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下滑,利潤卻上升!騰訊,下了很大的“功夫”
2年前

作者:老古,知名財經作家

近日,作爲港股頭牌的騰訊,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

這次季報,蕴含的東西很多,值得好好品一品。

因爲騰訊足夠大,不管是社交、遊戲、支付,還是TOB業務,它都是行業的翹楚,從它的財報中,可以看到中國乃至世界。

01

營收下滑了,利潤卻上升了

首先,就第三季度的財報來說,騰訊利潤下滑的趨勢已止住了。

在第二季財報中,騰訊的淨利潤281.9億元,同比下降17%。

而在第三季財報中,營收1401億元,同比下滑2%;淨利潤399.4億元,同比增長1%。

很明顯,營收同比下降的同時,利潤環比卻上升了。爲了利潤增長的速度曲线,騰訊下了很大的功夫。

這也是上市企業面臨業績承壓、股價承壓的常規手段。

此外,我們也不難發現,騰訊所經營的各個領域業務其實都出現了嚴重下滑。

比如遊戲業務:

今年三季度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597.03億元,同比、環比分別下降19.13%和12.61%。

在國際市場方面,全球遊戲市場仍處於萎縮階段。據第三方研究機構Sensor Tower的統計,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手遊收入同比下降12.7%,跌幅較今年上半年的6.6%進一步擴大。

騰訊在遊戲領域稱得上是全球一哥,其遊戲業務營收已超過索尼和蘋果,爲世界第一。調查公司Newzoo的數據顯示,2021年騰訊、索尼、蘋果、微軟的遊戲業務營收分別爲322億美元、182億美元、153億美元、129億美元。

但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今年三季度其遊戲業務也不可避免出現了整體的下滑。

騰訊遊戲在全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都是市場份額的王者,可以說,騰訊遊戲的營收情況與全球宏觀形勢密不可分。

02

日子還算過得去

騰訊減支控費保利潤,可以有兩種理解。

第一種理解是:大企業擴張時的錯誤是比較多的,試錯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在危機下再一次回頭審視一下自己的非主營業務,對項目前景進行嚴格評估,是一個自我淨化的過程 。

而第二種理解則是:這種做法會減少騰訊未來的可能性。

當年騰訊進軍移動互聯網時,內部有十來個社交軟件的項目組,最終騰訊廣州研究院張小龍搞的微信成功了。

而騰訊在短視頻上的投入也非常可觀,比方說投入巨大後仍舊沒有達成目標的微視,就最終難逃棄子命運。

互聯網大廠不斷地嘗試新方向,是因爲他們隨時會面臨下一代新模式新產品的競爭,如果不向全領域突擊,就有可能錯過一個時代。

試想,微信支付若是沒有瘋狂跟進支付寶,那今天騰訊國內業務的價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騰訊用砍掉一些項目的方式來實現盈利的增長,我們很難判斷其中的得失,但在宏觀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多時,騰訊犧牲一定的未來可能性來保持企業的穩定發展,很難說做得不對。

畢竟全球寒冬下,企業手握更多的現金,才能等到春天。

從財報中還可以觀察到,騰訊的廣告收入下滑趨勢依然明顯,這一季同比下降了5%。而去年在這一塊,騰訊還能保持正增長。

廣告收入是宏觀經濟重要的晴雨表,因爲廣告主的支出代表着消費者的預期。

若是騰訊這種龐然大物的廣告收入出現持續下滑,只能代表着市場的動能在減少,此之對應的是字節、百度等其他互聯網企業的廣告收入增長也出現了斷崖式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的廣告收入下降,還是在騰訊視頻號初見起色、上线了信息流廣告等業務下的結果。

盡管眼下面臨的困難不少,但騰訊並未出現坊間所傳聞的大裁員,截至2022年9月30日,騰訊共有108836名員工,去年同期爲107348名。這一季的總酬金成本爲273.90億元,去年同期259.63億元。

