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於公开資料撰寫,僅作爲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華潤雪花的故事,從啤酒开始,從低價崛起。
但眼下,已無法安於低價、止於啤酒。
01
迎來“量縮”
1993年底,財大氣粗的華潤看中啤酒的發展潛力,收購了雪花啤酒,強勢切入到啤酒行業。
彼時,華潤沒有做啤酒經驗,於是引入了當時世界上第二大啤酒廠商——南非米勒。
南非米勒的到來帶來了啤酒發展運營的經驗。南非米勒的战略是,通過收購企業,再把所有被收購的啤酒廠都換上了華潤雪花啤酒的牌子,這造成了許多的啤酒品牌隨之消失。
華潤雪花先後將大連的“金獅”和“凱龍”,吉林的“華丹”,武漢的“東西湖”,黑龍江的“新三星”,安徽的“零點”,天津的“萊格”,一一收入囊中。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05年,華潤雪花已經是中國啤酒銷量最高的品牌。至2016年,華潤啤酒在中國已有98家啤酒廠,旗下含30多個區域品牌。
發展到今天,啤酒行業前五大企業的份額約爲92%。2020年銷量市佔率從高到低依次爲華潤啤酒的31.9%,青島啤酒的22.9%、百威英博的19.5%、燕京啤酒的10.3%和嘉士伯的7.4%。
大酒企的市場份額,正是通過一家家小啤酒廠的沒落得來的。但比起小酒廠的犧牲,行業到達巔峰之後迎來的縮量時代,或許更爲慘烈。
數據顯示,1980-2013年期間,中國啤酒產量持續增長,年復合增速約爲13%,最高年同比增速超過40%。
而到了2013年,國內啤酒總產量在達到5062萬噸的歷史峰值後持續下滑,如今的國內啤酒產量較2013年的峰值已縮減1/3。
除了市場銷量的下滑,華潤雪花的高端產品佔比也相對較低。華創證券曾指出,中低端產品依然佔據着華潤啤酒50%以上的營收份額。而華潤啤酒8元以上產品銷量約80萬千升,佔比僅爲7%,低於青啤的10%以上和百威的30%以上。
華潤雪花一直主打低端產品,但隨着行業銷量縮減,低價模式下的跑量已經不管用了,直接影響了企業的利潤水平。
財報顯示,2020年青島啤酒的毛利率爲40.42%,同期百威的毛利率則高達52.02%,而華潤啤酒同期的毛利率爲38.40%,對比下來,華潤啤酒微增的毛利率似乎有些杯水車薪。
華潤雪花,迫切需要找到低價以外的打法。
02
高端受困
華潤雪花選擇了兩條路來解決問題。
第一,選擇大舉並購,直接通過收購來完成高端布局;第二,通過推出溢價更高的產品,或是直接漲價來保證利潤的提升。
爲落實高端化战略,華潤雪花對喜力中國進行了收購,並從2017年开始進行了產品結構化調整、提價、關場提升效率。華潤啤酒CEO侯孝海表示,收購喜力中國,華潤啤酒要的就是高端啤酒市場,第一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趕超百威中國。
2020年,華潤雪花打造“4+4”產品矩陣,在6-8元的價格帶上大力推廣Super X,承接勇闖天涯消費者升級。
去年,華潤雪花推出了高端系列啤酒“醴”,一面世就炸了圈。
對於定價999元/盒(2瓶)的“醴”,華潤雪花啤酒CEO侯孝海表示,“醴”在啤酒行業沒有對標的產品,但“醴”與茅台同桌一點都不違和。言下之意,“醴”是啤酒界的茅台。500元的啤酒面世後,網友戲稱華潤雪花有“茅病”。
很顯然,對於華潤雪花推出的高價啤酒,消費者並不理解。
華潤啤酒CEO侯孝海曾在微博寫道,中國的大環境迎來“百年未有的大變局”,Z世代消費人群崛起,他們一出生就有着很強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他們認爲中國很多產品是世界最好的。
底下的評論寫着,“Z世代是天選韭菜嗎?”
