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雄飛
“蔚小理”中,理想汽車率先交出了今年第一季度成績單。
財報顯示,理想汽車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爲187.9億元,同比增長96.5%;淨利潤方面,錄得爲9.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0.11億元的虧損,由虧轉盈,同時也有較大的增長。
業績能實現增長,背後是銷量的助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理想實現總銷量爲52584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5.8%,環比上一季度也增長了13.5%,以至於理想汽車CEO李想把這一季度稱爲“創紀錄的一個季度”。
理想汽車2023年第一季度部分業績,截圖自財報如果細看理想這一季度的財報,也可以發現一個事實——看似好看的業績背後,是理想通過“摳門”來實現的。
根據財報數據,理想今年第一季度銷售、一般和管理費用(以下稱爲“三費”)環比僅增長了0.9%,比去年各季度環比增幅都有較大差距;研發投入方面,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投入了18.5億元,雖然同比增長34.8%,但環比下滑了10.5%,與去年四個季度的大幅投入有了明顯的對照。
衆所周知,理想此前一直都是“蔚小理”中花錢最省的一家,也憑借這一措施讓自身率先實現了盈利,而從去年开始理想在研發和營銷方面大幅投入,甚至超越了智能化研發爲主的小鵬,以至於被解讀爲“理想爲了發展不再摳門”。
但從本季度的財報來看,理想又开始“摳門”了,以至於在業內看來,李想在網絡上說避免公司亂花錢,是真實狀況。
理想之所以會在這樣做,或許是爲了遮掩自身的隱憂。
據連线出行觀察,今年1-4月理想L9銷量呈現了由多變少的現象,售價更低的L7和L8銷量迅速提升,這就意味着“套娃”的三款產品全部上市後,確實已出現了此前行業擔憂的產品間內耗,以至於拖累了毛利率的表現。
除此之外,理想未來或許還會遇到諸多挑战。首當其衝的就是理想在近兩年轉向純電路线後,已建立的“奶爸車”定位和用戶群體們,能否接受理想純電產品的挑战。
此外,按照理想官方的計劃,旗下純電車型產品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發布,連同800V超充純電解決方案、具備4C充電能力的電池等配套設施。同時,理想也承諾城市NOA能力今年年底落地100個城市的目標。
這就意味着,今年第四季度前理想都需要專注於純電產品和智駕方面的研發、制造和技術驗證等工作。要完成這些工作,都需要資金的支持,理想未來能否處理好資金投入和保持盈利之間的平衡,也是一個問題。
正因如此,對於理想來說,加上本季度雖然已實現連續兩個季度的盈利,但它的前路,並不好走。
1、靠“摳門”實現了好業績
今年第一季度,理想創造了較爲亮眼的業績。
財報顯示,當季該品牌營收實現爲187.9億元,同比增長的同時,環比也實現了6.4%的增長。總營收中,汽車銷售收入佔據大頭,實現爲183.3億元,佔總營收比例爲97.55%,同比增長96.9%,環比也增長了6.1%。
營收增長的同時,理想也實現了盈利。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理想錄得了9.3億元的淨利潤,不僅實現了250.94%的環比增長,同時也繼上一季度之後繼續實現盈利。
2022Q4和2023Q1理想汽車營收和淨利潤對比,數據來源於財報,連线出行制圖對於業績的增長,李想認爲除了銷量的較好表現之外,也與公司內部的組織架構調整分不开關系。
去年底,理想汽車內部進行了一波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並且發布了相關的調整規劃。到了今年4月,理想又發布了新的架構調整信息,包括增設兩個新的部門,一個是“CFO辦公室”,由CFO李鐵負責流程、組織、財經的變革工作;還有一個是“銷售與服務群組”,以及多位高管的任命。
