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美團的最新財報,我的幾點新發現
1年前


作者|桑明強


一直以來,美團都是一家值得研究的公司。相信很多人已經看過它今年的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收626.19億元,同比增長28.2%,期內盈利12.17億元,同比和環比實現扭虧爲盈。盡管最近科技互聯網行業整體上仍面臨着不小挑战,但單從美團這份成績單來看,多少給外界傳遞了一些信心。



電話會上,美團將背後的原因歸結爲“在‘零售+科技’的战略指引下,得益於在零售行業供需兩端的持續探索和創新服務,本季度美團繼續取得了穩健增長。”這句話其實包含兩層意思:1、战略得當的情況下,美團的基本盤依然牢固,且充滿韌性;2、零售新業務探索越做越深,且已經初現成果。

如果你留心美團近些年動作的話,不難發現,零售已經成爲它的新關鍵詞,最明顯的例子是,現在的美團不僅可以送外賣,還可以送花、送藥,甚至iPhone之類的數碼產品。以至於有人認爲,現在逛美團就能實現萬物到家。


爲什么這么說呢?


衆所周知,起家於團購的美團,後因外賣起勢,已經建立起世界頂級的即時配送網絡,這代表着美團有着比較強的起手優勢和履約能力。結合以上幾點來看的話,現階段美團提出的“零售+科技”战略就很好理解了。


按照美團做零售的邏輯,“即時”和“零售”是兩個比較重要的關鍵詞,這像極了當初從折扣店起家、最後變成超級賣場的沃爾瑪,之所以能和“電商之王”亞馬遜抗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爲它建立起了高效的配送網絡。不同的是,美團要比沃爾瑪更加“靈活”。


如果我們把每一個消費者理解爲一個網絡節點,那么毫無疑問,他們在美團上的行動半徑被擴大很多,用戶通過即時零售下單,同樣半小時左右拿到商品,但美團即時零售平台鏈接的是附近10公裏內、幾乎所有的中大型超市,也就是說,“沃爾瑪裏能买到的,美團能买到,沃爾瑪裏买不到,美團也可以买到”。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轉變,這篇文章我們來好好聊一聊。



01

美團早就不是一家電商了



在开始聊美團做零售這件事前,我們先來拆解沃爾瑪這家公司。在一些人眼裏,沃爾瑪之所以能突破規模不經濟的魔咒,祕密就在於山姆沃爾頓先生在30年前總結的:它能不斷滿足顧客的需求。那么問題來了,怎么去鑑別顧客的真僞需求呢?


每個零售業的操盤者都知道,零售就是無數個細節堆砌而成,即便身處在移動互聯網浪潮的當下,這條法則依然受用。因爲從本質上來說,今天的互聯網對包括零售在內的傳統產業的衝擊,還遠遠沒有達到顛覆程度,更多的是在工具意義上,找到提升傳統行業效率的有效契合點。


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在山姆沃爾頓寫《富甲美國》這本書時,就曾經提過一個有趣的觀點——“即便現在的沃爾瑪已經是一個覆蓋全美的超級零售巨無霸,但一名精明能幹的五金店主,照樣能把我們打得落花流水。”究其原因,是因爲他們更懂得,如何在對的時間點賣給消費者對的東西。


“對的時間”和“對的東西”兩種商業模式,已經在中國遍地开花,兩者綜合起來做得比較類似的就是電商,它是近年來對消費習慣改變最大的業態,也造就了中國獨一無二的物流體系。但有一點,電商和零售的結合,國內雖有先河,但苦於“最後一公裏”難題,一直懸而未決。


究其原因,是因爲國內電商和傳統商超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徑,前者是流量邏輯,後者是效率至上。因此,電商玩家們往往會把追求流量放在首位,更多用戶、更多商家,然後通過廣告位變現,反觀傳統商超,他們追求的是效率,更低價格、更好服務,然後爲本地居民提供物美價廉的差異化服務。


早在七、八年前,國內有大佬曾這樣預言過零售行業,除非有一天,大家需要的所有商品都能直接3D打印出來,並傳送到家,否則零售商存在的意義,就是不斷提高效率,降低中間環節的費用,讓利消費者。放在過去,這兩條路徑很難有交集,但眼下,交匯處恰恰就是美團做零售的核心邏輯。


那么,美團是如何做到二者兼得的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前文提到的“美團有着比較強的履約能力”。


