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簡科技(SZ300777)$
近年來,日美第三代碳纖維研究不斷獲得突破。繼2014年日本東麗公司研制成功T1100G新型碳纖維,2015年7月,在DARPA資助下,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創新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紡絲技術,將碳纖維模量提高到了一個新的裏程碑,超過了目前在軍機中廣泛採用的赫氏IM7碳纖維,標志着美國繼日本之後,成爲世界上第二個掌握第三代碳纖維技術的國家。日美先後突破第三代碳纖維技術,將爲兩國大幅度提升航空武器裝備性能提供了巨大的技術空間。
一、碳纖維是航空航天關鍵原材料,商業化產品已經發展到第二代
碳纖維復合材料輕質、高強、高模,可比傳統鋁合金結構減重30%,對武器裝備性能提升貢獻巨大,被廣泛用於制造航空器機體及發動機、導彈外殼等。美國F-22、F-35战鬥機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用量比例分別達到24%、36%,以A350、B787爲代表的新型大型民機的用量比例更是達到了50%以上。碳纖維復合材料的運用已成爲衡量武器裝備先進性的標志之一。碳纖維是構成復合材料的關鍵原材料,承擔着復合材料約90%的載荷,其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是實現復合材料結構性能目標的關鍵。
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增強體——碳纖維絲
日美壟斷着高端碳纖維市場。高端碳纖維絕大部分是小絲束的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目前全球最主要的6家小絲束碳纖維供應商的佔比情況是:日本東麗公司35%~40%、東邦公司23%、三菱麗陽公司14%;美國赫氏公司12%、氰特工業公司8%;台灣塑料工業和英國SGL公司3%~5%。日本3家企業的碳纖維約佔全球70%~80%的市場份額,其中東麗公司產能最大,產品性能最好,是全球最大的碳纖維供應商,代表了日本最高的技術水平和研發實力。美國的2家企業市場佔有率約爲20%,其中赫氏公司擁有40多年爲美國軍機开發應用碳纖維的經驗,能夠自主生產供應碳纖維,是美國中模量碳纖維技術的領導者;氰特工業公司以碳纖維的後續產品預浸料爲主,碳纖維產品性能和研發能力低於赫氏。台灣塑料工業公司及SGL的產品性能略低於日本和美國的水平。
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增強體——碳纖維織物
日本和美國在廣泛應用的第二代碳纖維產品上性能相當。碳纖維以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爲主要指標,目前商業化產品已經發展到第二代。第一代以上世紀六十年代東麗公司的T300和赫氏公司的AS4低強低模碳纖維爲代表,T300主要用於B737等型號的次承力構件,AS4應用在早期F-14战鬥機的平尾等。第二代以上世紀八十年代東麗公司的T800和赫氏公司IM7的高強中模碳纖維系列爲代表,同代產品還有東麗的T700、T1000,赫氏的IM8、IM9等。T800強度比T300強度提高了68%,模量提高了28%,大量用於A350、B787的機翼機身主承力結構。IM7比AS4強度提高了37%,模量提高了21%,大量用於美國的“三叉戟”Ⅱ潛射導彈及F-22、F-35战鬥機等。
表1 主要碳纖維產品性能
碳纖維產品
拉伸強度(單位:吉帕)
彈性模量(單位:吉帕)
第一代
低強低模
日本T300
3.5
230
美國AS4
4.1
228
第二代
高強中模
日本T800
5.9
294
美國IM7
5.6
276
第三代
高強中模
日本T1100G
6.6
324
美國在研型號
5.5~5.8
354~375
二、第二代碳纖維模量偏低,限制了航空武器裝備性能提升
第二代碳纖維難以滿足新一代航空武器裝備的性能要求。現階段,航空航天等領域最廣泛應用的是第二代高強中模碳纖維,由於模量偏低,且碳纖維材料脆性大,易導致復合材料結構部件的疲勞損傷,甚至發生災難性破壞,限制了航空武器裝備性能的提升。隨着美國啓動第六代战鬥機、新一代遠程轟炸機、第一代無人艦載作战飛機的研制,航空武器裝備對巡航速度、航程、機動性、隱身性能、防護能力和維修性等指標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需要拉伸強度、斷裂韌性、衝擊性能等綜合性能更高的碳纖維。盡快提高碳纖維模量的战略意義日益突出、需求日益迫切。要獲得綜合性能高的碳纖維,就必須在強度和模量這兩個基本屬性上取得突破。
波音787寬體客機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用量佔比達到了50%
