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圈走超1100億港元,18A藥企步入寒冬,裁員、賣工廠、砍項目只爲活下去
1年前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第一次對未盈利的生物科技類公司敞开了資本的大門。不足五年的時間,港股18A藥企(指通過港交所18A章節規則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經歷高潮與低谷,有人翻身完成“掘金夢”,有人掉隊、賣身又停產。

11月15日,和鉑醫藥-B(02142.HK)發布公告,公司已經與藥明海德訂立資產轉讓協議,將出售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生物大分子研發創新中心項目”,轉讓價格爲1.46億元。藥明海德爲藥明生物( 02269.HK )子公司。據和鉑醫藥2022年半年報,上述轉讓項目於2021年啓動建設,設施面積約8500平方米,設計生產規模可達4000升。公司原計劃上述工廠將於2022年底前投入生產。

而就在4天前的11月11日,和鉑醫藥宣布,其全資子公司諾納生物與美國明星藥企Moderna(莫德納,MRNA.US)已訂立授權及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Moderna將獲授獨家可再授權許可,以利用和鉑醫藥HCAb平台衍生的一組針對多個靶點的序列开發核酸產品,並全面負責後續开發、生產、監管及商業化相關的所有工作。諾納生物則一次性獲得600萬美元預付款、最高約5億美元裏程碑付款,以及相關分級特許使用權費。如果Moderna將額外靶點序列再授權,諾納生物還可獲得相應的款項。

對此,時代財經以投資者身份發送郵件至和鉑醫藥投資者信箱詢問具體情況,和鉑醫藥方面郵件回復稱,“我們與Moderna確實達成了战略合作協議。但本公司與Moderna合作的範圍僅限於公司HCAb平台所衍生的產品,而非該技術平台本身。本公司享有HCAb平台的完整權利,並無出售HCAb技術有關資產,且在目前可預見的計劃中並無出售HCAb技術的打算。”

寒氣幾乎傳遞到了整個行業,這並非港股18A藥企中一家的動作。今年年初已有多位行業人士預估,Biotech企業(生物醫藥初創企業)資金不足,兩年後將會面臨大批次的倒閉。過去一年的時間裏,基石藥業-B(02616.HK)、歌禮制藥-B(01672.HK)、三葉草生物-B(02197.HK)等18A藥企紛紛做出調整,如何保住自己的現金流並活下去成爲第一要義。

Biotech藥企泡沫將破已是投資者們的普遍共識。2021年下半年,絕大多數中國Biotech藥企股價出現了50%以上的回調,二級市場新股破發,市值縮水,加之外部疊加的多重因素,新藥如互聯網般賺快錢的夢想沒有實現,反而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九死一生”。

“目前來看,如果產品本身缺乏競爭力、商業化路徑比較遠,甚至账上現金流不足,或將導致Biotech企業先倒下一批。”北極光創投合夥人宋高廣對時代財經分析道,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即對於損耗現金流型的Biotech企業來說,當沒有更多現金湧入的時候,池幹魚死是必然現象。停產、裁員、賣產品都是節流的一種方式。

換句話說,只有开源節流,才有可能熬過冬天,等到雨季的到來。

基石藥業蘇州工廠停產背後

進入11月,Biotech企業現金流還能支撐多久再次成爲醫藥圈討論的熱門話題。這一切的源頭始於一家港股18A藥企——基石藥業。

據多家媒體報道,自11月4日起,基石藥業位於蘇州的產業化基地已暫停生產及爲生產服務的其他相關工作。基石藥業2022年半年報顯示,其账面的當期現金流爲11.01億元,而2021年同期的現金流還有24.47億元,短短一年已經“燒掉”超過1/2。

對此,時代財經多方聯系基石藥業,僅得到郵件回應稱,“感謝您對基石藥業的關注和支持,相關問題具體請參考公司近期的官網新聞及官方微信公衆號發布的相關聲明。”

11月15日,基石藥業官方微信公衆號發布聲明回應“蘇州工廠停產”一事。基石藥業指出,蘇州工廠尚處於試運營階段且近期無明確大規模生產需求,爲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蘇州工廠已於本月上旬暫停止試運營。目前已處於商業化階段的產品均不在蘇州工廠進行生產,故本次調整對該等產品的生產和商業化沒有影響,該等產品供應穩定。同時,相關產品的技術轉移工作亦不受影響,仍按原計劃與CDMO (第三方生產服務提供商)合作並穩步推進。公司其他業務不受本次調整影響,公司研發業務與蘇州轉化醫學中心仍在有序運作。