事實上,漲價、邁向高端,是包括華潤雪花在內的啤酒企業緩解利潤焦慮的統一邏輯。
但是不是一個最好的方法,目前來看還不一定。
留給華潤雪花的高端空間究竟有多大?
2019年,國內市場中高端(拉格)啤酒的佔比只有11%,同期歐、美、日、韓的平均佔比爲40%,德、法、英等歐洲國家的這一數據更是接近60%。目前全球啤酒噸價的均值約爲6325元,日本和美國則分別在10000元和8000元左右,國內主要啤酒企業的噸酒價集中在3000-4000元的區間內。
單看數據,高端啤酒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但實際上,現實很殘忍。
2020年,百威亞太的利潤跌了四成,在中國的銷量更是下降了10%,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國內的低價啤酒品牌均實現業績增長。
2021年一季度,百威亞太爲了應對成本的上行而提價,但很快就出現了“量縮”的局面。第二季度,公司銷量僅爲25.09億升,較2020年第二季度的25.96億升下降約3.34%。
百威的困局說明,啤酒作爲非必需消費品,在現有的價格基礎上漲價已經很難了。所以華潤雪花想通過漲價,來緩解利潤下滑,並非一個高枕無憂的方法。
侯孝海曾在產品發布會現場說道,“醴能賣多少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不需要關心它的銷售額有多少,有文化的東西是不能太商業化的,所以醴不打折、不促銷。”
可見,華潤雪花或許更希望其承擔起更多“送禮佳品”的意義,但只可惜, 500元的啤酒,顯然難助華潤雪花講出一個好故事。
03
多元化難題
對啤酒行業來說,如今整個行業進入了寡頭割據的穩定局面,企業的主要矛盾开始從拼市佔率向拼產品結構轉變。過去打的是品牌和渠道,未來啤酒的战爭將回歸到產品層面。
身爲啤酒行業龍頭,華潤雪花深知增長已無法只依靠啤酒這一品類。
發力白酒,是另一個嘗試。
去年8月26日,華潤啤酒披露公告,公司擬通過投資山東景芝白酒有限公司進軍中國白酒業務。
華潤啤酒在公告中表示,經考慮目前市況及董事會對中國國內酒類飲品市場未來發展的預測,董事會已經議決,擬透過投資一家位於中國山東省歷史悠久的著名釀酒公司旗下業務,進軍中國白酒業務。
對此,侯孝海也曾表示,這次投資就是爲了做大白酒業務。
其實,華潤雪花的白酒計劃,早就有了。早在2013年,華潤投資建設華潤雪花啤酒(海拉爾)有限公司滿洲裏分公司,將原海威啤酒廠啤酒罐裝生產线改爲白酒生產线,先後研制出了滿洲裏純糧白酒、百年滿洲裏三年、五年等20多款新品白酒。
可見,在尋求啤酒高端化之時,華潤雪花已悄悄將目光放在利潤率更高的白酒上。
業界也曾揣測,華潤雪花推出高價啤酒“醴”,是在爲白酒做試探,因爲“醴”被寄托了和白酒一樣的期望——成爲“送禮佳品”。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管是此前的入場白酒,亦或是“醴”的醉翁之意,都沒有爲華潤掀起白酒的水花。
伯虎財經發現,在華潤雪花的電商平台上,基本查無白酒商品;而上述提到的產品,在市場上也不見身影。與此同時,財報上並沒有提及關於白酒的銷量情況,對外提到的“銷量”也幾乎默認指向啤酒。
足以見得,在啤酒高端化受阻之下,轉战白酒之路也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是剛剛揚帆起航。
花花酒界,華潤雪花還在尋找下一個落腳點。
文章來源於伯虎財經,作者唐伯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500元一瓶的啤酒,你喝過了嗎?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