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急了,开始“抄”余額寶的作業
1年前

都說“科技企業的盡頭是金融”,沒想到蘋果也走到了這一天。

2023年4月17日,蘋果公司宣布聯合高盛銀行推出基於Apple Card的高收益儲蓄账戶,年化收益率高達4.15%,還可通過使用Apple Card進行消費獲得1%-3%不等的現金獎勵。

這一幕像極了多年前余額寶在國內推廣時,用過的“高收益率”“現金紅包”等套路——2014年左右余額寶年化收益率一度創下6.65%的最高紀錄,也曾廣泛使用過消費返現等獎勵方式。

(來源:蘋果官網截圖)

鑑於3月份蒂姆庫克剛來過中國、逛了一圈首都北京,4月份蘋果就推出這項業務,有網友調侃稱,“庫克來中國抄余額寶作業了”。

在這背後,“蘋果版余額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背後又暗藏蘋果怎樣的焦慮?


蘋果的金融野心

在說“蘋果版余額寶”之前,有必要先回顧一下蘋果早已涉足的包括支付、信用卡、消費貸在內的金融業務。

2014年秋季新品發布會上,蘋果發布了Apple Pay,即一種基於NFC的手機支付功能,2016年這項業務在中國上线。

面世多年,2022年6月美國PYMNTS(知名支付類媒體)數據顯示,Apple Pay在美國已佔據移動錢包48%的市場份額,但總滲透率還是較低,二季度只佔店內交易的5.8%左右。

在中國,Apple Pay就更沒什么存在感了,畢竟线上購物平台大多不支持Apple Pay的付款方式,线下交易場景中,大型商超可能還好,但小商家們顯然更愿意使用簡單打印二維碼就能收款的支付寶和微信,需要配備一台具備銀聯雲閃付功能的POS機才能使用的Apple Pay,則顯得又貴又復雜。

但蘋果沒有死心。

2019年蘋果再次與高盛聯手,推出了Apple Card業務,即一種以高盛爲發卡行的信用卡業務。相比傳統信用卡,Apple Card最主要的幾個特點包括:無卡號、無CVV(安全碼)、無有效期、無籤名;與蘋果手機的錢包(Wallet)高度集成;消費可獲1%-3%的返現(其中蘋果商店消費返現3%、任意使用Apple Pay消費返現2%、實體Apple Card消費返現1%);免年費、低利息。

今年3月,蘋果又上线了預熱已久的Apple Pay Later業務,相當於中國的“花唄”——使用該服務的用戶可以申請50至1000美元的“先买後付”(Buy now pay later,即BNPL)貸款服務,在未來六周內通過四次付款償還貸款,且無息無費,實質上則由高盛擔任貸款機構。

(圖源 / 視覺中國)

在此背景下,蘋果此次再度牽手高盛,爲Apple Card用戶提供相當於 “余額寶”的高收益儲蓄账戶(Saving Account)。用戶將錢轉入這個账戶後,目前可享受高達4.15%的年化收益率(相當於全美平均儲蓄利率的10倍有余),未來收益率可能隨市場利率發生變化,另外使用Apple Card進行消費還有前述1%-3%不等的現金返現作爲獎勵。

那么高達4.15%的年化收益率和1%-3%不等的消費返現,從哪來呢?

事實上,在美國連續加息背景下,美國不同期限的國債收益率都已出現大幅上漲,其中截至2023年4月20日,美國一年期國債收益率爲4.77%,而此前2月份甚至一度超過5%。所以高盛即使簡單粗暴地用儲蓄账戶內的資金購买短期國債,也已經能覆蓋當前4.15%的利息(只要不出現擠兌)。

至於1%-3%不等的消費返現,其實用戶在使用信用卡進行消費時,發卡行、收款行和相關支付網路都會從中獲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合計比例在2.5%上下。蘋果和高盛大概率就是把自己可以從中賺取的這部分收益,作爲推廣費用還給了消費者,實際上並不需要付出多少額外成本。

一個區別在於,“蘋果版余額寶”本質上是高盛銀行信用卡用戶將錢存入一個特定的高收益儲蓄账戶,收益來源由高盛對外投資獲利予以覆蓋;而國內余額寶本質上是用戶在支付寶平台購买不同的貨幣市場基金,比如天弘、易方達、匯添富等,基金經理用這些錢進行債券等低風險投資和儲蓄,賺取收益以覆蓋利息。

另外,目前國內只有Apple Pay這項服務可以使用,且需要配有雲閃付功能的銀聯POS機,Apple Pay Later和Apple Card服務暫時都只服務於美國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選擇在此時發布這項新業務,有一定的特殊背景。

在美聯儲大幅加息背景下,美國銀行業正面臨巨大考驗——根據美聯儲公布最新數據,截至3月15日的一周,美國銀行共流失存款近千億美元,其中小型銀行存款總額減少1190億美元至5.5萬億美元,大型銀行則新增存款670億美元至10.7萬億美元。

“不安”的資金需要尋找更穩定的庇護所,當然有更高收益就更好了——於是截至3月15日的一周,約有1200億美元流入美國貨幣市場基金,是2020年6月以來最大單周淨流入。

蘋果和高盛此舉,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蘋果在美國高達50%以上的市場份額,以及高盛的品牌背書,吸納市場上“尋求庇護”的資金。