此外,基石藥業還表示,仍保留蘇州工廠核心人員,並積極接洽行業合作機會。公司當前現金儲備足夠支持公司數年經營,此次調整將更有效節省及優化公司運營成本。

這並非基石藥業第一次遭遇危機。今年3月31日晚間,基石藥業宣布自4月1日起本公司停牌2月,6月1日开始復牌,並發布2021年度業績公告。據年報顯示,基石藥業年內虧損爲19.201億元。

在停盤、復牌、虧損、停產的聲浪中,回看基石藥業的蘇州產業化基地,從動工到試運營再到停產,不足2年的時間,昔日的熱火朝天已成了另一片光景。

基石藥業是典型的VIC(風險投資+知識產權+研發外包服務模式)模式,背靠“藥明系”,早期階段無生產能力、無銷售隊伍、無研發平台,沿襲“买賣模式”(license in/license out)。直到2020年,其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產業化基地才破土動工。

根據協議,該項目採用代建模式,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設計產能可達26000L大分子生物藥和10億片小分子化學藥片劑和膠囊。2022年半年報顯示,蘇州生產基地已於2021年年底如期开始試運行,並於今年7月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遞交了胃腸道間質瘤(GIST)精准靶向藥物阿伐替尼(商品名:泰時維)的技術轉移申請。2022年半年報稱,啓動試運行後,基石藥業蘇州生產基地已生產用於臨牀試驗及商業銷售的產品。

Biotech企業是否應該自建廠,這種行爲又是否是“吞金獸”,在派系之間早有爭議。

浩悅資本資深合夥人李逸石對時代財經分析道,自建廠本身對企業來說可能不是對錯問題,而是時機問題。對Biotech藥企來說,什么樣體量的企業可以選擇自建廠,什么時機走這一步棋很重要。

“如果當時能預見到未來5年時間的現金流都會很充裕,那么對它來說自建廠也許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現金流不充裕,不管是由於產品競爭比預期更激烈,還是資本市場的變化導致融資不順利,自建廠就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李逸石說,“更何況前些年自建廠的決定很多是由於各地地方政府給予優惠政策,扭曲了行業規律和經濟規律,在這種情況下,自建廠之後的路會更加坎坷。”

從產品維度考量,李逸石認爲,應該對比自建廠和CDMO生產哪一個對企業更劃算。在CDMO生產會不會排期久、遭遇技術等多方阻礙;自建廠帶來的成本降低是否能賺回初期投入的大筆時間、金錢,這些因素意味着企業在做決策時需要考慮得非常長遠。“企業永遠要比市場上行時亢奮的投資人多考慮幾步,才能穿透行業的壁壘和時間的迷霧。”

“現階段基石藥業的目的是开源節流。如果不及時止損,後面可能會更艱難,這是大多數Biotech企業在做的事情。此前,我也提到接下來的一年可能會出現退市的Biotech企業,畢竟在市場上,只有良幣驅逐劣幣,大家對於市場的認知才會越來越科學,行業發展才會越來越健康。”李逸石告訴時代財經,“基石藥業肯定不是現在18A藥企裏遇到挑战最大的一家,畢竟比它現金流還不充裕和危機四伏的Biotech企業不在少數。”

現金流喫緊,有企業账面只剩不到1億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在主板上市規則中新增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俗稱“18A”),允許尚未有盈利、預計市值超過15億港元的生物科技企業在香港上市,爲創新型生物科技企業敞开大門。

港股18A一經推出便成爲了很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首選。以歌禮制藥頭頂“18A第一股”光環登陸港交所爲开端,各路資本蜂擁而至,港交所也由此成爲亞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彼時,Biotech企業迎來政策與資金的雙豐收,生物科技類企業擠進港交所的大門。時代財經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已有再鼎醫藥(09688.HK)、基石藥業、和鉑醫藥、北海康成-B(01228.HK)、邁博藥業-B(02181.HK)等51家生物科技類企業根據18A相關章節的規則赴港上市,總募資金額超過1100億港元。

