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的業績意外的好。
2022 年 Q3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28.2%,在一衆科技互聯網公司中間都堪稱佼佼者;經營利潤時隔7個季度終於轉正。
即時零售成爲了最亮眼的存在。
佔比最重的核心本地商業(餐飲外賣、美團閃購及到店酒旅業務)Q3 收入大漲至 463 億元,同比大增 24.6%,環比大漲 25.8%。那么增量最重要的貢獻者是誰呢?是配送服務,收入從去年同期的 159.5 億增長 26% 到 201 億,這背後直觀反映出,美團外賣和閃購——即時零售這一業務令人驚訝的增長勢頭。
不僅是餐飲,美團开始連接更多线下實體的超市、商鋪,這些即時配送的訂單數迅速增長,在 Q3 達到了 50 億筆。
數據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美團在消費者生活中扮演角色的變遷。它越來越像一個懂你所需、無所不包而又及時便利的“超市”了。
更豐富的供給
在自家客廳酣暢淋漓地看一場球,是許多中國老百姓如今難得的享受了。居家看球,需要啥?美團爲看球隨時提供充分的物資和氛圍加持。
據美團公布的數據,僅在世界杯开幕當日,全國啤酒、飲料、零食、水果外賣整體訂單環比增長 31%、同比增長 27%,球衣、吉祥物掛件、世界杯徽章、球迷喇叭等周邊商品銷量也大漲;开幕前三天,投影儀的外賣單量同比上漲達 165%,環比上漲 34%。
這是近年消費市場的明顯變化,傳統的超市、雜貨店、花店的業態無法完全滿足消費者即時性需求。而美團通過即時配送,連接實體商超、雜貨店,銷售的商品越來越多,符合了消費者在外賣平台上購物的需求。如今,美團上能买生鮮食材、买藥、买飯、买花、买日用雜貨,甚至還可以买 iPhone 等電子產品和服裝。
美團“超市”供給的極大豐富和用戶需求的演進,共同推動了市場結構變化趨勢。餐飲是美團用戶體驗基本盤,而美團將公司战略改爲“零售+科技”,开始堅定地推進零售布局,符合趨勢,順勢而爲。
這個季度,美團平台上便利店和超市的交易量 分別同比增長27.9%和62%
零售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美團近幾年在供給上加速开拓,延續了此前在餐飲、旅遊等領域與本地經濟繁榮休戚與共的立腳點,一個關鍵詞是在地性。
街角巷口的花店通過外賣平台獲得可觀增量。美團數據顯示,七夕前兩天,禮品花束訂單量周環比上升近 300%。
外賣买 3C 數碼也逐漸成爲一個強消費心智。蘋果的授權經銷商、小米之家、蘇寧易購等超級品牌都入駐了美團,銷量增長明顯,據此前數據,雙 11 期間 3C 數碼的 GMV 同比增長超 10 倍。
越來越多的小型便利店、夫妻店也开始入駐美團。Q3 財報顯示,美團平台上便利店和超市的交易量分別同比增長 27.9% 和 62%,夫妻小店訂單量同比增幅高達 125%。
在此帶動下,美團閃購的活躍商家及新入駐商家均同比增長 30%。
這些是美團作爲平台的效能體現,把整個本地門店的供給,都轉化爲美團這個“大超市”的社會化庫存。而美團的運力資源,作爲市場上目前效率高、平均成本佔優的供給方,實質上充當了一種零售配送的基礎。通過數字化技術,把更多本地實體與本地消費者連接起來,進一步激發本地的消費增長潛力。
此外,美團還投入了更重的業務——美團买菜和美團優選,深入到零售供應鏈的上遊,試圖用更有效率的方式把超市又累又慢的模式重跑一遍。买菜和優選平台上,果蔬生鮮等品類基本都是當地集採集銷,降低採購和供應鏈成本,實現低價、高品質;sku 管理上,美團則吸取了零售前輩們的大成,並依據平台自己的數據優勢來做個性化、定制化的產品。
如果我們去回顧“超市”這個形態的演變,就會發現,它是以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所需爲目標的業態。超市的形態不是一成不變的。