“此次調整核心旨在推動公司構建全面的矩陣型組織升級,接下來理想汽車將向千億規模年收入目標邁進。”李想曾這樣公开解釋爲何要進行組織架構調整的原因。
當連线出行仔細翻看了本季度理想的財報後,發現除了李想提到的組織架構調整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推動了理想的業績增長——理想又开始“摳門”了。
先從三費來看,理想今年第一季度總共投入了16.5億元,雖然實現了36.8%的同比增長,但相比於去年第四季度僅實現了0.9%。需要注意的是,理想去年在這方面的投入,可是只多不少。
回看去年第一季度,理想在三費上的投入爲12.03億元,環比增長了6.8%,這之後的二、三和四季度,三費環比增幅爲10.2%、13.8%和8.0%,遠超今年第一季度的0.9%。
這意味着,今年第一季度理想在營收渠道方面收緊了开銷。對此,李想也在財報電話會上坦承道“相對於去年四季度,我們的門店數量並沒有太多增長。但單店產出及每個產品專家單人的產出都有了大幅增長,從线索到訂單的轉化率也獲得了非常顯著的提升。”
理想在運營費用上縮減开支,在研發投入上表現得更加明顯。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理想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爲18.5億元,同比增長34.8%的同時,環比上一季度卻減少了10.5%。這樣的環比減少,在去年並不常見。
去年一至四季度,理想在研發層面的環比增幅分別爲11.4%、11.5%、17.7%和15%,可見理想去年在研發投入上可謂是大把花錢,四個季度的環比增幅沒有低於10%,甚至在去年上半年以29.1億元,超越了小鵬同期24.9億元的研發費用,一度引發了行業內外的關注。
2022Q1至2023Q1理想汽車銷售、一般和管理和研發投入費用走勢,數據來源於財報,連线出行制圖針對今年第一季度的研發投入下滑,理想官方給出的解釋是主要與新車項目的時間安排和進度一致。
據連线出行獲悉,解釋裏提到的新車主要指的是理想L6,李想曾在1月份透露,由於沒有多余的精力和產能,L6將延遲到2024年發布。換句話說,由於理想L6的延遲發布,理想由此減少了在車型研發上的投入。
回看理想的發展,自該品牌成立後,相比於蔚來和小鵬在資金投入上的大开大合,理想卻保持着少花錢的姿態,以至於之後就被戴上了“摳門”的標籤。結果證明,理想基於這一標籤也嘗到了甜頭,2020年底,理想率先實現了小幅盈利。
隨着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去年進入到更加激烈的競爭中後,理想也开始大補短板,在研發和營銷方面大把花錢,這點可從以上數據看到。但到今年第一季度,理想再次用“摳門”來換盈利。
理想之所以會這樣做,或許是爲了遮蓋一些已出現的隱憂。
2、銷量增長背後的隱憂
理想業績的增長,少不了銷量的助推。
今年第一季度,理想實現銷量爲52584輛,同比增長65.8%的同時,相較去年第四季度也增長了13.5%。當季,理想也憑借這一銷量,站到了造車新勢力品牌銷量排名的前列。
由此在理想官方看來,這一成績成爲其單季交付最佳成績,也讓它躋身中國市場20萬元以上新能源品牌銷量前三,市佔比約11%。
不僅如此,理想也認爲由於銷量同比和環比都有增長,進而推高了汽車銷售收入的增長,乃至該品牌當季總體業績的走高。
一般而言,一家車企能否保持較好的業績,除了銷量表現之外,毛利率的走勢也是重要因素。今年第一季度,理想綜合毛利率實現爲20.4%,達到了李想口中毛利率“健康門檻”。
但細化來看,這一毛利率水平相比去年同期的22.6%下滑了2.2個百分點,環比也僅實現了0.2個百分點的增長。可見理想第一季度的毛利率僅維持在了20%的門檻邊緣,表現並不算太好。
2022Q1至2023Q1理想汽車綜合毛利率走勢,數據來源於財報,連线出行制圖財報中,理想把綜合毛利率同比下滑的原因,歸結爲主要受到汽車銷售毛利率的影響。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毛利率爲19.8%,不僅同比下滑了2.6個百分點,環比也下滑了0.2個百分點。
汽車毛利率的全面下滑,理想在財報中給出了令人難以理解的解釋——“由於產品組合不同兩個季度之間。”
