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電動,不再“牛”。
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低姿態开端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因爲一出場就是高光時刻,後續的故事很容易讓人失望。
2015年6月30日,爲期15天的小牛N1電動車衆籌結束。這次原定500萬元衆籌目標的活動,吸引到超過11萬人參與,最終籌集資金超過7200萬元,創下國內衆籌紀錄,同時在電動兩輪車這個傳統行業,小牛也一舉成名。
但近年來,陷入增長困境的小牛,已遠離高光時刻。
11月21日,小牛電動(NASDAQ:NIU)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其中第三季度營收11.53億元,同比減少6%。而上一季度,營收也出現了下滑,截至三季末,小牛電動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下滑。
可實際上,疫情在給公共交通帶來不便的同時,刺激了個人出行需求,電動兩輪車是受益行業之一。對比而言,業界龍頭雅迪的股價在近三年漲幅超過6倍,還有愛瑪科技在前三季度淨利潤約13.76億元,同比增長138%。行業並非蕭條,那么曾經備受追捧的小牛,何以愈發黯淡?
受國內銷量拖累
財報顯示,小牛電動第三季度淨利潤爲290萬元,而上年同期淨利潤9170萬元;調整後淨利潤爲2020萬元,上年同期爲1.02億元。
從財報數據分析,本季度業績不佳,主要是由於電動滑板車銷量的拖累,特別是國內市場。
在電動車銷量表現上,三季度小牛電動車在國內賣出26.32萬輛,同比下降32.9%;國際市場銷量爲5.76萬輛,同比增長1059.8%;電動車合計銷量32.08萬輛,同比減少19.2%。
分地區看,國內市場的收入仍然佔大頭,三季度國內電動車收入爲8.59億元,同比下滑20.2%,佔總收入的八成;海外市場的電動車銷量增長了10倍,收入同比增長351.8%至1.95億元。
除了銷量數據之外,營業費用以及成本的大幅上升也擠壓了業績表現。
財報顯示,本季度營業費用大幅上漲,同比增加72.2%。第三季度營業費用佔收入的百分比爲22.9%,而上一年第三季度只有12.5%。
而相比於外界的消極預期,小牛電動的管理層則更爲坦率,公司CEO李彥在此次財報中指出,未來一段時間內,小牛電動仍將面臨高线城市消費情緒復蘇低於預期的挑战。鑑於國內外市場的波動,管理層給出的業績指引是,2022年Q4,小牛電動總營收爲7.89億元至9.86億元,對應的同比收入增速爲-20%至0。
越跑越慢
頭頂“高端定位+技術改革”光環,小牛電動2014年成立之初,在傳統兩輪電動車品牌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甚至开闢出高端電動車這一賽道,一時間風頭無兩。
自成立後,小牛電動一直將車輛裝配鋰電池作爲自身的一大賣點。除了產品本身與其他電動車品牌有差異化外,喫到了政策紅利的小牛前期高速增長,年銷量從2018年的30多萬輛增至2021年的103.79萬輛。這一年,公司也成功赴美上市成功。
2021年,小牛電動營收37億元,同比增長51.6%。伴隨着收入的增長,小牛電動的线下門店也逐漸增長。
然而,伴隨着疫情的延續以及政策調整的大背景,疊加成本的持續上漲、供應鏈緊張的壓力,小牛電動似乎愈發有些力不從心。
成本方面,早在今年三月,小牛電動就發布公告稱,受上遊鋰電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小牛電動將於2022年4月1日對全系鋰電產品零售指導價進行一次上調,上調金額200-1000元不等,具體以屆時發布爲准。
圖源:公告可是要知道,兩輪電動車用戶普遍對價格較爲敏感,漲價則直接使小牛電動的存貨不斷上升,像2022年第二季度就達到4.72億元,同比增長123.04%;存貨周轉天數也從25天上升至60天,同比增長113%。
但與之同時,毛利率下滑的趨勢並未停滯。2017年至2020年,小牛電動的毛利率從7%左右上漲到了23%;2021年,小牛電動的毛利率降至約22%,今年三季度又略降至20.82%。
《每日財報》還發現,除了成本端的影響,在發展層面,小牛的一大核心標籤“智能化配置”已經愈發不鮮明。
因爲,這些年在其他廠家的一頓猛追下,那些所謂的“智能化”並不再具備太大的差異性了。像GPS 定位、手機 APP 監控、遠程解鎖當年還覺得挺新鮮,到現在來看,這些功能基本上各家該有的也都有。
再有雪上加霜的是,小牛的“靈魂人物”胡依林在近日辭職,自10月7日起不再擔任小牛研發副總裁,只留任董事,並擔任公司顧問。而公司創始人李一男更是早已辭去CEO職位,入局新能源汽車。
由此也不得不感慨,小牛電動似乎“沒了”曾經的核心,多重壓力之下,自然越跑越慢了。
新突破口何在?
放眼行業整體發展,據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雅迪控股、愛瑪科技、新日股份、小牛電動的市佔率分別爲27.9%、16.8%、4.6%、2.1%。
如此差距的數據背後,是定位高端市場的小牛電動車,在下沉市場方面存在困難。據《每日財報》觀察,尤其是在四五线城市,消費力不足,越是高端車越難售賣,這就使得小牛電動車在銷量上很難實現快速增長。
而爲了擴大市場份額,小牛電動也早早推出了低價產品進軍下沉市場。2019年,小牛電動就推出非智能化定位的Gova系列產品,該系列目前已覆蓋2000元至4600元各價格段。
但實際上,下沉市場的銷售不光是依賴定價,而更考驗线下渠道布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雅迪在全國範圍內的經銷商數量達3353個,銷售網點數超過28000個;愛瑪的經銷商數量超過2000家,終端門店數量超過2萬個。相比之下,小牛電動2021年僅有3108家特許經營門店,截至2022年三季度小牛電動中國加盟店數量也僅爲3303家。
在資本市場上,今年1月3日,小牛電動的股價還有16.65美元,而截至11月22日收盤,其股價僅剩3.04美元,年內跌幅達到80%。伴隨着三季報管理層對四季度的消極預期,小牛電動的股價恐怕短期內難以出現轉機。
總而言之,不管是從財報數據還是股價變動上看,小牛電動都沒有太多的積極信號可言。不過其憑借用戶和海外市場的優勢與積累,或能在未來對公司的業績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源,重新講出一個新故事打動投資者,還需要仔細琢磨。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三季度淨利潤僅剩290萬,小牛電動何以越跑越慢?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