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市場已經成爲了小米的“泥潭”。
據外媒報道,近日印度執法局(Enforcement Directorate)已經向中國手機廠商小米在印度的分公司(以下簡稱“小米印度”)、公司負責人及三家銀行發出正式通知,稱印度指控他們非法向國外轉移資金、涉嫌違反《外匯管理法》(FEMA)。
此前,印度執法局曾扣押小米555.1億盧比資金(約合人民幣48.2億元),這幾乎相當於小米去年經調整淨利潤的56.7%。而這次的通知,或許意味着小米這筆資金將被正式沒收。
去年一季度,小米曾是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銷量冠軍,而今年一季度已經下滑至第三名,第一名被三星奪走。小米在印度市場的遭遇,是否會給中國其它手機企業也敲響警鐘?
小米在印度的“合法”爭議2022年4月,是小米在印度市場“陷入泥潭”的开端。在那個月,印度執法局對小米進行指控,稱從2015年开始,小米及其旗下印度子公司小米印度就以“特許權使用費”的名義向國外實體非法匯款,這違反了印度1999年《外匯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因此,印度當局扣押了小米印度子公司銀行账戶555.1億盧比的資金。
而小米集團則迅速做出回應,稱:“作爲一個致力於在印度發展的品牌,我們所有的運營都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我們仔細研究了政府當局的命令。我們相信我們支付給銀行的版稅和账單都是合法和真實的。小米印度所支付的這些專利使用費是用於我們印度版本產品的授權技術和IP,小米印度支付這樣的特許權使用費是一種合法的商業安排。不過我們會與政府部門緊密合作,以澄清任何誤解。”
2022年5月,小米也在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的高等法院提起訴訟,反對印度執法局的決定。隨後,印度法院曾解除過聯邦機構對小米的資金凍結。
2022年8月,小米發布了2022 年第二季度財報,在財報分析會上,時任小米集團總裁王翔表示,小米正在積極應對印度政府的調查,在印度的業務還在正常進行當中,小米方面已經成功解凍了7億多美元的被凍結資金。
當時王翔還表示,小米還有一部分被凍結資金正在交涉中,小米將認真積極地與印度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坦誠溝通,同時也通過司法體系進行申訴。
但後來情況卻急轉直下。2022年10月,印度當局拒絕解凍小米相關資金。隨後,小米印度公司發表聲明稱,對印度當局的決定感到“失望”。
小米印度公司表示,被認爲是“向國外實體非法匯款”的費用中,有超過八成都是付給美國高通公司的特許權使用費,用以使用相關標准關鍵專利(SEP)以及小米印度版智能手機中的知識產權等,這是小米智能手機能在印度正常運行的關鍵。
而到了今年,小米在印度的“合法化”爭議或將迎來大結局。印度執法局6月9日發布文件稱,小米涉嫌違反該國《外匯管理法》向外國實體非法轉移資金,該局已經向小米技術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小米印度分公司、部分高管及花旗等三家銀行發出正式通知。
相關機構表示,三家銀行之所以會收到通知,是因爲它們涉嫌在未進行盡職調查和獲取必要文件的情況下,允許小米以專利費爲由進行境外匯款。
而這次的通知,或許意味着小米這筆資金將被正式沒收。截至目前,小米官方暫未對此公开回應。
走下印度“銷量第一”神壇今年一季度,小米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出現下滑。據Counterpoint數據,2023年一季度印度手機市場總出貨量爲3100萬部,同比下降了19%,刷新了印度單季降幅記錄。其中,小米的銷量僅排名第三。
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小米曾以23%的市場份額位列印度市場第一,排在其後的分別是三星、realme、vivo和OPPO。而到了2023年一季度,印度市場銷量排名出現較大變化,三星以20%市場份額排名第一,vivo以17%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小米以16%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其後是OPPO和realme。
整體來看,印度手機市場正出現“集中度下滑”的情況,前五大手機廠商的市場份額從2022年一季度的82%下滑到了2023年一季度的75%。其中小米和realme市場份額下滑較爲明顯,今年一季度小米和realme的市場份額都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個百分點。
其實從2022年开始,小米在印度市場就开始走“下坡路”。據Canalys數據,2022年小米(含子品牌POCO)在印度市場出貨量2960萬部,較2021年的4020萬部下滑超26%,盡管仍是印度市場的銷量冠軍,但全年市場份額已經跌至20%,較2021年的25%減少了5個百分點。
印度已非中國手機廠商“投資樂園”小米在印度市場的遭遇也不是個例。“實際上早在本次印度金融監管史詩級處罰小米之前,包括OPPO、vivo以及其他多家中資企業都已經收到過多次警告和處罰。甚至不僅僅是中資科技企業,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消費電子巨頭也有被罰案例。” 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陳佳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2022年7月,OPPO被指控逃避關稅439億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38億元)。印度稅收情報局稱,OPPO在進口手機零部件時錯誤使用了關稅豁免,並在計算進口貨物交易價值時未包括特許權使用費。
同一個月,vivo的119個印度相關銀行账號被印度執法局封鎖,總額達46.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億元)。印度執法局在相關聲明中指控稱,vivo印度公司爲逃避納稅,將6247.6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55億元)匯往中國等地,金額相當於該公司一半左右的營收規模。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小米等手機廠商在印度市場的遭遇,給中國企業敲響了警鐘,印度並非投資樂園。
“長期以來,人們固有印象裏,印度人口基數很大,是全球第二大手機消費市場,但對中國企業而言,印度市場風險較大,面臨多重障礙和挑战,這些障礙與其本土文化和政治環境相關。”張孝榮說。
但對於國內手機廠商來說,印度市場仍是難以“放棄”的存在。2022年,印度GDP總量接近3.4萬億美元,已超越英國成爲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同年,印度GDP同比上漲6.7%,增速位居世界前列。從人口來看,按聯合國今年4月發布的報告稱,預估印度人口將於今年年中超過中國人口,成爲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陳佳表示:“印度國民總收入增速與人均收入增速皆保持在高位,在市場基數、增長潛力、人口數量質量平衡以及對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保持旺盛熱情等各方面成長性都兼備,這也是國內手機廠商明知印度是世界銀行評出的‘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卻依然堅持長期布局印度的核心原因。”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印度被認爲是“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之一。
陳佳認爲,包括小米在內的絕大部分企業,在面對印度日漸嚴酷的針對性粗暴監管上,並沒有選擇退讓或繞道而行,是有更加長遠的战略意圖:從市場、勞動力結構和價格等因素看,印度是重要的市場和工廠。
“小米對在印營商的系統性風險是做過充分研究和考量的,並不是一拍腦袋就去印度發展,一不如意就趕緊跑回來的。能做到全球前幾強的手機大廠不至於這么幼稚,跨國公司的國際策略絕非兒戲。歸根究底,中國企業在印受到歧視待遇的本質根源不在中國企業的出海战略,幾乎全部在印的外商、外企都會遭受印度各方面的打壓,這恰恰是印度市場的特色。所有战略上決定去印度發展的企業都會在這個問題上進行通盤考慮,有各自精准的止盈止損平衡线,不會因爲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輕易變動。”陳佳說。
責編:王璐璐校對:高源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小米遭遇"殺豬盤"?48億將被沒收?相當於去年一半利潤…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7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