僅從在職員工總數來看,騰訊依然採取了對市場的進攻態勢,而不是全面退縮。

現在全球市場科技大廠紛紛裁員。

11月10日,Facebook和Instagram母公司Meta宣布裁掉11000多名員工,佔全公司總人數達13%,是該公司成立 18 年以來首次大規模裁員。

此前,網約車公司 Lyft、在线支付服務商 Stripe、社交媒體Snap等也宣布大幅裁員,科技巨頭微軟在10月稱要裁1000多人,亞馬遜也表示將凍結企業招聘,並宣布裁員一萬人。

一番比較下來,你會發現騰訊雖然面臨的困難比較多,但比起不少互聯網巨頭,日子還算過得去。

03

調整業務方向

這次財報,其實還體現了騰訊因應環境做出的一個重大調整。

財報中可以得知,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單季收入448億元,佔總營收的32%。該項收入連續6個季度佔總收入比重超30%,爲騰訊第一大收入來源。

這一塊是toB的業務收入。

在三大主營業務中,只有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收入實現了增長,Q3季度騰訊該項業務收入448.44億元,佔總收入比重32%,較去年同期增長4%。

而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騰訊是一家toC爲主要業務的企業 ,不管是社交媒體還是網絡遊戲,其主要客戶收入都是來源於直接消費者。

早在2018年,騰訊就提出“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的口號,而在今年,馬化騰明確提出騰訊的主要發展方向是要助力實體經濟。

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不光是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更主要的是,這種變化符合馬化騰悶聲發大財低調行事的風格。

產業互聯網服務的是企業 ,不容易被輿論推到風口浪尖。

而遊戲、社交媒體這些消費互聯網業務,讓騰訊長期處在輿論的中心,甚至成爲不少人謾罵的對象。

這個世界上,非常多的企業都是服務於B端的企業。

這也是全球互聯網公司的共同發展方向,亞馬遜最有價值的業務是雲服務,阿裏雲、騰訊雲、華爲雲目下也是打得不可开交。

而很多傳統大企業,更是發展B端業務的巨頭,比方說愛立信、西門子,IBM等公司,他們的消費品業務要么越來越小,要么幹脆被放棄,但B端的業務規模卻無一不在持續增長。

騰訊不斷宣稱現在處於新數字經濟的起步期,這樣的战略判斷或許也預示着其未來業務結構會發生重大調整,消費互聯網的地位會慢慢削弱,而產業互聯網的地位則會快速加強。

畢竟,廣受批評的遊戲等消費端業務,有可能給騰訊帶來更多的輿情風險,而服務於企業則可以悶聲發大財。

04

“清倉式減持”美團

騰訊在發財報的同時,宣布將其所持有約9.58億股美團股票作爲紅利發放給股東,按照11月15日美團收盤價,此次派息將達到約1600億港元,即業內所稱“分紅式減持”。

與此同時,隨着騰訊在美團持股比例從17%下降至不足2%,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宣布卸任美團董事。

美團是中國本地服務市場的第一霸主。出售京東,我可以理解,畢竟拼多多的崛起讓京東追上一哥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但變相“減持”一個在本地生活領域國內市佔率第一的行業龍頭型公司的股權,實在是讓人有些費解。

我想這大概與騰訊想全面調整爲以產業互聯網爲核心業務的战略思想有關,而美團也是一家長期站在輿論風口的消費互聯網企業。

這樣的企業在當前的中國輿論環境下,面臨的不確定性還是很大的。

也許在未來,我們會看到騰訊全力發力在企業服務市場,將企業服務業務當作重點轉型業務,最後成爲一個隱在企業後面的產業互聯網巨頭。

05

結語

中國的互聯網公司老板中,冷面書生馬化騰可以說是悶聲發財的粵商典型代表,相比那些高調指點江山的互聯網大佬,馬化騰及其掌控的企鵝沉穩低調。

回顧騰訊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盡管坊間對這家公司的意見乃至批評不少,它也鮮少搞出過什么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但其在產品上一步一步優化的策略,卻能讓我們回頭看時大喫一驚,原來騰訊的東西還挺好用的。

祝福騰訊,也希望騰訊轉型成功。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營收下滑,利潤卻上升!騰訊,下了很大的“功夫”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