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陳嘉禾@雪球 導語:過去兩年,業務收縮後,互聯網龍頭公司普遍不內卷了,加班少了,开啓了低烈度競爭。
在2021年到2022年, 中國市場中互聯網公司的股票價格, 遭受了大幅下跌。 從投資和商業的角度來說, 這種大幅度的股票價格下跌, 至少帶來了三個結果。
在這場股票價格大跌中, 首先, 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蒙受了巨大虧損。 其次, 由於二級市場股票估值暴降, 導致一級市場中的投融資活動开始變得蕭條。 這兩個結果, 是人們往往容易觀察到的。
但是, 從商業的角度來說, 這種股票價格下跌還帶來了第三個結果: 現存互聯網公司所遭遇的商業競爭, 將有所減弱, 因此其已有的商業護城河也得到了加強。
這種股票價格大跌對現有公司帶來的正向效應, 常常被研究者所忽視: 畢竟熊市帶來的悲觀氛圍實在是太強了。
但是, 正所謂“ 寒往則暑來, 暑往則寒來, 寒暑相推, 而歲成焉。 ” ( 語出《 易傳》 )。 商業上的機會往往酝釀了之後的風險, 而危險也孕育了新的生機。
在互聯網股票大跌的熊市中, 一些現有優勢地位的公司, 其商業競爭力因此得到的加強, 值得投資者予以重視。
2021~2022年的互聯網股票大跌 首先, 讓我們來看看, 在2021年到2022年的這場大跌中, 互聯網公司的股票價格, 遭遇了怎樣的滑鐵盧。
以主要爲互聯網公司股票構成的萬得中概股100指數爲例, 在2022年12月2日, 該指數的前10大成分股分別爲阿裏巴巴(BABA.US)、 百度(BIDU.US)、 貝殼(BEKE.US)、 蔚來(NIO.US)、 攜程網(TCOM.US)、 騰訊音樂(TME.US)、 唯品會(VIPS.US)、 新東方(EDU.US)、 汽車之家(ATHM.US)、 嗶哩嗶哩(BILI.US), 共佔有該指數77%的權重。
其中, 除了蔚來不是典型意義上的互聯網公司、 新東方在從教育行業轉型後有部分在线直播業務爲互聯網內容外, 其它8家公司都是互聯網公司。
在2021年2月16日, 萬得中概股100指數的最高點位爲7,851點。 到了2021年底, 指數的點位只有3,408點, 比最高點下跌57%。 到了2022年11月1日, 指數的點位只剩1,745點, 比最高點下跌77.8%。
同樣, 在香港市場的恆生科技指數, 也錄得了非常巨大的跌幅。 在2022年11月2日, 恆生科技指數的前10大重倉股分別爲小米集團(01810.HK)、 美團(03690.HK)、 騰訊控股(0700.HK)、 阿裏巴巴、 京東集團(JD.US)、 中芯國際(688981.SH)、 快手(01024.HK)、 網易(NTES.US)、 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 京東健康(06618.HK)。
其中, 除了小米集團、 中芯國際、 舜宇光學科技和互聯網關系不大, 其它7家公司均爲主流的互聯網企業。 從權重來看, 這10家公司合計佔了恆生科技指數67%的權重。
在2021年2月18日, 恆生科技指數錄得階段性最高點11,001點。 到了2021年年底, 指數的點位只剩5,670點。 而到了2022年11月1日, 指數點位只剩下3,075點, 較最高點下跌72%。
無論從哪種衡量角度來看, 互聯網公司在2021年到2022年中超過70%的最大跌幅, 都已經足以和歷史上最大的股票熊市相提並論。
但是, 這種股價危局之中, 卻正在酝釀危中之機: 現有互聯網公司所遭受的競爭烈度正在縮小。
資本投入帶來的高度競爭 從1990年代互聯網行業大發展以來, 人們很快發現, 這是一個沒有物理邊界的行業。 無論顧客在市場中的哪一個地方, 他所享受的互聯網服務, 都是差不多的。
在傳統行業中, 物理邊界經常能夠形成本地企業的護城河。
比如, 一家港口公司天然對周圍數百公裏內的經濟區域, 有着近乎壟斷性的優勢。 而連鎖超市也由於集中的物流體系能夠增強配送效率, 因此能夠在一個物理區域內形成自己的優勢。
但是, 這種物理上的邊界, 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 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因此, 互聯網行業很快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商業規律: 贏家通喫。
比如, 從最早出現的互聯網業態之一、 搜索引擎來看, 谷歌公司和百度公司分別在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 達到了幾乎壟斷的市場地位。 從聊天軟件來說, 微信也幾乎壟斷了中國人的手機。
不過, 即使互聯網公司的天然壟斷性如此之強, 但是在以競爭激烈著名的中國市場, 一時佔據頭部地位的公司, 仍然不免受到競爭對手的衝擊。