第三代碳纖維的主要技術特徵是同時實現高拉伸強度和高彈性模量。同時實現高的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是碳纖維研制的技術難點。原絲制備和碳化是碳纖維制備的兩個關鍵工藝:高質量的PAN原絲是實現碳纖維高性能和批量生產的關鍵;碳化過程的控制與碳纖維的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直接相關。多年的碳纖維研制經歷表明:大幅度地提高碳纖維彈性模量時,拉伸強度會明顯降低;而當保持碳纖維的高拉伸強度時,又很難大幅度提高纖維的彈性模量。究其原因,碳纖維是由大量石墨微晶組成的各向異性材料。高強碳纖維通常要求微晶尺寸較小,而高模碳纖維通常要求微晶尺寸較大,如何克服這一矛盾是碳纖維研制中的最大難題。
三、日美從兩條不同的途徑突破了碳纖維技術瓶頸
日本東麗公司通過突破碳化工藝,使碳纖維強度和模量同時提升10%以上,率先突破了第三代碳纖維技術。東麗公司認爲,碳纖維同時獲得高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的關鍵在於碳化過程中的熱處理技術及高溫設備。在熱處理技術方面,溫度、牽伸、催化、磁場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纖維碳化後的性能。2014年3月,東麗宣布研制成功的T1100G碳纖維,標志着日本的碳纖維商業化產品即將跨入高強高模的第三代。東麗利用傳統的PAN溶液紡絲技術,精細控制碳化過程,採用先進的納米技術,在納米尺度上改善碳纖維的微結構,對碳化後纖維中石墨微晶取向、微晶尺寸、缺陷等進行控制,從而使強度和模量都得到大幅提升。T1100G的拉伸強度6.6吉帕,比T800提高12%;模量324吉帕,提高10%,正進入產業化階段。
與T800S相比,東麗公司的第三代T1100G的拉伸強度和拉升模量都有顯著提高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小組通過突破原絲制備工藝,在保持碳纖維高強度同時,模量提升28%以上。赫氏公司的碳纖維產品三十年來一直停留在中模水平,性能難以突破。美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在2006年啓動先進結構纖維項目,目的是召集全國優勢科研力量,开發以碳纖維爲主的下一代結構纖維。佐治亞理工學院作爲參研機構之一,組建了專門的碳纖維生產线,從原絲制備工藝入手,提高碳纖維模量。2015年7月,該研究小組利用創新的PAN基碳纖維凝膠紡絲技術,將碳纖維拉伸強度提升至5.5~5.8吉帕,拉伸模量達354~375吉帕。雖然拉伸強度和IM7相當,但模量實現28%~36%的大幅提升。這是目前報道的碳纖維高強度和最高模量組合,機理是凝膠把聚合物鏈聯結在一起,產生強勁的鏈內力和微晶取向的定向性,保證在高模所需的較大微晶尺寸情況下,仍具備高強度。證明美國具備了第三代碳纖維產品的自主研發實力。
日美兩條不同的技術途徑都能獲得高強高模碳纖維。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東麗的第三代碳纖維產品強度更高,更適用於抗拉強度設計值高的結構件;美國的產品模量更高,更適用抗彎、抗衝擊、抗疲勞強度設計值高的部件。日美相關企業和機構都明確表示第三代碳纖維的應用目標是航空航天高端市場,替代目前的T800和IM7第二代碳纖維產品,提高軍機結構部件強度、剛度等綜合性能,減薄結構厚度、減輕重量,提高飛行速度、大幅提升機動性能。東麗是傳統PAN溶液紡絲技術的先驅,原絲技術高度成熟,產業化能力強,從一、二代產品來看,其第三代產品有望在未來5~10年實現工業化生產並全面投放市場。美國放棄傳統溶液原絲制備工藝,採用凝膠紡絲技術,有更大余地對工藝優化,碳纖維性能也有更大提升空間。美國計劃於2030年前後面世的第六代战鬥機、新一代遠程轟炸機、第一代無人艦載作战飛機極有可能通過應用第三代碳纖維技術而大幅提高作战性能。
四、結束語
日美壟斷了高性能碳纖維的技術和市場,並且對我國採取嚴密的產品禁運和技術封鎖,嚴重阻礙了以我國爲代表的新興國家挑战西方發達國家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領先及主導地位。從日美積極研發第三代碳纖維,我們可以得出:一是美國在日本碳纖維對其充足供應的情況下,從第一代碳纖維开始一直堅持走國內自主研發、自主保障的道路,充分展現了碳纖維對國防安全的战略意義。我國第二代碳纖維技術尚未全面突破,如不及時跟進第三代碳纖維的技術开發,會造成與國外下一代航空武器裝備性能差距的加大。因此,我國應在部署第二代碳纖維產業鏈的同時,前瞻性地布局第三代高性能碳纖維研發。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近年來,日美第三代碳纖維研究不斷獲得突破。繼2014年日本東麗公司研制成功T11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