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低碳環保理念愈發深入人心,多個產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能源行業,風電和光伏佔比持續攀升;汽車行業,新能源汽車加速替代燃油車市場。而在飲食行業,植物基食品和植物基飲品也頗受市場關注。
但與光伏和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不同,植物基的發展障礙重重。植物肉行業龍頭Beyond Meat業績增速放緩,虧損卻持續擴大。與此同時,有關於Beyond Meat的爭議和質疑持續不斷。此前,有消費者質疑Beyond Meat蛋白質標量造假,實際蛋白質含量遠低於標注含量。
近日,Beyond Meat更是遭遇了投資者們的集體起訴,投資者聲稱Beyond Meat在自身制造能力和增長前景方面誤導了消費者,人爲擡高股價,對投資者構成欺詐或者欺騙。
可以說,Beyond Meat遭遇了極大的發展困境。而在這背後,全球植物肉行業普遍存在着消費端難突破、造血能力差等難題,植物肉行業的泡沫似乎要破滅了。
本文對植物肉行業有着以下幾點看法:
1,2019年5月,Beyond Meat的上市,讓資本市場看到了植物基食品的發展前景。但是,隨着業績拓展不利,營收增速放緩,虧損持續擴大,Beyond Meat成爲了資本的棄兒,市值從巔峰時期的約150億美元降至當前的約7億美元。即便今年一季度虧損幅度收窄,但仍沒有獲得機構認可。
2,Beyond Meat錯誤的定位,注定其發展不會順利。目前來看,Beyond Meat定位於大衆肉食替代方案,與麥當勞、肯德基等餐飲渠道合作,這意味着其很難將成本壓力轉移至消費者身上。而豌豆產量較小且極不穩定,導致Beyond Meat成本和毛利率波動極大,原材料價格對業績造成較大影響。
3,實際上,Beyond Meat最核心的問題在於,目前的植物肉並不好喫。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口感始終是購买食品的第一原因。相對而言,植物基飲品如Oatly業績更穩健,也更受到資本認可,正是因爲其推出獨特風味的燕麥奶產品。也正因此,Beyond Meat最爲有效的破局之道還是推出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植物基產品。
/ 01 / 植物肉巨頭神話不再
2019年5月,植物肉行業龍頭Beyond Meat正式登陸美股市場,每股發行價25美元。在短短3個月時間內,Beyond Meat股價一路上漲,最高達到239.71美元。與發行價相比,3個月漲幅接近9倍。
Beyond Meat的高光表現,引起了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後來,隨着新冠疫情的爆發,全球資本市場流動性泛濫,“植物肉”憑借健康屬性和低碳概念再次成爲資本追捧的風口,Beyond Meat股價重回巔峰,市值接近150億美元。
但是,在受到資本市場熱切關注的這兩年間,Beyond Meat的業務开展並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0-2022年,Beyond Meat營收規模增速出現放緩,甚至下滑,而虧損幅度則持續擴大。2020-2022年間,Beyond Meat營收規模分別爲4.07億元、4.65億元和4.19億元,已經出現了下滑的情況;而歸母淨虧損分別爲5275.20萬美元、1.82億美元和3.66億美元,虧損額不斷增加,且增速均超過一倍。
在這樣慘淡的業績表現下,Beyond Meat股價從2021下半年开始持續下滑,近期股價最大下探至9.815美元,較最高點的239.71美元累計下跌了95.91%。截止於5月21日,Beyond Meat市值僅爲6.88億美元。
在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淨收入爲9223.60萬美元,較2022年同期減少了15.73%,但略好於市場預期。同時,虧損有所改善,一季度淨虧損5903.7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
可以看到,Beyond Meat今年一季度業績略有好轉,但這個表現並沒有受到資本市場認可。巴克萊分析師Benjamin Theurer表示,最新的財報顯示Beyond Meat“朝着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該行認爲Beyond Meat的業績有所改善,銷售額高於預期,而虧損與數字相當吻合,但公司存在持續的現金消耗和增量資本需求的風險,因此巴克萊重申Beyond Meat“減持”評級。
可以看到,曾經作爲資本寵兒的Beyond Meat在資本市場上已經失寵,投資者不再相信植物肉這個燒錢生意的可持續性,植物肉巨頭神話不再。
