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逆勢加息,是最後的倔強嗎?
1年前

3月22日美聯儲逆勢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至4.75%-5%的水平,這是2007年10月份以來的最高利率水平,這也意味着美國當前的利率水平已經達到了2008年次貸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當日宣布加息之後美股立馬跳水,可見市場的反應。

1、美聯儲加息意不意外?

美聯儲的加息既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因爲美聯儲當前的核心是要控制通脹,希望將通脹水平控制到2%的水平,經歷過去年8次加息後,通脹有所回落,從最高9.1%的通脹水平回落到6%,但是依然距離美聯儲的預期較遠,所以加息也是情理之中。

爲何說是意料之外?就在加息前的一個多星期,硅谷銀行遭遇流動性危機,瀕臨破產,最後被監管機構接管,股價暴跌,而硅谷銀行的危機還只是美國銀行業的第一顆多米諾骨牌,隨後第一共和銀行等幾家商業銀行也遭遇了類似的危機,股價暴跌。

銀行業的危機還傳導到了歐洲,瑞士最知名的銀行瑞士信貸銀行股價一日暴跌超過50%,爲了防止蔓延成金融危機,瑞士政府政府緊急輸入500億瑞郎的流動性,瑞士信貸宣布高達170億美元的債券清零,讓投資者損失慘重,同時並且安排瑞銀集團以32億美元的代價收購瑞士信貸。

因此,在歐美銀行相繼爆發危機甚至倒閉的情況下,市場上一直有一種聲音在發出:停止加息甚至是降息!特斯拉CEO馬斯克就認爲美聯儲應該降息50個基點。

由此可見市場上反對加息的呼聲是很高的,但是美聯儲最後還是毅然決然地宣布加息25個基點,這個決定也說明美聯儲此時認爲控制通脹更加重要,或者說通脹帶來的危害要更大 ,這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理性選擇。

2、美聯儲實施雙軌制的貨幣政策

雖然美聯儲加息了,但是從措辭上來看,語氣明顯柔很多,市場也普遍預計美聯儲的加息已經接近尾聲,這次加息即便不是最後一次,那也是倒數第二次了。甚至有人認爲年內美聯儲會實施降息,徹底扭轉當前收緊的貨幣政策。

我認爲美聯儲此時依然選擇加息的原因是認爲銀行業的危機暫時可控,美聯儲此時實施的是“雙軌制”的貨幣政策,對於整個經濟體來說貨幣政策是收緊的,其實這個貨幣政策針對的是商品領域,也就是要遏制住商品價格的上漲,目前來說加息是最有效的方式。

但是同時,針對銀行這一特定的金融細分領域,對先爆發流動性危機的幾家銀行,先通過定向輸送流動性,比如發放定向貸款,解決掉流動性危機,那么這個危機短時間內就不會蔓延至其他銀行,或者說能夠大大延緩這種蔓延走勢。

其實中國也在使用這種“雙軌制”的貨幣政策,對整個社會經濟體實施的是一種貨幣政策,但是針對某一個特定領域卻可以實施完全相反的貨幣政策,以此來達到調控某個特定領域的目的,比如前兩年對房地產領域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但是整個宏觀經濟體是偏向寬松的貨幣政策。有時候我們也會聽說定向降准這種說法。現在美聯儲對硅谷銀行,以及瑞士政府對瑞士信貸其實就是定向貸款的模式,歸根結底是要定向輸入流動性。

3、美聯儲最後的倔強

美國現在是兩難,黑命貴爆發的社會運動還歷歷在目,雖然最後解決了,但是對美國政府來說肯定不希望再來第二次,一旦有第二次就會愈演愈烈,國內的矛盾會徹底爆發,通脹如果按不住,那么國內就難以穩定,社會運動會此起彼伏,那么面對國外的競爭就沒有了基礎,這是美國當前特別重視通脹的根本原因。

雖然加息對經濟有負面影響 ,但是美聯儲也更加清楚 ,相比對經濟的負面作用,就業才是更加重要的指標,當前美國的失業率處於低水平,這是美聯儲加息的底氣,這種思維其實和中國一樣,中國也是極其重視就業率,有足夠的工作崗位,社會才能保持穩定和祥和。

美聯儲可以通過“雙軌制”的貨幣政策來定向輸入流動性,但是持續加息的緊縮貨幣政策還將帶來另一個負面影響,那就是激增的融資成本,而銀行也是首當其衝,銀行必須以更高的利息成本去吸收存款,但是同時,企業融資成本激增,企業融資的興趣下滑,這會造成銀行息差縮短,甚至會導致整個銀行業的虧損。

甚至是流動性進一步緊張,尤其是對中小銀行來說,儲戶會將存款搬家,尋找更加安全和利息更高的存款和投資平台,這對中小銀行是不利的。

當前的通脹水平和美國預期的還有較大差距,2%的通脹目標要實現的難度是非常大的,9次加息才將通脹從9.1%降低至6%,美聯儲加息還能持續多久?

況且當前美國政府的債務也已經達到上限了,修改法律上調債務上限是必然的,但是這就意味着美國政府要發新債還舊債,舊債的利息水平較低,但是新債的利息水平就高多了,這會大大增加美國債務利息支出規模。

因此,美聯儲此次加息也許是最後的倔強,我們很可能會在年內看到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逆轉操作,拭目以待吧。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美聯儲逆勢加息,是最後的倔強嗎?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