歷史上,每次零售迭代都離不开技術驅動,通過提高各環節效率,改善組織結構方式,去提高市場競爭力,贏得消費者的投票。比如,沃爾瑪採用射頻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將商品、汽車、供應商、商場連成一個龐大的物聯網,形成快速供應體系,極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和採購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我們所熟知的很多經營陷入困境的商超企業,不代表這個業態的過時,而是它自身开始進行迭代。而如今美團將自己長期積累的數字化能力、運力要素,回歸到“超市”零售業態的商業邏輯中,去向零售學習。
確定性才是核心優勢
如果從收入結構上來看,美團目前業務很復雜,本季度美團整體收入 626 億,同比增長 28%。
其中,即配服務收入有 201 億元,同比上漲 31%。而廣告收入只有 86 億,同比增長 8%。
這三項收入互相關聯,簡單來說就是,一位用戶打开美團 App,購买商品,也許是餐飲,也許是美團买菜上的水果,也許是美團優購上次日達的蔬菜,總之,商品會根據用戶需求,在半小時左右或是次日送來。
實際上,這幾項業務在市場上都有很強大的競爭對手,美團买菜目前還在和叮咚买菜、樸樸超市鏖战,餐飲外賣有餓了么緊隨其後,到店等本地生活業務正面臨來自抖音的競爭。據 36 氪報道,今年 1-10 月抖音生活服務累計 GMV 已經逼近 600 億,大大超過年初定下的 500 億目標。
在流量端,美團永遠都有對手冒出來。而從業務提供的深層價值來看,能讓美團站在競爭勢能高點、很難被替代的,正是它提供的商品即時性、穩定性和履約確定性。
貝佐斯認爲,一家公司要把自己的核心優勢建立在不變的事情上。貝佐斯認爲對於零售行業來說,多、便宜、快這三點,無論到什么時候都不會變。
其實,多、便宜和快,這三點分开來看,目前市場上都有人提供。從商品豐富性上來說,電商平台普遍能滿足這個需要;比拼低價,也有以便宜著稱的拼多多和李佳琦;如果說快,直接去實體超市有時是更快捷的選擇。
商品豐富又要物美價廉,又要網點衆多或者快速送達,這三個要求本身就有點相互矛盾,也是每一家成功的零售公司都要面對的難題。從目前來看,美團超市的獨特優勢應該是能夠提供最具確定性的履約。
簡單的說,就是你如果想要快速拿到商品,那么可以選擇外賣、閃購或是美團买菜,一般情況半個小時就可以送到;如果追求性價比可以選擇美團優選,第二天可以拿到。
美團即時零售有很強的履約時效優勢,基於近百萬騎手、即時物流體系、智能調度系統,以及無人機、自動配送車等科技應用,美團的配送網絡覆蓋全國 2800 多個市區縣,在全品類業務上,美團閃購的履約時效爲全行業最優。
據美團技術團隊此前發表的《美團配送系統架構演進實踐》論文,美團配送自成立以來,業務經歷了多次跨越式的發展,也倒逼配送系統架構快速有效升級,從而讓騎手、商家、用戶的路徑更優化,各方的體驗都得到提升。這是很難被後來者攻破的技術和規模優勢。
早在八九年前,美團剛剛开始做外賣業務時,就曾有一種看法是,外賣業務實際並不具備太強的互聯網屬性,因爲每一個城市都是相對獨立運營,北京的騎手商家,無法在上海復用。
看起來美團的配送業務一直在虧錢,但實際上也可以把配送看成實現確定性履約的固定成本,美團不斷开通新的閃送業務,就可以實現配送成本的降低。
和短視頻平台將着力點放在流量運營上不同,美團在零售業務上的主攻方向,首先是繼續提高確定性履約能力,通過對即時物流體系的建設、智慧倉儲分揀等,提高履約的效率和能力,降低最後三公裏履約成本。
而在美團優選業務上,美團想打造的是更短因而更具性價比的供應鏈。深入供應鏈上遊,通過農鮮直採、全國集採和自有品牌建設,以提高供應鏈效率、降低成本,最終讓利消費者。
據美團 Q3 財報,美團優選在 Q3“創新試行了行業領先的智能分揀系統”,以帶來更好的配送體驗,提升配送效率。而在投資更重的冷鏈物流上,美團繼續加碼,並將冷鏈物流應用到肉類、禽類、水產、冷凍食品以及更廣泛的品類。截止 Q3,美團優選覆蓋市縣已接近 3,000 個。
即時零售目標是“更快更穩”,明日達超市目標是“物美價廉”。這共同構成了美團目前的“超市”業務形態。