對此,理想CFO李鐵進一步解釋稱,“今年第一季度,理想ONE的銷售使得季度整體車輛毛利率下降1.6%,預計將在上半年完成全部理想ONE的銷售,所以基本可以剔除這部分的影響。我們保持全年20%毛利率的目標”。
翻譯一下,就是理想官方認爲是對理想ONE車型的繼續銷售,拖累了汽車毛利率以及綜合毛利率的表現。
但在連线出行看來,理想目前產品體系的表現,也對毛利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目前,理想的產品體系中除了理想ONE還在銷售之外,理想L7、L8和L9爲代表的L系產品成爲該品牌主要銷售的產品。其中,理想L9於去年6月就已上市,三個月後,理想L8也實現上市,理想L7則最晚,於今年2月才上市銷售。
就產品來看,無論從外觀設計、內飾風格,還是增程式動力模式上,這三款車型基本保持了一致的參數,僅是在車身尺寸、車內座椅和智能化方面有着一些差別,因此這三款車型全部上市後,就被業內戲稱爲“套娃”的產品體系。
理想會如此“套娃”,也有他們的考慮。一方面想要通過不同價格區間安排一款車型的思路,來延續理想ONE的爆款效應;另一方面也想通過相似的產品設計,來增加各車型之間的零部件適配率。進而降低成本壓力。連线出行曾在《李想煩惱,理想“套娃”》一文中對此做過詳細闡述。
理想L7、L8和L9,圖源理想汽車官微但與此同時,業內對於這樣的“套娃”也表示了擔憂,認爲這樣的產品規劃未來或許會產生產品之間的內耗。
因爲就上述內容看,三款產品在外觀設計等多個方面沒有太大的區別,而在價格方面,理想L9售價最高達到了45.98萬元,而理想L7和L8售價低於40萬元,此外理想L7(31.98-37.98萬元)和L8(33.98-39.98萬元)的售價還有部分重合。
對於消費者來說,在同等配置和需求下,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更便宜的產品,由此形成內耗。
隨着理想這三款產品全部上市銷售後,對於內耗的擔憂正在成爲現實。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理想L9去年9月开始公布銷量,當月銷量爲10123輛,隨後三個月該車型銷量一直保持在9000-10000輛左右;理想L8去年上市後12月的銷量也很快增長到10000輛左右。
經過今年1月春節的影響後,到了2月售價更低的理想L8首次在銷量上超越了售價更高的L9,兩者的銷量分別爲8192輛(L8)和7299輛。當理想L7上市後,3月銷量中理想L8以6224輛超越理想L9的同時,售價更低的理想L7也超越前面兩者,以7702輛排在L系產品中銷量的首位。
這三個產品的競爭關系,在上月依然呈現着。理想L9不僅以6082輛排在三者銷量最後,同時其銷量也能看出相比於去年的月銷過萬輛,是逐月減少的。反之理想L7和L8的銷量是逐月增長的,其中L7增長最爲明顯,從3月的7702輛到上月的10486輛。
理想L7、L8和L9上市以來銷量走勢,數據來源於乘聯會,連线出行制圖在汽車銷售領域資深專家孫涵看來,理想L7在L系產品體系中售價最低,自然會更容易走量,與此同時不能避免從L9和L8中搶走一定的客戶。他同時認爲,隨着理想產品銷售大頭從售價更高的L9向售價更低的L8、L7轉移,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毛利率的表現。
如果說L系產品的部分內耗是理想眼前的隱憂,那么對於它來說,還有未來需要面對的挑战。
3、更多的挑战,理想需要面對
理想汽車,對於純電動領域的野心正逐漸顯露。
早在2021年,理想汽車就有了推出純電車型的計劃,按照他們的規劃,將基於Whale和Shark兩個高壓純電平台,自2023年起每年至少推出兩款高壓純電動車型。
到了今年,有關純電計劃更多的信息被曝光出來。先是在今年3月底,網絡上曝出了一張疑似理想首款春電車型的預告圖,對此李想很快做出否認,同時表示“一個鯨魚(航母)和五個鯊魚(艦船),組成理想汽車高壓純電的艦隊作战群。”
由此信息業內猜測,理想未來在純電路线上的產品布局,很大概率就會是六車組成的。
而到了今年上海車展上,更多信息被揭露出來。首先理想官方宣布,在2025年之前會推出5款高壓純電車型,其中就包括此前被曝光的純電MPV車型。
