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不到2個月時間,阿裏的組織變革就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3月28日,阿裏巴巴宣布啓動“1+6+N” 組織變革,成立6個業務集團以及多家獨立的業務公司,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1]。
當時間來到5月18日,這一切就變成了現實。阿裏最新財報披露,雲智能集團將從阿裏巴巴集團完全分拆獨立上市;菜鳥集團以及盒馬啓動上市,並給出計劃完成時間表;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也將探索啓動對外融資。
六大業務集團分別成立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阿裏集團董事會新設資本管理委員會、合規與風險委員會,全面轉向控股公司的治理模式。
此前,阿裏實行八年的“大中台”战略已經漸漸隱退。根據《晚點LatePost》報道,在財報披露前,阿裏就已經對中台業務進行了一輪調整:其中“數據中台” 獨立,由阿裏原CTO吳澤明任CEO;“業務中台”則與淘寶團隊進行了合並。
一系列動作釋放一個信號:阿裏刀刃向內,正在進行一場徹底的自我革命。
那么,這場自我革命到底意味着什么?
緣起:敏捷組織
2015年前後,移動互聯網的土壤還未板結,隱藏在O2O、出行、生鮮等战役背後的,是尚存的增量空間。中國電商市場已經初見天花板,但低價類目、直播電商等一系列新玩法,正在隱隱成爲下一個風口。
一心在電商內外都謀求增長的阿裏,此時卻略顯疲態。
2015年的淘寶天貓,早已成爲中國最大的電商平台。然而近3萬億的GMV、超過4億的用戶規模,也造就了阿裏包括交易、支付、售後等數十個龐雜的業務系統,阿裏對新需求的響應速度不可避免地放慢了。
客觀上,如果每個新產品都需要按照“後端+前端”的常規思路重新打造,就要配置相應的研發和運營人員,造成煙囪林立的困境,阿裏也將被巨大的成本拖垮。
因此,如何讓龐大的公司依然保持業務單元的靈活,同時多快好省地解決問題,就成爲了縈繞在阿裏決策者心頭的難題。
2015年後,阿裏开始建立包括搜索事業部、共享業務平台、數據技術及產品部在內的中台事業群,以通用的業務模塊快速響應前台的需求。在阿裏構建的這套體系裏,如果把後台比作菜市場、前台是嗷嗷待哺的顧客,那么中台就負責把顧客最常點的幾個菜事先切好、配置調料,等顧客下單就能快速生產。
對引入中台模式打破低效困局,阿裏寄予了厚望。淘寶直播電商的孕育,是中台战略能量的一次集中體現。靠着技術中台的“千人千面”算法,淘寶直播電商迅速入場,在短視頻生態之外开闢了新战場。作爲對比,京東直到2017年才上线直播,比淘寶直播整整晚了13個月。而到2020年,淘寶直播已經誕生了近1000個億元直播間[2]。
中台战略避免了“重復造輪子”,體現最直接的,莫過於阿裏出海業務對已有能力的快速復用。2017年,阿裏收購東南亞電商平台Lazada,僅僅花了6個月,阿裏技術團隊就完成了對Lazada的改造[3]。這是因爲其中IDC、中間件、監控運維以及業務等系統,都使用阿裏巴巴中台技術事業群的解決方案,得以迅速將淘寶C2C模式、天貓品牌直營模式引入Lazada,並形成全新的競爭战略。
阿裏引領的中台战略此後迅速風靡,成爲中國互聯網界的新浪潮。
字節從成立的第二年起,就陸續搭建了增長、算法、工程等平台,2020到2022年,字節共推出近20款產品,一度被稱爲“APP超級工廠”。華爲則搞出了一套“鐵三角”理念,前台組織“作战小組”,後台建設十幾個平台,讓一线團隊能夠快速“呼喚炮火”。
百度大刀闊斧地調整組織架構,宣稱要打造AI時代最領先的技術平台。京東當時的CEO徐雷將中台提升到“永不停歇的超級引擎”的高度,並親自帶隊。雖然各家的稱謂天馬行空、口號也不盡相同,但是本質上都是中台賦能前台業務的相同策略。
回顧這場中台浪潮,阿裏是引領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依靠中台賦能,阿裏2013年發起的菜鳥物流,2014年收購的UC,2015年孵化的盒馬,乃至此後收購的Lazada、餓了么,最終都成功扎穩了業務的腳跟。
那幾年,行業新模式層出不窮,競爭瞬息萬變,阿裏一路高奏凱歌,與大中台支撐小前台高效協作的模式密不可分。阿裏有了試錯的底氣,以及以快制勝的能力。
然而,阿裏面臨的時代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突變:自我革命
近年來,翻开各大互聯網上市公司的財報,都能看到一個相似的規律:大部分公司收入總數依舊可觀,但難掩增速環比持續下降、甚至探底的事實。
就拿互聯網廣告行業爲例,廣告與電商、遊戲一起,是互聯網持續變現的三大支柱之一,然而,根據天風證券研究所的測算,全球廣告市場增速在2021年達到巔峰後,將迎來斷崖式下跌。
這背後是市場環境的悄然變化:用戶滲透率逐漸到頂,大幹快上的拼規模時代落幕了。
在跑馬圈地的高增長時代,靠着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光喫滲透率都能做成大生意。人盡皆知的市場紅利擺在那裏,靠的是夠快、敢打。但當市場的大局從增量轉爲存量,競爭的關鍵因素成了拼質量、拼效率,過去的生產關系就逐漸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
中台战略在行業內備受推崇,阿裏卻已經开始了反思。過猶不及,一旦中台太厚,前台可能就跑不快。2020年以後,阿裏开始嘗試把中台做薄,促進業務的敏捷。推動經營責任制,四大板塊分立,讓多家業務公司成爲獨立經營的環路公司,這些前期改革都爲“1+6+N”組織變革打下了基礎。
爲什么“大中台”不再敏捷?
