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迫在眉睫 但美股看漲呼聲仍高?六專家剖析原因
1年前

盡管華爾街敲響了美國經濟衰退即將到來的警鐘,但一些專家仍認爲有理由對美國股市持樂觀態度。

通脹降溫及失業率低企等被視爲可能提振消費需求並幫助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些因素。包括沃頓商學院教授Jeremy Siegel和匯豐銀行的Max Kettner在內的市場專家表示,投資者極度悲觀的情緒本身表明,經濟風險已基本被消化,並指出美股有可能反彈。

隨着美聯儲去年將利率上調逾400個基點以遏制通脹,經濟學家一直在警告經濟可能出現嚴重衰退。在對經濟擔憂的背景下,美國股市在2022年經歷了動蕩,標准普爾500指數下跌1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暴跌33%。

然而,今年美國股市的开局似乎更加穩健,這爲更爲樂觀的預測提供了一定的可信度。

以下是頂級市場分析師對2023年美股潛在上行空間的看法,以及原因:

沃頓商學院教授Jeremy Siegel:

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從未見過如此多的悲觀情緒。從未有過60%的經濟學家都在預測經濟衰退。當所有人都站在一邊時,我變得非常警惕。我認爲(2023年)可能會有一些真正的驚喜。”

“我的預測是(美股)上漲15%,信不信由你……我認爲上半年的反彈可能會出乎人們的意料,因爲市場非常具有前瞻性。”他說。

市場研究公司Yardeni Research總裁Ed Yardeni:

Yardeni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認爲我們在去年10月12日創下了市場低點。我認爲這是熊市的結束。我認爲我們又回到了牛市。雖然不是直线上升,波動很大,但我認爲市場正在告訴我們,世界經濟正在改善。”

他的觀點是基於能源價格下跌和中國重新开放等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會提振股市。

美國投資機構聯合創始人兼研究主管Tom Lee:

Lee在一份報告中說,“我們的研究表明,2023年股市漲幅超過20%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這與人們普遍認爲的背道而馳。當前人們的共識是,市場將在2023年上半年出現大幅下跌,隨後僅在下半年出現反彈。但我們的研究表明,標普500指數今年將上漲23%,年底目標價將達到4,750點。”

貝萊德債券業務主管Rick Rieder:

談及美股今年的走勢時,Rieder指出,今年股市可能會產生8%到9%的正回報率,盡管美聯儲加息的不確定性可能會給股市帶來波動。

“這將是不穩定的,”他補充說,“但你可以從優質資產中獲得6%的收益——那就是涅槃。”

Stifel首席股票策略師Barry Bannister:

Bannister表示,“2023年可能是兩個(不同的)半年,市場將在夏季見頂。經濟衰退的風險在今年下半年上升。通脹可能會在2023年底回升,導致美聯儲重新收緊金融環境。”

他預測,2023年上半年標准普爾500指數的目標價爲4300點,標志着股市較當前水平上漲10%,主要受美聯儲暫停加息以及最終避免衰退的推動。

匯豐銀行策略師Max Kettner:

Kettner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了華爾街目前對股市的悲觀共識,他表示,“我們要說的是,在這種共識如此集中的背景下,缺乏下行催化劑,缺乏下行意外,因此,唯一的出路就是上漲。”

“我想我要說的一點是,我們也並非超級看漲。”他補充說,“只是在如此極端悲觀的背景下,你不需要太多的正面驚喜,就能真正推動風險資產走高。”

來源:財聯社

風險提示:以上數據來源均爲公开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或推薦。基金投資需謹慎。基金管理人承諾將本着誠信嚴謹的原則,勤勉盡責地管理基金資產,但並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在投資基金前,請務必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及《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本基金適當性風險等級爲R3,在代銷機構申購的應以代銷機構的風險評級規則爲准。如需購买本基金,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买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

免責聲明:轉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其任職機構立場及任何產品的投資策略。本文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您認爲本文對您的知識產權造成了侵害,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美股階段性見底?##【實時更新】美聯儲"放鷹",美股反彈會中斷嗎?看看大佬怎么說#

$標普500ETF(SH513500)$$湘財股份(SH600095)$$久其軟件(SZ002279)$

#美股階段性見底?#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經濟衰退迫在眉睫 但美股看漲呼聲仍高?六專家剖析原因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