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上市的彭羅斯階梯
1年前

嘀嗒出行的IPO之路似乎並不怎么順暢,就像是踏上了彭羅斯階梯一般——一個始終向上或向下但卻走不到頭的階梯。

今年2月20日,有媒體報道稱,嘀嗒出行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中金、海通國際及野村國際爲聯席保薦人。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繼2020年、2021年上市失敗後,嘀嗒出行第三次重啓港股IPO進程。

或許是投資人的推動原因?嘀嗒似乎對上市有一種執念,然而姑且不論此次遞交申請是否能夠順利上市,即便此次申請成功上市成功了,嘀嗒又能如何呢?


一、利潤淨額持續下滑:嘀嗒拿什么支撐自己的估值想象力?


在網約車的江湖上,嘀嗒似乎一直都不是特別引人注意,更多人知道他或許還是在滴滴之前就率先申請IPO吧。

根據招股書顯示,在報告期內(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嘀嗒出行淨利潤分別爲3.433億元、2.380億元和0.654億元。但在行業很多競品都還困在虧損泥潭中時有這樣的表現,嘀嗒確實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利潤持續下滑似乎也是一種現實,從這個維度來看,似乎讓人對其上市路產生懷疑。

尤其是各類打車平台的層出不窮,這或許也對嘀嗒的市場份額產生了一定的擠出。

中國一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三大央企聯合阿裏、騰訊、蘇寧及金融、零售、互聯網等行業頭部公司共同成立T3出行公司。上汽集團有“享道專車”,吉利有曹操專車的吉利。

與這些車企背景的打車平台競爭,嘀嗒似乎並不具備優勢。

爲什么這么說呢?因爲雙方做網約車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從平台業務結構來看,順風車對於嘀嗒而言是核心業務,而對於車企不同,是改善型業務。爲什么這樣說?嘀嗒最核心的業務就是靠順風車去實現流量轉化,獲取利潤。賺不到錢就會陷入麻煩。而車企主營業務還是爲了賣車,做網約車還有消化自身產品降低汽車採購成本的優勢。做變現業務的玩家處於被動防御,而車企背景的打車玩家發力網約車市場更像是"降維打擊"。

此外,嘀嗒要想提高自己的想象力,未來勢必要從賺取車費的傳統行業盈利模式轉爲流量變現生意,這樣一來,就不能像其它平台一樣被插件化。

在移動互聯網進入深水區的今天,任何服務入口需要寄生於某個超級APP當中才能發揮價值。正如我們所看的那樣,也只有騰訊、百度、阿裏、字節跳動這樣的巨頭或者准巨頭才有能力去做這件事,就像筆者平時喜歡用高德打車,上面對接着許多不多的網約車品牌,往往很快就能打到車。最近抖音也上线打車功能了,已經开放交通出行服務的平台服務商入駐資格,目前开放的細分類型有打車/網約車、順風車/拼車、出租車等。

網約車的本質是什么?其實就是在固定的時間,讓需求與供給得到匹配,供給端運力要實現密集覆蓋從而滿足分散的需求。聚合打車平台可以集聚更多的運力資源,用戶打車快,體驗好,就會產生用戶粘性。

對於嘀嗒而言,自己做流量業務的話可能會承壓,如果選擇被工具化,入駐超級APP或者其它聚合平台的話,可能會讓資本市場對其想象力下降,對於嘀嗒而言,或許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根據《投資時報》此前的報道,若按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盡管嘀嗒出行中國順風車市場份額仍位列榜首,但已由2019年的66.5%下滑至2021年的38.1%。報告期內,嘀嗒出行的順風車收入佔比約9成左右,但其業務毛利率呈現下滑趨勢,分別爲86.7%、85.4%及80.5%。

營收下降了,市場份額下降了,毛利也下降了,再加上網約車市場越來越多的玩家,這樣的嘀嗒即便上市了又能取得怎樣的估值呢?結果恐怕很難令人滿意吧。

有不少媒體報道,2022年前9月,嘀嗒用於私家車車主的補貼額度較上年同期下降75.85%。但有意思的是,關於毛利下降問題,嘀嗒出行在招股書中解釋稱,2020年到2022 年前三季度,其順風車平台服務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於其增加了對私家車車主的補貼。補貼額度下降了,毛利還降低了,這裏面的內容或許值得我們去關注。

而且,靠補貼真的是長久之計嗎?