庫克該着急了

在金融板塊顯露野心的蘋果,事實上正在多方面受挫。

手機業務方面,2023年第一季度,蘋果全球範圍智能手機銷量5751萬台,佔比21%,小幅低於三星的22%,失去了上個季度市佔率第一的寶座。

但事實上蘋果市佔率排名一直有所波動,2019年以來每年只在第四季度短暫擁有市佔率第一的成績,其他時候大多保持在第二,2020年至2021年偶爾被小米超過,跌至第三。

如果橫向對比近幾年一季度銷量成績,蘋果的壓力會更加真實——2021年一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蘋果手機銷量同比增幅分別達到41.37%和7.72%,已有大幅下滑,但2023年一季度同比增幅僅1.79%,絕對值更是只增了100萬台,盡顯增長之乏力。

在這背後,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11.3%至12.1億台,創下2013年以來最低,蘋果雖然憑借高端優勢份額反而有所上漲,但也頂不住大盤的持續收縮。

(圖源 / 視覺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手機賽道想象力漸失的同時,折疊屏手機成爲增長客觀的一個細分賽道,2022年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62%,國內更是增長154%。但在三星、華爲、榮耀、小米、OPPO、vivo等一衆手機廠商紛紛推出多種形態的折疊屏手機時,蘋果依然持觀望態度,並未加入這場激烈战局。

除此之外蘋果還錯失了當下火熱的汽車和AI大潮。

造車的故事自不必說——自2014年成立自動駕駛汽車部門“泰坦”後,業內不斷傳出蘋果造車團隊組了又散、散了又組的消息,至今尚無成熟技術或產品推出。

當下席卷全球科技公司的AI浪潮中,“冷靜”的蘋果同樣處於一個被動的位置。

自2022年末OpenAI發布ChatGPT,开啓新一輪人工智能的“革命”,國內外各家科技公司紛紛秀出自己的AI能力以及在大語言模型方面的成果,包括微軟將GPT-4植入Office、百度發布“文心一言”、阿裏發布“通義千問”、商湯發布“商量”等等。暫時“掉隊”的蘋果則成爲一個特殊的存在。

要知道2011年首次在iPhone 4S發布會上亮相的Siri,曾讓蘋果成爲最早一批發布AI語音助手的大型科技公司。那場發布會上,Siri應提問者要求,先後查詢了巴黎時間、解釋了“有絲分裂”的意思,還列出了14家高評分的希臘餐廳,讓人眼前一亮。

但10余年過去了,Siri似乎還是那個Siri。如果你問它“Apple Card是什么?”它只能捕捉關鍵詞在網頁上進行搜索,並將其認爲相關度較高的搜索結果,以網頁形式推送給你,遠不能像ChatGPT那樣,自己組織好語言,把結果呈現出來(雖然經常也會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在這背後,以Siri爲代表的語音助手和以ChatGPT爲代表的聊天機器人,其實歸屬於不同的人工智能類型——前者屬於所謂的命令和控制系統,只能理解有限的問題和請求,後者則是由所謂的大型語言模型驅動,經過大量網絡數據集的訓練後,能夠識別和生成基於數據集的文本。

蘋果其實也开始急了。2023年3月《紐約時報》報道稱,蘋果公司正在測試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希望這些技術有朝一日可以用於蘋果的虛擬助手Siri上,盡管Siri的設計方式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

一位曾參與Siri項目的蘋果公司前工程師向媒體表示,因爲笨重的數據庫設計和過時且復雜的代碼,Siri很難像ChatGPT那樣強大。如果想讓Siri實現ChatGPT的效果,蘋果需要大刀闊斧的從底層技術开始重構。而目前類似於集中添加新短語這樣簡單的更新,都可能需要長達六周時間來重建整個Siri數據庫,如果添加諸如搜索等更復雜的功能,可能需要一整年時間。

接連錯失風口後,2023年蘋果最大看點,是即將於今年6月WWDC大會發布的MR(混合現實)頭顯設備,據已有消息,區別於iPhone和iPad使用的面部或指紋解鎖,這款頭顯將通過掃描用戶眼部的方式解鎖,一鍵切換AR/VR模式的功能也或將成爲這款頭顯最大亮點之一。

但問題是,和汽車賽道、AI賽道相比,蘋果押注的AR/VR賽道,是一個更具想象空間的存在嗎?

業績層面也开始顯露蘋果的壓力——歷年10-12月都是蘋果的銷售旺季,但截至2022年12月末的最新一季報顯示(蘋果每個財年截至9月末),蘋果收入淨利潤分別出現13.38%和5.48%的同比降幅,是近20年來第二次出現一季報收入淨利潤同時減少的情況,且降幅比上一次出現時(2018年)高出不少。

與此同時,蘋果的資產負債率也在2022年9月末創下85.64%的歷史新高。

在這背後,蘋果和衆多成熟的科技企業一樣,账面上雖然有大量資金,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海外市場,爲了避免繳納大額稅費而無法匯回美國,而美國總部又需要支付大量現金用於研發投入、股東分紅等,因此需要不斷在美國當地借款。

尤其在海外業務成爲蘋果愈發重要的收入來源時,就更容易出現負債率“越滾越高”的情況。

在此背景下,如何賺更多的錢,尤其是在美國賺更多的錢,就成爲蘋果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而從Apple Pay到Apple Pay Later,再到Apple Card和如今基於Apple Card的“蘋果版余額寶”,主要都是服務於美國市場,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蘋果的這部分焦慮。

$蘋果(NASDAQ|AAPL)$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蘋果急了,开始“抄”余額寶的作業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