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AI的“iPhone時刻”!百融雲創生長力解析
1年前

深度 獨立 穿透

ChatGPT橫空出世,人工智能迎來了“iPhone時刻”。


以傳統金融業爲例,天然的防風險屬性、重服務特性,讓其成爲AI融合的絕佳賽道。統計數據顯示,近十年該領域AI應用日益廣泛,其中IT部門佔比超過60%。


新舊動能交替,頭部企業總能率先喫到紅利。2023年5月25日,百融雲-W發布2023年第一季未經審核營運摘要:在2022年度營收增速27%的基礎上,一季度營收5.66億元,同比增幅25%。


1

AI產業紅利澎湃 雙盤高增成常態


高速穩健、喜迎开門紅,關鍵推手是行業及自身的厚積薄發。


據華經研究院統計,到2024年,金融AI核心市場規模將達516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25%,帶動相關產業規模1211億元。


2022年底,財政部出台《企業數據資源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從會計准則層面上認可了企業數據資產。隨後,國務院頒布“數據要素二十條”,更明確推動數據要素的市場化發展。


市場政策雙風口加持下,“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已是金融業發展大趨勢。龐大的待掘“富礦”,爲百融雲創提供了廣闊成長空間。


具體到一季報,百融雲創三大業務板塊協同發力,互爲犄角,共同擔當起增長引擎。


第一主業智能分析與運營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1%至2.81億元,佔總營收比49.65%。


據悉,“智能分析與運營”板塊是以AI、雲計算等核心技術爲基礎,協助金融機構構建智能分析體系,是百融雲創的基礎業務。


受益於消費市場復蘇帶動,第二大業務精准營銷亦實現了超預期上漲,營收1.38億元,同比增幅48%。


該板塊通過創建用戶畫像、共同建模、开展定制化策略等方式,幫助傳統金融機構降本增效,解決營銷渠道單一、精細化發展不足、低效約束等痛點,堪稱百融雲創第二成長曲线。


拉長維度看,上述增勢已是一種常態。2021年、2022年智能分析與運營業務收入7.37億元、10.3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8%、41%。其中,2022年智能運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44%。精准營銷業務收入4.22億元、4.6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11%。


行業分析師於盛梅表示,百融雲創基本盤、成長盤均保持強勁增長,可見其抓住了AI產業的紅利風口,龍頭地位日益牢固。未來隨着賽道潛能加速釋放,企業增長底座也有望加厚,成長加速度不容小視。

2

2.0數智化探索 

自動化、智能化、海量化


衆所周知,金融機構具有信息安全要求高、數據處理量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較完善的特徵。這意味,在金融營銷、貸前篩查、貸中監控、貸後管理等多元場景上AI企業有廣闊作爲空間,但也意味着相關賦能的專業門檻很高。


聚焦百融雲創,之所以能跑贏同業、坐穩金融AI賦能領軍企業在於實力打底,提供了聯合建模、智能語音、存量運營等服務於一體的AI解決方案。


具體看,百融雲產品具有自動化、智能化、海量化三大特點。


如ORCA自動機器學習平台,可將模型部署時間縮短一半,同時推理性能平均提升300%以上;智能語音則能提供毫秒級語音交互,可多輪對話提供真人感體驗,支持每日千萬級別話務量;自建SaaS雲架構的穩定性達到99.996%,可承載每天上億次調用……


一個個“神器”如此能打,得益對場景痛點的深刻洞察,更包含對最新技術的應用思考。在百融雲創CEO張韶峰看來,當前面對金融行業數智化轉型的迫切需求,需打好多元化的AI技術組合拳,才能更好捕捉市場微妙變化,爲金融機構提供更精准的風險預警。


張韶峰認爲,AI在金融業的應用正在向2.0時代演進。“AIGC算法在金融數據建模和智能交互方面,展現了顯著優勢;在信用評分和欺詐檢測等方面,判別式AI技術更具實力。將兩種算法深度融合,可在追求高效率和高性能之間達到最佳平衡。”


從1.0到2.0,百融雲創既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借助強大的智數化分析力和深刻的行業洞察,其實現了一站式全鏈路賦能,成爲推動金融業數智化轉型的重要力量。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曾言:創新的焦點是市場不是產品。企業的創新必須永遠以市場爲焦點,以用戶爲中心,由此才能獲得長久生長力。



3

創新战略致勝 

讓Land and Expand照進現實


機會,總是留給有准備的人。


能夠扣准高質賦能用戶的脈搏,核心技術是堅實後盾。可以說,百融雲創的持續生長是創新復利的結果,是战略創新的勝利。


2014年成立之初,百融雲創就定下了“科技賦能”,將“專精特新”作爲服務宗旨。管理團隊和技術骨幹,均擁有國內外知名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多年行業經驗,創始人張韶峰更在人工智能分析領域深耕近20年。