朱嘯虎曾經表示,現在的網約車競爭已經不同於當年,現在政府並不希望看到惡性競爭,而對待補貼策略,資金战、流量战都不是關鍵,運營效率才是王道。

企業,是靠服務來決勝的,網約車也不例外。


二、經營屢次被罰,業務營養不良:上市,真的是嘀嗒成功的“諾曼底”?


關於嘀嗒,另一個引起人們爭議的點或許就是關於它的處罰似乎是有些多了點。

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嘀嗒出行順風車平台累計發生57起行政處罰案件。其中36宗後續已於撤銷,余下21起行政罰款由5000元至30000元不等,合計約爲55萬元。

不得不說的是,嘀嗒的違規事件似乎有些多了點,可見,風險意識不足似乎也是伴隨嘀嗒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過往的這些經歷,對於其IPO過審是否會產生影響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對於其品牌形象而言或許不是什么好消息。即便IPO成功了,屆時,嘀嗒將面臨更加復雜的輿論環境,任何負面消息的曝出,都可能導致股價下跌,這或許是嘀嗒和投資人要共同面對的風險隱患。

有一說一,關於網約車層面,司機素質問題經常爲人詬病,只不過從本質上看,司機個體素質高低非平台主觀意識可以完全決定,但是否遵守法律法規行業規則應該是平台自己能決定的吧?一個是能力問題,一個是態度問題。屢次被罰背後,或許也反映出企業經營層面的一些問題。

此外,前面我們說到太多關於影響嘀嗒估值的信息,但是最關鍵的或許還是業務層面的內容。根據F&S報告顯示,中國的移動出行市場由出租車揚招、出租車網約、網約車及順風車組成。在2021年,這四個細分市場的訂單總數分別約爲144億、18億、102億和3億。

專注、垂直、“小而美”可以讓企業變得更專注,但是時代確實屬於“大而全”平台的。

說一千道一萬,順風車、出租車只是整個市場的一部分而已。筆者作爲一名普通用戶的角度去考慮,不會專門爲了某種垂直服務下一個打車平台,畢竟手機內存太珍貴了。因爲平時用車的次數會比較多,考慮順風車的話需要看運氣,有時候給你“順風”到附近,自己還得走一會才行,一般都是用高德打車同時選擇好幾種不同的打車方案。

不過話說回來,打車本身就是一個垂直的生活服務場景,做垂直場景中的細分領域?這樣的企業想象力又能有多大呢?這樣的企業它的護城河壁壘又能多深呢?專注細分領域,雖說可以集中精力,但是價值鏈沒有太多可以延伸的地方,不會有太多可供挖掘的價值,也很難做成真正的生態型平台企業。

而談到護城河壁壘,就目前的嘀嗒而言,似乎存在兩個相對比較明顯的隱患。

一是業務層面。現在本地生活層面大家的交際越來越多了,你不去拓展自己的邊界,那就等着被別人來拓展吧。順風車本身就是打車服務的一部分,對手發力順風車市場很順理成章,連突破邊界都算不上。

二是運力層面上。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漸成熟和企業競爭的優勝劣汰,新能源替代步伐可能也會加快。這一點,其實是有車企背景打車平台的優勢。

對於嘀嗒而言,雖說淨利潤持續下降,但考慮到很多平台還沒有實現盈利,這足以說明嘀嗒的經營能力。況且,在垂直市場實現這樣的成績,這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嘀嗒有自己國人的地方。只不過面對紅海競爭的網約車江湖而言,嘀嗒可能需要拓展一下自身的業務。單一業務的想象力受限,而且抗風險能力低。

之前嘀嗒已經失敗兩次了,而上市失敗終究是有原因的,這些問題解決了嗎?當然了,這一點我們外人不得而知,不過對於嘀嗒而言,現階段其實不必非得執迷於上市,畢竟網約車似乎已經過了上市的最好時候,對於嘀嗒自身而言其實也是如此。高築牆、廣積糧,延展自己的市場想象力,而這或許才是發展的正確姿態。不過既然已經申請了,那就祝福嘀嗒,此次圓夢IPO吧!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嘀嗒上市的彭羅斯階梯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1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