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不走傳統電商的老路,它是以消費者爲核心的營銷流量邏輯,它在乎的永遠是消費者。
來源:楊子超(yangzichaovc)
作者:楊子超
近日,拼多多平台上一些品牌店突遭惡意“炸店”,“暴力打砸”的程度令人震驚。
所謂“炸店”,是指3月28日以來,不明身份的人員通過短視頻平台及社交媒體進行發動,率先對平台國外品牌旗艦店進行集中惡意下單,然後閃退差評,並辱罵客服人員,幾近“打砸”店鋪。
隨後“炸店”行爲又擴散至其它一些品牌,國產家電、美妝、乳制品等多個品牌均遭受無差別衝擊。這讓很多被炸店的商家損失慘重。
據了解,部分中小賣家參與炸店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平台規則方面,拼多多偏向於保護消費者,比如“僅退款”模式讓消費者不用退貨就可以享受退款,這讓商家們認爲是對消費者的“過度保護”。
其二,拼多多偏袒大品牌,不顧及部分中小商家的利益。
甚至還有消息稱:“一些因對拼多多懲罰機制不滿,認爲平台過度保護消費者,而損害了商家利益的商戶,已經在多個平台成立了商家聯盟。他們關閉了自己的店鋪,开始以其之道還治其身”。
相關報道稱,“炸店”事件發生後,拼多多已第一時間對遭受惡意衝擊的品牌和商家啓動保護機制,安排專項團隊逐一對接,共同應對惡意打砸行爲,並對商家損失進行兜底。
同時,拼多多和品牌店均已固定相關證據,並將堅決訴諸司法機關,與“炸店”者硬剛到底。
拼多多到底在堅持什么?
66爲什么要“過度保護”消費者?
Argos是英國知名的百貨零售連鎖商和電商平台。大部分當地人在購物百貨時,會首選Argos。
這背後,一個是Argos價格實惠,第二個原因是他們對消費者的保護力度非常大。
即使一件商品已經被打开包裝、使用了兩三天,但只要在免費退換期內,消費者依然可以申請退貨。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5年,它就提供這樣的服務了。
一些外國人對此感到不可思議,他們很自然地會好奇:難道不怕人們都去薅羊毛嗎?
現在想想,Argos的做法有它的邏輯——正是因爲Argos的過度保護機制,消費者才會義無反顧地選擇Argos作爲日常購物的首選平台。
今天,面對商家端的壓力,拼多多也選擇義無反顧地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推出一系列保護機制。
例如,店鋪客服在5分鐘內的回復率不能低於70%;买家下單後,賣家必須在48小時內發貨;甚至還頭鐵地推出了偏遠地區包郵的規定。
雖然這些會導致一些中小賣家的不滿,但消費者真切感受到了“被重視”。在社交平台上,拼多多“最寵买家”這樣的觀點並不少見。當網購次數多了,誰都遇到和賣家扯皮、對方推諉責任的糟心事。拼多多希望讓用戶可以放心下單,因爲消費者權益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作爲水果愛好者,筆者曾經在拼多多买到過壞果。雖然體諒店家不易,但也需要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但當子超正和店鋪售後人員溝通時,對話框突然自動彈出僅退款的選項,子超的第一反應是這也太智能了。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平台上有大量用戶生活在鄉村,或者是老年人。他們並不知道如何申請退貨,不會寄快遞,更不善於跟商家理論和維權。如果收到以次充好、質量堪憂的商品,他們只能自認倒黴。實際上,今天還有很多群體不會也不敢網絡購物。
平台推出的消費者保護機制,就是爲了讓他們也能安心購物,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紅利。
除了消費者之外,保護消費者對於商家來說也是長期利好。
比如,某個商品很便宜,但消費者會糾結:便宜的東西會不會質量不好?但如果买貴的,又害怕花冤枉錢。
所以,有了這樣一套消費者保護機制後,消費者的購买疑慮和試錯風險會大大抵消,因爲平台有完善的售後保障;這既促成了交易,又能夠幫助優秀的商家脫穎而出。