早在2018年,百融雲創便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錨定AIGC技術爲公司的新一輪技術發展曲线。彼時,業內對於生成式AI的認知局還限於智能性和實用性,遠沒提升到產業變革高度,就連ChatGPT也尚在萌芽期。


根據公告,人工智能實驗室基於智能語音識別、NLP、AutoML、深度學習、隱私計算等技術以及Transformer、模型性能調優等底層算法的研發布局,將生成式AI賦能到智能客服、智能營銷、貸後管理等業務領域。


得益於這份战略前瞻、創新蓄力,百融雲創先發優勢突出。以Chatbot語音機器人爲例,其突破性借助Transformer注意力機制擬合人機交互方式,語義理解方面全面使用了ChatGPT同源的預訓練模型。經過持續性的技術突破,該機器人無論在音色、情感、語速還是對話層面,均可實現“真人級”互動體驗。客戶語音識別准確率達到99%以上。


截至目前,百融雲創智能語音機器人每日進行超億級規模的自動交互,領先業內。


截至2023年3月末,百融雲創累計獲得的國家專利及軟著數量已超200項,這些專利覆蓋了隱私計算、機器學習、聯邦學習、智能語音等多個前沿領域。


上述成績的取得,離不开長期战略投入。與所有科技基因濃厚的公司一樣,百融雲創對技術研發投入極爲重視,目前研發人員佔比約爲50%。2022年研發开支增至3.7億元,佔總營收近20%,較2021年增長47%。


種瓜得瓜,有投入就有回報。以“智能運營”業務线爲例,2022年營收同比增加144%,今年一季度繼續放量同比大增68%。


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力、創新產品,已然成爲賦能客戶高效轉型的堅實後盾,百融雲創也將“Land and Expand”战略照進現實。


4

握緊需求“羅盤” 得用戶者得天下


不難發現,從百融雲創身上,我們能看到一家上升期科技企業對技術的不懈追求,用戶爲中心的不懈進取。正是兩者合力,才讓其持續爆發出強勁其穩健的成長力。


正如華爲對硅谷“極致創新”理念的修正。作爲“國內最懂金融機構發展訴求的數字化升級合作夥伴”,百融雲創深知單一技術的長板不能決定企業未來,唯有“用戶爲中心”引導技術研發,才能規避“創新窘境”,保證企業發展競爭力,真正實現叫好又叫座的長期主義。


中泰證券曾分析指出,金融科技業格局將有變化,頭部公司領先地位將保持,第二梯隊佔比或有提升,尾部公司將加速淘汰。百融雲創先發優勢明顯,越是大型機構,BD周期越長,因此百融雲創採用“先落地,再擴張”(Land and Expand)模式,提供系統搭建支持和聯合建模,從而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


不算誇言。2022年百融雲創智能分析與運營板塊中的核心金融服務供應商客戶227家,同比增加34家,核心金融服務供應商客戶平均收入增長16%至369萬元。截至2022年12月末,累計爲超7000家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客戶包括六大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超1000家區域性銀行、保險公司等。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智能分析與運營服務板塊核心客戶數達到105家,同比增加12%;核心客戶平均收入206萬元,同比增長23%。核心客戶留存率更高達93%。


得用戶者得天下!一個個跳動數字,是對百融雲“用戶爲中心”的战略定力、創新迭代力的肯定。扎實的用戶基本盤無疑是百融雲創旺盛生長的根本之源。


這份成長性、穩健力是有標杆稀缺價值的。放眼AI業還是SaaS業,很多企業在成長期都難逃虧損魔咒。


2022年,百融雲創經調整後淨利潤達2.94億元,同比增長108%。且手握39.78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基礎上,累計回購股份約1.30億元,凸顯持續經營能力和堅實現金“安全墊”。


具備AI技術實力的科技公司有很多,但唯有深入理解行業才能最大程度賦能。很幸運的是,百融雲兩者兼備。”張韶峰表示。


沒錯,技術實力+行業洞察,二者共同驅動了百融雲創的持續增長。背後是擁抱變化、擁抱用戶的战略密碼。


以賽道潛力審視,百融雲創更大的成長爆發力或許還在後面。防風險強風控強合規大勢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已然箭在弦上。在首財君看來,AI帶來的產業變革不僅是趨勢紅利,更可能是生產力邏輯的轉變,先發優勢帶來的飛輪加速度是值得期待的。一個明顯信號是,大模型火爆,接催生金融業AI化進程明顯提速。


百融雲創表示,未來將繼續深耕行業模型和AI垂類應用賽道,以其技術研發優勢和深厚的行業經驗,持續推動金融行業數智化轉型發展。


中金公司報告預計,百融雲創有望持續受益於AI及數字化趨勢下的產業紅利,維持其“跑贏”行業評級。


巴菲特曾言,投資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無疑,長坡厚雪的金融AI業、百融雲創好戲還在後頭。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金融AI的“iPhone時刻”!百融雲創生長力解析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