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1年既是資本新寵元宇宙爆發元年,也是資本舊愛AI產業的上市元年。國內“AI第一股”之爭隨着商湯科技在港股成功上市終於一錘定音,同爲“AI四小龍”的其他三家也沒闲着,雲從科技、曠視科技相繼在科創版過會,依圖科技則放棄上市,撤回了上市申請。
而這一年對於曠視科技更是顯得與衆不同,2021年2月,曠視司機以出售“商業機密”爲要挾向CEO印奇索要300萬元巨款未果,被判處敲詐勒索罪獲刑四年。同年,曠視科技正式提交科創板IPO申請,擬募集資金60.18億元。但監管並未對曠視科技輕易放行,雖然其成功過會,卻遭遇注冊階段罕見的二輪問詢,其與大股東螞蟻集團合作的數據合規性以及2018年營業收入的巨幅調整均被證監會反復追問,上市前景顯得撲朔迷離。
作爲資本市場老將,截至2021年底,曠視科技已經歷經7輪融資,總計獲得超80億人民幣資金。但巨額輸血並無法填滿曠視科技的巨額虧損,截至2021年6月末,曠視科技累計未彌補虧損爲165.96億元。資本不斷輸血,而曠視科技的造血能力明顯跟不上輸血速度,營收增速不斷放緩,謀求 IPO成爲曠視進一步融資的唯一出路。早在2019年8月,曠視科技就提交了港股上市申請,然而在2019年10月,曠視科技被美國商務部列入了“實體清單”,港股聆訊中,曠視科技不斷被監管機構要求回答有關問題,這讓IPO初始申請最終在提交 6個月後進入“失效”狀態。
2021年9月30日,折戟港股的曠視科技轉向A股,提交了科創板注冊申請,隨後於10月28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意見落實函,該文件要求曠視進一步說明關於同行業、研發、小貸類客戶、員工持股及高管等共計八大問題。12月27日,曠視科技發布回復文件,然而長達100頁的回復並未讓監管滿意,僅過去兩天,12月29日,證監會再度發出問詢,矛頭直指曠視2018年高達5.73億元的巨幅營收變動、公允價值的合理性及數據合規性問題,截至發稿前,曠視科技仍未回應。
資本市場遇冷的同時,曠視科技還被媒體曝出員工管理存在巨大漏洞。據自媒體《金證研》爆料,曠視科技子公司曾與已離職產品項目總監“對簿公堂”,勞動糾紛涉及該昔日員工違反了競業限制義務,並或“帶走”了逾10名員工。此外,曠視科技的子公司,曾出現了與其他企業“撞號”的異象,而該企業昔日股東、昔日董監高,分別與曠視科技另一子公司股東、曠視科技高管“重名”。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被上交所“審問”的當月,曠視科技再入美國“投資黑名單”。2019年的“實體清單”事件讓曠視告別港股,而此次再入投資黑名單,無疑給其A股IPO進程再罩上一層迷霧。(來源|大華觀察)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曠視科技能否挺過多事之秋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