如此循環往復,商家的服務提升了,商品質量得到保證了,一個良好的生態就可以運轉起來。
66拼多多的運營邏輯:與傳統電商不同
有人把這次炸店事件比作淘寶當年的“圍城事件”。事實上,兩次事件並不相同。
從創立之初起,拼多多就強調自己不是傳統電商平台的運營邏輯。五環外、消費降級、下沉市場這些都是拼多多身上的標籤。隨後在2020年,它憑着狂飆般的增長速度,一躍成爲用戶量規模最大的電商平台。
不妨從產品經理的角度分析一下拼多多的運營邏輯,看看拼多多到底在堅持什么。
最开始,拼多多主打生活必須品,用少數的SKU滿足用戶日常必須品的“夠用”邏輯,將價格打下來,做到最低價。
拼多多摒棄了傳統電商的大品牌自帶用戶流量的邏輯,始終堅持靠用戶的口碑自傳播。因爲只有用戶真正覺得好用且實惠,才會向他們的親朋好友們去推薦拼多多。
當日常必須品的價格打下來後,拼多多做了兩個事:一個是深耕農業,從產地農場直銷,把果蔬的價格打下來,讓農民和消費者都受益。另一件事是,真金白銀砸百億補貼品牌,推出更多優質好貨,吸引五環內的人群。
拼多多不走傳統電商的老路,因爲它是以消費者爲核心的營銷流量邏輯。也就是說,它在乎的永遠是消費者。
這次被炸店的導火索是多多福利社。多多福利社是一個方便大家做活動抽獎的一個出鏈接的入口。有人質疑稱,大品牌和中小賣家在拼多多遭到區別對待,更有組織炸店者的口號是將大品牌趕出去才有中小賣家的生存空間。
這樣的說辭站不住腳。從產品角度看,大品牌有自己完善的經營制度和規則管理,有更多資源和人力投入做服務,當然大品牌也要交更多的保障金。而中小賣家在拼多多的量更大,也承擔着更爲細分的需求,平台也有規則來規範和幫助這批中小賣家運營。所以,二者並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競爭關系。
66平台的價值:永遠維護消費者利益
很多觀點認爲,拼多多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但實際上,最根本的原因卻被忽略,那就是:永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做事,這才是平台真正的價值。
貝索斯曾分享過一個類似的思考。當年創建亞馬遜時,他們在要不要展現書的負面評論上有過糾結。因爲書商認爲,負面的評論會影響書的銷量。
貝索斯最後決定,負面評論也要加上。因爲他認爲,亞馬遜不是在銷售商品,而是在幫助消費者做決策;如果刻意隱藏了負面評論,那么亞馬遜的存在價值就不成立了。好的平台不是中介,而是要和消費者站在一起。
永遠維護消費者的利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阻力卻很大。
比如,今天很多快遞員都拒絕送貨上門,而是經常不由分說把包裹塞到取餐櫃或者代收點,這其實是對消費者體驗的傷害。每次下單時,消費者都會擔心這些細節。一個相反的例子是,一些用戶打車時幹脆打專車,原因很簡單,專車有一套正規的服務流程,服務穩定。
這就是平台存在的價值,它必須站在消費者一邊,才會有更好的消費體驗,才會有更健康的生態。
當平台站在消費者一邊的時候,平台上的商品和服務才能爲消費者提供長期價值,這份長期價值也就是消費者的信任。
這份信任流量也可以爲商家帶來長期的價值和利潤。好的商家會重視這樣的信任,以優質的服務反饋消費者,形成優質的齒輪閉環。服務差的商家則會逐漸被這個閉環淘汰。
作爲用戶規模最大的電商平台,拼多多具備規範行業規則的能力。那些遵守規則、不斷完善服務的商家可以跟平台長期共贏;而還在野蠻生長、或者沒有持續優化服務意識的商家,會被逐漸淘汰出局。
往期推薦
66 66 66馬雲回國,關心什么?
最新財報裏的“本地美團”
百度文心一言有多不完美?看看它對黃崢的誤會有多大吧
合作平台
澎湃|第一財經|南財號|界面|華爾街見聞|36氪|鈦媒體|虎嗅|雪球|富途|東方財富財富號|騰訊|新浪|網易 | 搜狐|大風號|頭條號|百家號
66聯系我們
內容轉載:文末留言或後台發消息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炸店”事件後,我突然明白了拼多多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