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朵集團公布年報:2022年調整後淨利潤大增85.6%RevPAR穩步復蘇未來可期
1年前

$亞朵(NASDAQ|ATAT)$

3月30日,亞朵集團(NASDAQ:ATAT)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同日晚間,召开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業績溝通會。

根據亞朵集團披露數據顯示,亞朵集團2022年實現營收22.63億元,同比增長5.4%;調整後淨利潤(非公認會計准則)爲2.59億元,同比增長85.6%;調整後的EBITDA(非公認會計准則)爲4.24億元,同比增長41.9%。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亞朵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總額爲15.89億元。

同時,亞朵集團2022年全年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已恢復至2019年約80%的水平。隨着國內疫情管控放寬,出行和住宿需求快速反彈、消費回暖,亞朵集團兔年春節7天假期間的RevPAR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105%,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整體RevPAR將達到2019年同期的115%。

連續四年實現盈利 營收年復合增長率達13.0%

過去三年,酒店等线下業態受疫情影響嚴重。面對頗具挑战的市場環境,亞朵集團憑借堅實的基礎和強大的韌性逆勢而上,在整體運營上保持穩健增長態勢。根據亞朵集團披露數據顯示,2019-2022年,亞朵集團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67億元、15.67億元、21.48億元及22.6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3.0%;調整後淨利潤分別爲0.61億元、0.38億元、1.40億元和2.59億元,連續四年保持盈利。

單就2022年第四季度而言,亞朵集團實現營收6.26億元,同比增長5.8%;調整後淨利潤(非公認會計准則)爲8059萬元,同比增長199.8%;調整後的EBITDA(非公認會計准則)爲1.1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2.2%。

酒店網絡穩健擴張 在營酒店數及客房數均同比增長25%

在業績穩步提升的同時,亞朵集團酒店網絡也呈逆勢擴張態勢。2022年,亞朵集團新开店191家,僅關店4家。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亞朵集團在營酒店數量達到932家,較上年增長25%;房間數達10.8萬間,同樣較上年增長25%。

據悉,在亞朵集團在營酒店中,自營酒店數量爲33家,管理加盟酒店數量爲899家。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亞朵集團籌建中的酒店數量達363家。

值得一提的是,亞朵集團於今年年初提出“中國體驗,兩千好店”的新三年战略,以推動自身的高質量發展。隨後,亞朵集團旗下年輕商旅酒店品牌輕居於2月22日推出輕居3.0版本,未來目標是將其培育成亞朵集團的第二個千店品牌。

在核心經營指標方面,亞朵集團也正實現快速恢復。剔除受疫情影響而暫時停業或徵用的酒店,亞朵集團2022年OCC(入住率)達63.0%,ADR(平均每日房價)爲391.2元,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爲260.7元,恢復至2019年約80%的水平。

此外,得益於高品質的服務和安心的體驗,亞朵集團會員規模快速增長,用戶粘性持續增強。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亞朵集團注冊會員數量已超過3500萬,會員復購率也進一步提升至58%。

場景零售增速喜人 夯實“第二增長曲线”

除了在酒店業務上不斷突破,亞朵集團還持續加碼場景零售業務,夯實第二增長曲线。2022年,亞朵集團場景零售業務表現亮眼,實現GMV達3.24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线上第三方平台取得重要突破,貢獻GMV同比增長71%。

分析人士指出,亞朵集團正在構建一個“場景+零售”的新體驗經濟模型。爲消費者提供優質住宿體驗的同時,亞朵集團也在場景應用端創造性地推出了基於場景的零售業務,形成強化品牌文化的良性循環。亞朵集團將產品融入到酒店設計中,滿足客戶的購物需求,同時能夠通過线上线下更大範圍地觸達客戶群體,反哺住宿業務。

展望2023年,亞朵集團創始人兼CEO王海軍表示:“2023年,在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們將繼續擴張酒店網絡,持續提升業務運營效率,確保亞朵體驗的全方位貫徹,讓‘中國體驗’成爲世界風景,鞏固我們在中高端酒店行業的領先地位。同時,也會在保證盈利能力的基礎上,繼續加大零售業務在品牌推廣和渠道拓展上的投入,並持續發掘推動公司整體業務發展的新機遇,爲用戶、加盟商、夥伴以及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約訪投稿:)

---------------------------------------

(市場有風險,投資交易需謹慎。所涉標的不做任何推薦,據此投資交易,風險自負。)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亞朵集團公布年報:2022年調整後淨利潤大增85.6%RevPAR穩步復蘇未來可期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1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