頭部Biotech企業,如百濟神州(BGNE.US,06160.HK,688235.SH)、信達生物(01801.HK)、君實生物(01877.HK,688180.SH)等憑借先發優勢,在PD-1賽道研發和商業化的道路上佔據一席之地。目前,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復宏漢霖(02696.HK)已滿足年收入大於5億港元、市值大於40億港元條件,經批准可以移除“B”,即等同於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最近一個從股份代號中移除“B”標志的,是再鼎醫藥。公告顯示,11月11日,再鼎醫藥也經港交所批准移除“B”標志。從账面上來看,截至2022年三季度,再鼎醫藥現金流爲11.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8.76億元),半年報時,這一數字爲6.8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93億元),一季度內儲備金增加4.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82億元)。

除此以外,再鼎醫藥也憑借license in(許可引進)模式,先後實現PARP抑制劑尼拉帕利(商品名:則樂)、腫瘤電場治療Optune(愛普盾)、KIT/PDGFR激酶抑制劑瑞派替尼(商品名:擎樂)的商業化,成爲多家藥企效仿的標杆。

一面是除“B”翻身走轉型成爲巨無霸,另一面則是現金流不足1億元,行至清算邊緣。

據邁博藥業2022年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年中,公司現金流僅剩0.802億元,同比2021年年中公布的3.09億元,減少2.29億元。同期,2022年上半年,邁博藥業營收2884.7萬元,同比下降64.49%,其中藥品銷售和商業推廣授權收入僅有700萬余元,剩余2100萬元屬“合作研發收入”。

從現金流的流失速度與營收對比來看,僅有的0.802億元恐怕趕不上賺錢的速度,未來一年邁博藥業或將逼近崖谷。

而另一家“隊尾選手”東曜藥業-B(01875.HK),截至今年年中,其現金流也僅剩1.55億元。

據賽柏藍對18A藥企中未盈利Biotech企業的數據統計顯示,目前有36家未盈利Biotech企業,按照淨流動資產淨額/最近四個季度的淨利潤進行計算,22%的企業1年內現金流將不堪重負,約67%的Biotech企業虧損速度難以支撐到4年。

爲“活下去”裁員、砍項目

多數企業仍在長线作战,產品還面臨創新藥“九死一生”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Biotech企業只能被迫开源節流,爭取活下去。

砍項目是節流的方式之一。11月8日,股價直线拉升並一度漲超90%的三葉草生物,此前就曾官宣“斷臂求生”,全力押注新冠疫苗賽道。

今年6月,三葉草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減少對非新冠相關的中期/後期項目和新基礎設施的投入,暫停SCB-313(TRAIL-三聚體腫瘤產品)的腫瘤管线在研項目,以及SCB-808(依那西普預充式注射器制劑)和SCB-420(阿柏西普),後兩者的適應症分別爲強直性脊柱炎(AS)和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wAMD)。同時,公司還削減了綜合、行政職能和非核心研發角色的崗位。

2022年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三葉草生物現金流約爲3.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65億元)。

和鉑醫藥則通過授權項目或合作开發項目實現开源節流。自今年年初开始,和鉑醫藥連續五次授權或與不同藥企合作开發,從披露的數據來看,總金額在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11億元)至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39億元)不等。

在李逸石看來,對Biotech企業來說,接下來至少半年的時間,可能會比當下更難熬,尤其是處於中後期的公司。因爲現在處於中後期的公司的產品立項大部分在大約3年以前,那時正處於Biotech泡沫初期,而泡沫會扭曲行業規律和市場原則。當時立項的產品是否都具備足夠的創新性,能讓它們活過現在的嚴酷競爭和資本市場壓力。這一切都有待考驗。

“對一些處於頭部的中早期Biotech企業來說,接下來半年他們可能會感受到市場逐漸回暖,但對於處於隊尾的Biotech企業,特別是中後期公司,未來半年的危機會變得愈發明顯。商場如战場,任何企業都需要有預判性,創新藥又尤其是智力密集型行業,預判就顯得更爲關鍵。”李逸石對時代財經說。

這或意味着,後進者的“掘金夢”散了,如何活下去成爲Biotech企業當下的准則。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上市圈走超1100億港元,18A藥企步入寒冬,裁員、賣工廠、砍項目只爲活下去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