這看起來,和零售公司的經營哲學一致。傳統零售公司都是提升經營效率 、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並將節省下來的成本以“低價”讓利給消費者,把性價比做得越來越極致。而對於美團來說,把性價比做到極致的基礎,就是更高的履約確定性的要求。
美團“撿鋼鏰”
拉長時間线來看,零售業的發展過程,其實是一個殘酷的、不斷降低利潤率的過程——只有不斷把利益讓給消費者、讓消費者獲得越來越好的體驗,才能聚集起更大體量的消費者,成爲行業領先者。沃爾瑪、Costco、Lidl,都是已經被寫進商學院教材的經典案例,在聚集了高粘性用戶以及大力开發自有品牌後,達成了對供應商的超高議價能力。
這一點上,美團也有呈現出靠攏的趨勢,在“微利”的商業模式中逐漸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
當然,這條路不是一帆風順的。
隨着營收增長,配送成本也會穩步增長,這是美團無法優化攤平的成本。在最新一季,美團的配送成本環比大增 24.7% 到 441 億元。原因有三:一是行業從疫情中恢復,交易筆數增加。二是向騎手支付的季節性補貼,讓餐飲外賣以及美團閃購業務的單均配送相關成本增加。三則是零售業務投資擴大。
此前,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是美團虧損的主要業務,現在已經得到到了有效的控制。在衆多玩家退場,行業出清回歸理智以後,隨着訂單量逐漸集中、團效提升、成本降低,這一業務將會迎來新的成長階段。
從現在來看,將美團理解爲一個全時段、全品類的零售公司,是一個合理的觀察模式。
和傳統零售業相似的是,但美團利潤的不斷攀升,很難走典型互聯網企業的邊際效應道路,而只能靠它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運營效率,並拿到商家和消費者對這份貢獻的獎賞。
一個可以參照的對象是沃爾瑪。沃爾瑪最早是折扣連鎖百貨,但在上世紀 80 年代末,生意已經滲透到全美國的沃爾瑪意識到,他們有很多在中小城鎮的門店盈利能力很強,但因爲門店老舊,顧客滿意度比其它相似的門店要低。
於是,他們开始升級門店、擴大品類,並且开始銷售毛利率低,卻能夠爲大型商場帶來客流的食品生鮮。在品類不斷擴張,消費場景不斷豐富的過程中,沃爾瑪也完成了從折扣百貨到全美最大食品零售商的轉變,搭建了自己強勁的供應鏈條和物流配送機制。
美團從團購到外賣,再到即時零售,通過物流體系串聯起了本地商超、搭建了明日達超市和美團买菜業務,業務升級邏輯也是一樣的。
那么,如果從沃爾瑪邏輯來看,當下的美團應該怎么更好地“撿鋼鏰”呢?答案是科技投入。沃爾瑪對於技術支出從不手軟,和亞馬遜、Google等互聯網公司在同一個支出量級,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智能機器人、物聯網,都是沃爾瑪關注的技術方向。據沃爾瑪時任 CTO 在 2019 年的公开發言,沃爾瑪的科技投入一直致力於幫助員工,讓店鋪更高效地運行。
美團在這一點上已經有一些不錯的進展。它除了投入自身的技術升級以外,也在提升整個供應鏈條的運轉效率。比如,美團最近發布的數字化中台 SaaS 系統“牽牛花系統”,就能夠爲本地實體零售商家提供全流程的即時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
在後端,美團也啓用了智能倉項目,落地 AMR (自主移動機器人)、智能凍品分揀到线和智能雙層分揀到團等技術,完成了高效運轉的倉配軟硬件系統和一體化數智化的解決方案。
可以說,如果美團的科技研發能力,能夠領先於零售行業來大規模落地應用,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美團的上限。
零售是個需要長期主義的苦生意,而一路“撿鋼鏰”起家的美團,對低毛利的長期生意,似乎再熟悉不過。
$美團-W(HK|03690)$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美團撿鋼鏰,才是零售的長期生意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