拿現在的美團來說,它在零售業務上主攻战略方向有兩個:第一是通過對即時物流體系的建設、智慧倉儲分揀等,提高履約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最後三公裏履約成本;第二是深入供應鏈上遊,通過農鮮直採、全國集採和自有品牌建設,供應鏈自主可控的同時,也能實時優化迭代,最終讓利給消費者。


這是一件相當難且有商業前景的事情,前者目標是“更快更穩”,後者目標是“物美價廉”,兩者結合,其實就是早前新零售概念的最終愿景,羅馬並非一日建成,門檻高的同時也意味着這是一門長期性的生意。但放眼望去,這件事也的的確確適合現在的美團去做。



02

零售背後的核心



美團不做電商,要做的是面向消費者更靈活的零售,爲什么這么講?我們其實可以從它今年三季度報中透露的信息,一窺端倪。


“財報顯示,本季度美團研發投入增至約54億元。”那么問題來了,這些錢都花哪去了?


新眸在查閱財報後發現,這些研發投入主要分流去了兩個方向:1、用於生活服務和實體零售行業的數字化轉型;2、用於自動配送領域的場景和工具創新。比如在無人機配送場景上,今年第五屆進博會上,美團無人機就曾和仲量聯行達成“战略合作意向協議”,這也是行業內首個面向商辦樓宇集群場景的無人機配送合作項目。


再比如美團零售的智能倉內機器人,它是美團明日達超市倉儲物流技術不斷升級的產物。最早從倉庫分揀業務場景入手,現在已經相繼完成了智能凍品分揀到线、智能雙層分揀到團、AMR(自主移動機器人)等技術落地。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的美團智能倉還在進化的路上,對內可以起到提作業效率、提高倉庫的利用率的作用,對外通過應用落地,從而反驅倉儲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講到這裏,你可能才能體會到美團奉行“零售+科技”战略的真正精髓所在。


正如我們之前談到的,零售是一門精細的生意,如果要改進、或者說塑造一個新的零售業態,更是難上加難,長時間、高水平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且,和人們常識相違悖的是,零售利潤率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高,在平台規模沒有起來前,加上客戶爲中心理念,零售的利潤空間幾乎可以用很低來形容。


既然事情很難,利潤又這么薄,爲什么美團還要繼續做呢?


這裏就要回到規模和科技上來看了。早在上世紀70年代,沃爾瑪就建立起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目前在全美擁有超過60個配送中心,如今的沃爾瑪通過採用射頻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更是將商品、汽車、供應商、商場連成一個龐大的物聯網,這么做的好處是,極大地提高了運轉效率。也就是說,沃爾瑪的盈利法則有兩點:1、規模效益攤平邊際成本;2、數字工具的介入。


這套邏輯放在美團身上也同樣適用,即時零售是高頻和剛需,而且是個大市場,這點毋庸置疑。另外一點,基於覆蓋全國2800多個市區縣的即時物流體系、智能調度系統,以及無人機、自動配送車等科技應用,美團即時零售的盈利空間正在慢慢改善,三季度財報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隨着供應鏈和配送方式的逐年優化,這種優勢會越來越凸顯。



03

开放式討論:美團會成爲什么?



就像一开始我們談到的,美團是一家極具研究價值的標的,早期從“千團大战”中脫穎而出,就能看到它的韌性基因。但很多時候,囿於人們先入爲主的認知理念,很容易忽略它的一些內在改變,比如無人機配送,單看這個動作,你很難搞懂它的商業邏輯,現在的創新也是如此,大都是由一個個微創新組合而成,動輒大轉舵只能說明前期战略誤判。


尤其對於美團這類公司來說,它的業務復雜度,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講清楚的。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與其說美團切入零售業務,倒不如說是用戶價值驅動了它的業務探索;與其說美團未來會成爲一家怎樣的公司,倒不如由點及面、整體看待它現在的業務邏輯,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美團與實體零售的關系密不可分。


即時零售看似很簡單,但其實是個非常有講究的技術活,而且,和其它行業相比,它一直在發生變化,幾乎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一家真正的成熟的公司,或者說一套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和模式,一定是經過行業興衰和經濟周期的考驗,才能得到驗證。摸着“超市”過河的美團,其實給國內零售行業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參考樣本,告訴我們,粗放的增長時代已經過去,用科技力量精耕細作的大幕才剛剛拉开。$美團(ADR)(MPNGY)$$美團-W(HK03690)$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看完美團的最新財報,我的幾點新發現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6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