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瑤綠色2022年度淨利潤大增3.2倍 手頭合約激增67%至約36億 創歷史新高
1年前

香港, 2023年3月30日 - (亞太商訊)  - 碧瑤綠色集團有限公司(“碧瑤”或“集團”;股份編號:01397.HK)欣然宣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內”)之全年業績。

年內,集團收益爲約17.9億港元,較去年增加約40.8%。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約爲53.7百萬港元,較去年大增約3.2倍。董事會建議派付本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3.8港仙。

業務回顧及展望

2022年,集團獲得共30.8億港元新合約,手頭合約激增約67.3%至約35.9億港元(於2022年12月31日),創集團歷史新高。

年內,清潔業務作爲本集團的核心業務繼續錄得可觀增長,收益較去年大增約61.2%達至約13.3億港元。年內,集團獲得多份街道清潔服務合約,總值約19.9億港元,將集團爲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環署”)街道清潔服務版圖擴展至全港共八區,服務總人口超過280萬,標志碧瑤於香港清潔服務市場的領導地位。

管理及回收方面,集團繼續擴大營運能力及回收品收集網絡。集團於年內獲得食環署兩份新收集服務合約,總價約1.4億港元。集團作爲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服務承辦商,爲香港處理超過5,000個回收點(包括塑膠、玻璃樽、金屬、廢紙)。除此之外,碧瑤於年內獲環保署爲期33個月的“塑膠回收先導計劃”服務合約,爲香港東區、觀塘區及中西區提供塑膠收集服務。此外,碧瑤亦爲香港衆多環保署轄下的“綠在區區”回收環保站、智能塑膠樽回收機(“入樽機”)及不同機構,提供回收服務。另外,碧瑤分別爲港島、新界及離島提供玻璃容器收集及處理服務。

“都市固體收費計劃”將於2023年下半年正式推行,預計回收量將快速增長。爲應付預期塑膠回收量的增加,集團於旗下資源回收廠,引入一套全新及全自動高速塑料分揀設備,設備全面運行後,每年可處理超過10,000噸塑料,相等於4億個塑膠樽。

憑借多年豐富回收經驗及科硏創新能力,集團成功於年內獲環保署批出一份爲期兩年的服務合約,爲政府提供集團自主硏發的智能回收機及一個大數據分析平台,爲香港資源循環回收打开新一頁,並引領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

集團於年內獲得環保署首份使用生物科技(黑水虻)轉化技術解決香港雞問題的合約,項目現已投產。

以上兩份綠色科技合約(智能回收機及生物科技轉化技術),爲碧瑤發展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亦爲將來集團高速發展綠色科技業務,帶來重大战略意義。集團預計綠色科技業務將成爲集團其中一個重要增長引擎。

廚余收集服務方面,集團於年內獲環保署批出兩份可回收廚余收集服務合約(九龍區及新界西),總值約68.9百萬港元。迄今環保署共批出四份同類型合約,集團中標兩份,可見碧瑤在香港廚余收集服務市場的領導地位。

園藝業務方面,集團於年內獲得香港科技大學東湧東海濱長廊提供園藝保養服務。蟲害管理業務部分,集團於年內中標食環署黃大仙區及大埔區蟲害管理服務合同,價值約1.5億港元。

隨着企業對社會及環境議題日益重視,集團積極把“環境、社會、管治” (ESG)注入核心業務當中,透過推出“ESG+”方案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低碳處理、審計、循環回收、可持續發展的專業服務、供應綠色產品等,並提供綠色ESG數據,有助大大提升企業客戶作爲上市公司客戶的ESG表現,有利安排綠色融資以及提升加入ESG指數成份股的機會。

碧瑤主席吳永康先生指:“2022年是碧瑤出色的一年,淨利潤*激增3.2倍,手頭合約更創集團成立43年來的歷史新高,引證碧瑤多年來聚焦於有增長潛力的清潔、循環回收、綠色科技及可持續發展相關業務,得到回報。參照2022年12月31日手頭合約,將會有約18.0億港元合約價值於2023年入账,此金額已高於2022年度全年收入水平(17.9億港元),再加上2023年有機會獲得的新合約,在現今欠理想的全球宏觀經濟環境下,本集團2023年的收入增長,實屬難能可貴。

展望2023年,‘都市固體收費計劃’預計於今年下半年正式推行,預計政策推行後將進一步推動市民積極循環回收,刺激回收量大幅增加。加上隨着‘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於今年逐步落實,到時法例實施後,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會將按金加在售價上,並於消費者退回塑膠飲料容器時退回按金。此法例將大幅增加塑膠飲料容器的回收量。這兩大計劃,預計將直接拉動碧瑤回收服務的業務量,爲碧瑤多年來於回收服務建設的投資及競爭壁壘,提供吸引回報。”$碧瑤綠色集團(HK|01397)$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碧瑤綠色2022年度淨利潤大增3.2倍 手頭合約激增67%至約36億 創歷史新高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