這種衝擊背後的一個重要推手, 就是在牛市中蜂擁而至、 看似源源不斷的一級市場資金。
從全球市場來說, 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 可能是競爭最爲激烈的兩個市場: 前者相較其它亞洲市場競爭更加充分, 後者也比歐洲市場競爭激烈的多。
這種激烈的競爭來自多方面因素, 包括巨大而統一的市場環境, 超大規模的人口, 龐大的經濟體量, 提倡以物質積累( 俗稱賺錢) 爲榮譽的商業和社會文化, 等等。
由於人口基數是美國的大約4倍, 中國市場在某種程度上, 甚至比美國市場的競爭還要激烈。
而這種激烈的競爭, 在互聯網這個新興行業中, 體現的淋漓盡致。 即使是那些佔據了市場優勢地位的互聯網公司, 仍然經常遭到挑战。
比如, 在阿裏巴巴佔領了互聯網購物行業的龍頭地位時, 它本來可以像美國的亞馬遜公司一樣, 輕松統治整個行業。
但是, 阿裏巴巴公司很快遭受到了京東公司來自高端、 拼多多APP來自低端的挑战。
在這場商战中, 各個平台爲了爭搶用戶, 不遺余力的在2.14、 11.11等促銷節日中, 給出大量補貼。 而這些補貼背後, 都是真金白銀的資本投入。
在網絡約車行業, 滴滴公司靠着巨大的補貼力度, 一度佔領了中國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
但是, 在美團打車、 高德打車等競爭對手的奮起直追中, 滴滴公司也感受到了壓力。 而這種壓力的來源之一, 正是競爭對手給出的優惠補貼。
對於看透了互聯網行業“ 贏家通喫規律” 的各路資本, 他們充分明白一件事: 在沒有傳統物理邊界的互聯網行業, 許多時候贏家只會有一個。
因此, 即使砸入再多的補貼, 不少公司也要努力成爲獨霸市場的那一家。
股價大跌迅速減少競爭 但是, 隨着二級市場股票價格的大跌, 這種資本對互聯網行業的投入熱情, 正在迅速消散。
當身處牛市之中, 二級市場估值動不動高達數百倍市盈率、 或者在沒有盈利的情況下達到幾十倍市淨率時, 一級市場的資金就有足夠的動力, 湧入一個現有企業已經佔據優勢地位的行業: 反正無論花費再多, 之後也有二級市場的高估值买單、 在二級市場退出時也能賺到不少錢。
但是, 當二級市場的估值回歸合理、 甚至是低廉時, 一級市場的商战就迅速开始冷卻。 新的資金需要考慮, 不計代價的投入是否值得?
耗資巨大的商战, 如果贏來的只是在二級市場以十幾倍市盈率退出的資格, 又有多少意義?
在這種由於股價下跌導致的競爭減弱環境下, 對於行業中現有的企業來說, 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它們不會受到新進入者不計代價的衝擊, 不需要打毫無盈利可能的價格战, 從而可以專心修建自己的護城河。
在歷史上, 這種“ 由於新加入的競爭者缺位、 而導致現有企業經營環境寬裕” 的現象, 曾經出現過許多次。
比如, 美國曾經爲了削減吸煙對人產生的危害, 禁止煙草公司在公衆媒體上打廣告。
結果, 這種禁令導致新進入煙草行業的公司、 以及一些實力較弱、 知名度較低的小公司, 再也沒辦法把自己的產品形象傳播給大衆。 於是, 菲利普﹒莫裏斯等已有的大型煙草公司, 其商業競爭地位就有了顯著的加強。
再比如, 在2018年前後, 由於環保政策的密集出台, 水泥、 鋼鐵等高耗能、 高污染行業中的新增投資變得非常困難, 新項目很難拿到環保批文。
結果, 對於原有的行業中的龍頭公司, 這種禁令變成了一件好事: 不少公司的淨資產回報率在之後的幾年中, 都顯著高於之前的水平。
還有, 由於核電潛在的安全隱患, 核電站的審批一直比火電站要更加嚴格, 對新進入者的技術要求、 資金要求也要多得多。 結果, 核電類公司的淨資產回報率, 從長周期看, 往往要高於火電類公司。
因此, 當互聯網公司的股票價格, 在2021年到2022年大跌以後, 由此帶來的競爭缺失, 也會給行業內現存的優勢地位公司, 帶來鞏固商業護城河的機會。
不過, 對於這種機會, 並不是所有互聯網公司都能從中獲益巨大。 在選擇互聯網行業投資標的時, 投資者不光應當考慮到這種股價下跌帶來的競爭減弱, 還應該至少考慮以下一些商業因素。
這些因素至少應該包括: 公司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儲備、 債務是否合理、 甚至較輕, 以便在全行業難以融資的時候, 也可以熬過互聯網行業的冬天?
公司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是否穩固、 是否已經面臨現有強勁對手的衝擊? 公司所在的互聯網行業是否容易形成強大的商業護城河?
該細分行業將來是否能夠長期存在、 有沒有被其它因素取代的可能? 盈利模式是否已經比較明確、 而不是只賺流量不賺錢?
在考慮了以上的商業因素以後, 配合上熊市中足夠低廉的估值, 以及股價下跌帶來的商業競爭減弱, 投資者就能夠從互聯網行業中, 找到值得長期投資的優秀標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