/ 02 / Beyond Meat的路,走偏了
從定位上來看,Beyond Meat從一开始就面臨着重重挑战。
目前來看,人造肉基本可分爲兩個分支,一是以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爲代表的職植物蛋白路线,一是細胞培養肉,但後者目前仍處於實驗室階段。從商業化上,Beyond Meat們領先一步,率先實現量產上市。
但是,Beyond Meat的商業化之路很難走通。從食物與社會發展角度來看,“素食主義”可以被具備更高消費能力、更容易接受新理念的消費者群體認可,正如此前的有機概念一樣。也即是說,Beyond Meat的目標客戶應是富人和中產群體,然後利用口碑和品牌向下輻射。
而實際的情況是,Beyond Meat雖然定價比肉類產品高,但定位卻瞄准了普通消費者。上市以來,Beyond Meat最大的動作是與肯德基、麥當勞及星巴克等連鎖餐飲品牌合作推出植物基三明治、炸雞塊等產品,而這些連鎖品牌均是大衆定位的餐飲企業。
這些合作在短期內打开了植物肉的知名度,但長期卻閹割了Beyond Meat的盈利可能性。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等品牌採用的是豌豆蛋白,但是豌豆的產量規模遠遠不如大豆大且穩定,因此價格波動極大。
2021年,豌豆主要生產國加拿大遭遇極端幹旱天氣,導致豌豆減產,豌豆價格持續上漲。數據來看,2020年青島港白豌豆價格約爲每噸2300元,到2022上半年豌豆每噸價格約爲4300元,漲幅接近一倍。
豌豆價格上漲對豌豆蛋白加工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壓力。2021和2022年,雙塔食品豌豆幹澱粉毛利率分別爲-10.62%和-48.35%。同樣的壓力也表現在Beyond Meat身上,2019年和2020年,Beyond Meat毛利率基本在30%以上,但2021年和2022年毛利率分別爲25.24%和-5.67%,下滑嚴重。
可以說,Beyond Meat的大衆肉食替代路线從一开始就注定走不通。原材料的產量約束決定了其成本的高企和不穩定,並可能面臨着負向規模效應,即銷量越高,成本越高。同時,大衆定位也注定Beyond Meat難以將成本壓力轉移至消費者身上,只能自身承擔原材料漲價壓力。
現在,Beyond Meat已經面臨普遍質疑。那么,植物肉故事還能講下去嗎?
/ 03 / 植物肉走向何方?
目前來看,Beyond Meat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並沒有取得預期內的效果。其與肯德基、麥當勞及星巴克這樣的餐飲渠道合作,並沒有在消費者群體中形成好的口碑和復購率;與山姆、盒馬、羅森等商超及便利店的线下合作,當前僅山姆渠道正常運營。
對於消費者來說,Beyond Meat等植物肉最大的問題不是價格,而是口味。與肉類相比,當前的植物肉就是難喫。
這一點可以對比來看。同爲素食主義的另一風潮——植物奶,近年來表現相對穩定。2022年,燕麥奶巨頭Oatly全年虧損3.93億美元,較2021年2.12億美元的虧損額有所擴大。但是,Oatly全年實現營收7.22億美元,同比增長12.3%,也獲得了一輪4.24億美元的融資。今年第一季度,Oatly營收同比增長17.7%,表現穩中有升。
Oatly與Beyond Meat的迥異處境,主要是消費端認可度不同。Oatly雖然定價也遠高於同類型牛奶,但其與星巴克合作的燕麥奶產品風味獨特,在消費端也引發過一輪消費熱潮。在2022年第四季度,Oatly在亞洲約69%的收入來自於餐飲服務渠道。
雖然消費者對於牛奶和肉類“素食化”的態度不盡一致,但可以確定的是,Beyond Meat必須找到合適的配方和恰當的場景來最大化展現出植物肉的獨特風味,以此吸引消費者买單。
在國內,已經有部分植物肉創業公司开始將重心從肉類替代轉向蛋白類零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打破成本和風味瓶頸的手段之一,畢竟零食類產品口感可以更豐富,定價能力也更強。但是,以植物肉打造蛋白類零食,也需要面臨豆幹、素肉、魚類產品等同等類型零食產品的激烈競爭。
這個角度來看,Beyond Meat可以選擇的發展反向並不少。這種情況下,Beyond Meat最需要做的是,強化自身的產品研發能力,推出更符合當下消費者需求乃至引領下一代消費風潮的產品。
從時代發展來看,更健康更環保的生活方式將會是長期的主流發展需求。目前來看,植物肉發展時間尚短,仍有着較爲光明的發展前景。Beyond Meat的表現,的確澆滅了植物肉發展的虛火,但也讓行業變得更爲實際,更加注重消費需求。植物肉能否成爲人們的肉類替代方案之一,仍有待企業們進一步探索。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植物肉行業的泡沫被戳破了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