行業環境變了,阿裏自身也變了。2015年推行“大中台、小前台”時,阿裏一年的營收120多億美元,員工數量不到4萬人。如今的阿裏一年營收超1200億美元,員工數量超過23萬名。
在新業務不斷湧現並快速發展之時,阿裏確實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台支撐前台新業務的發展。但當各個新業務逐漸走向成熟,龐大、復雜的業務需求反而會讓中台不堪重負、疲於奔命,也會拉長決策鏈條,最終導致公司效率下滑。
阿裏的業務邊界與八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它如今的商業版圖已經從线上延展到线下,探索出盒馬等新零售業態,並進入了文娛、健康等新賽道。這些業務形態不一、邏輯迥異,需要更加獨立的組織形態才能靈活面對市場競爭。
當年,“大中台、小前台”通過加強集團層面的協同,讓阿裏在“大幹快上”中實現了迅速增長;今時今日,“大幹快上”的行業周期已經結束,行業增量要靠精耕細作挖掘,對一家23萬人的大公司而言,行業化的垂直創新、具體到人的精准激勵成了當務之急。
組織變革後,那些成熟的業務集團擁有了更大的自主權與激勵能力。雲智能、菜鳥、盒馬迎來了上市倒計時,不僅爲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心針,員工的價值創造和收入回報之間也有了更公允的因果關系。
從高歌猛進、做大做強轉向高質量增長,拼效率、拼創新,這樣的翻篇絕不只是阿裏的故事。
未來:阿裏依然年輕
2015年8月,擁有龐大業務生態的Google宣布組織變革:創立控股集團Alphabet。從此,Google成爲Alphabet最大的子公司,與核心主業相關度不大的創新業務則獨立出來。
原Google CEO拉裏佩奇擔任母公司Alphabet的CEO,各子公司設立獨立的CEO。Alphabet旗下各個子公司獨立運作,核心子公司谷歌的CEO也無權對Alphabet的資源進行調配。
這一波史無前例的變革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人質疑分拆會削弱Google的战鬥力。然而宣布重組後一年內,Alphabet股價同比增長超17%。站在八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Google的主業歷經市場激蕩依舊穩健,創新業務也得到了獨立發展。
實際上,大型科技公司的管理和組織調整並不鮮見。在PC時代呼風喚雨的微軟,也曾通過改革會議制度、推出黑客馬拉松等,重新激發自身的創新活力。
但與谷歌成立母公司的結構調整,亦或是微軟更偏向組織文化變革的動作相比,阿裏此番“1+6+N”組織變革以及各業務獨立上市的探索,步伐邁得更大、也更爲決絕。
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釋放了組織的活力。這些獨立業務走向台前,可以更靈活地面向市場競爭。
具體到每一個員工,則明確了“爲誰而战”的問題。過去所有業務統一放在阿裏這個上市主體內,如今各個獨立的業務集團、業務公司都有獨立上市的可能性,帶來了激勵資源的增量和激勵手段的靈活,更容易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發員工的幹勁和創造性。
過去二十多年,阿裏一直是互聯網行業战略思考和管理創新的典範,從“建中台”到“拆中台”,從一個阿裏走向多個阿裏,阿裏踐行了自己的理念:永遠不變的是變化。
每一次組織調整,本質上都是在劇烈變化的外部環境和自身的發展中,探索新的生產關系與創新之道。在過去幾年的激烈競爭、新秀頻出中,也不乏“阿裏老化”的聲音,但阿裏還是那個阿裏,不安於現狀,決斷力強,主動求變常爲新。它正在通過一場徹底的自我革命證明:阿裏依然年輕。
尾聲
刀刃向內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在發展早期就寫入了阿裏的基因。
無論是2011年將淘寶一分爲三,促成天貓的崛起;亦或是2015年推動“大中台、小前台”战略,此後推行經營責任制,阿裏始終敢於通過自我革命,尋求公司發展中的熵減,並最終迸發出新的生產力。
而當下,電商的战爭仍未平息,下沉、出海等一系列新老課題正在交織上演;AI大模型浪潮翻湧,機遇與競爭並存;多路玩家殺入本地生活市場,鹿死誰手尚不得而知……這些都在督促阿裏提交一份新答卷。
阿裏接過考卷,再一次站到了改革的潮頭。
$阿裏巴巴-SW(HK|09988)$$阿裏巴巴(NYSE|BABA)$#阿裏淨利增近40%!確認三大業務分拆上市#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阿裏再次站上自我改革潮頭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