定盈利的互聯網公司,美團、快手等不能穩定盈利的公司的交易邏輯有所不同,市場對這些虧損企業的預期建立在其營收和經營情況之上,並與板塊的整體估值水平進行比較,投資者需要保持高度關注,也可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進行區別對待,暫時規避或選擇在實現盈利後右側交易。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港股互聯網反彈到此爲止了?#港股互聯網的反彈才剛剛开始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0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