圖源理想汽車上海車展發布會畫面截圖理想對於純電領域雖然看似來勢洶洶,但其想要實現很好地從增程式轉向純電動路线,存在一些挑战。
在業內看來,理想做純電產品,首當其衝就會遭遇離开“奶爸車”定位舒適圈的挑战。自理想在成立之初選擇增程模式後,經過多年的發展,不僅讓增程模式融進了理想品牌定位中,同時也讓搭載這一動力模式的理想ONE成爲了爆款產品,並收獲了一衆被業內戲稱爲“奶爸”的忠實用戶。
連线出行此前曾向一些理想車主詢問如何看待“奶爸車”這一定位。
“對於‘奶爸’來說,一般擁有三口之家或者三世同堂,那么买車是就需要考慮全家人出門的需求,首先是要大、且乘坐舒適;其次不要有續航焦慮;第三要滿足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員在車內的各種需求,比如玩遊戲、睡覺和做作業等等。能滿足這些需求的,理想的產品是一種選擇。”理想車主張義對連线出行表示。
但對於理想做純電產品來說,車內空間大、乘坐舒適和滿足車內乘客需求等方面可以滿足,但續航就會成爲一個阻礙因素。一位小鵬車主對連线出行表示,今年“五一”期間他從杭州回山東濟寧老家,路上开一會就會擔心電不夠和沒地方充電,以至於假期自駕體驗並不好。
這個困境,對於較早就布局純電的小鵬都會遇到,對於理想同樣適用。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續航焦慮,理想此前樹立的“奶爸車”定位就無法立住,更不要說讓“奶爸”們爲自己的純電產品买單。
對此挑战,理想或許有了解決辦法。本次上海車展,理想發布了搭載寧德時代4C麒麟電池的全棧自研高壓電驅和超充站等相關配套技術和設施。在純電新車型之前發布這些,業內猜測會走超充站+快充先行布局的路徑,以便更快覆蓋充電網絡。
理想官宣搭載寧德時代麒麟電池,圖源理想汽車上海車展發布會畫面截圖但業內對此行動也有懷疑,因爲就特斯拉、小鵬來看,很早就已對此布局,目前還未能完全滿足車主對於補能的需求。對於後發的理想來說,要實現覆蓋補能網絡,不僅需要時間,同時效果也是一個未知數。
此外,理想的純電產品在未來勢必也會遭遇蔚來、小鵬、極氪和嵐圖等先發玩家的挑战。
比如已被曝光的理想首款純電產品是一款MPV車型,而在純電MPV賽道上,已聚集了嵐圖夢想家、極氪009、騰勢D9等產品,理想的MPV能否脫穎而出是一個問題。
其次,理想純電產品上使用的寧德時代麒麟電池,也會被極氪009、極氪001及AITO問界系列等新車型搭載,極狐阿爾S和小鵬G9高配版等在售產品也已使用了4C快充技術,這意味着理想在快充和電池方面的優勢並不明顯。
除了純電路线上的挑战之外,理想未來還需要做好自身的平衡。
李想此前針對補能網絡建設算過一筆账,到2025年建設3000個超充站大概需要投入100億元,按照今年理想規劃建設300座超充站的目標來計算,則需要投入10億元左右。
理想汽車超充樁,圖源理想汽車上海車展發布會畫面截圖這部分資金投入裏還不包括純電車型研發,按照2025年前推出5款純電產品來平攤,今年理想就需要推出一到兩款產品,未來三個季度研發投入可想是較大的;而理想也宣布要在今年第二季度落地城市NOA的用戶內測,並設下年底在100個城市實現城市NOA落地的目標,智駕方面同樣也需要較多資金投入。
據財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理想現金儲備有650億元,較爲充盈。但基於以上這些必須花錢的投入後,理想還能否保持目前這樣良好的業績和持續盈利,業內對此保持懷疑。
對於2023年,李想已立下了一些目標:單月交付3萬輛;實現120%的營收增長;拿下國內30-50萬元豪華SUV市場20%的市場份額。就第一季度的表現來看,雖然實現了較好的銷量和業績,但需要面臨的挑战也肉眼可見。
2023年,已被理想內部公認爲自身向千億目標衝刺的“關鍵之年”,因此今年李想和理想並不輕松,畢竟新能源汽車行業已進入下半場,走錯一步,都可能會在競爭中處於劣勢。
(本文頭圖來源於理想汽車官微,文中孫浩、張義爲化名。)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摳門換來“最好季度”,但理想還不能松口氣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