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0日訊 (記者 馬先震) 今年年初,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對去年我國出口形勢做了總結。在這份2022外貿總結中,出口新動能得以全面體現。
2022年,以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的出口爲代表,我國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產品成爲出口新增長點。其中,電動汽車出口增長了131.8%,光伏產品增長了67.8%,鋰電池增長了86.7%。
“電、光、鋰”據此被稱爲我國外貿出口的“新三樣”,打开了我國新能源企業全球發展的大門,包括整車、鋰電池、光伏、充電樁、儲能……中國新能源企業已經开始在全球市場布局。
近日,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能鏈智電公布2023年一季報,其淨收入爲362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0%,同時正在推進“光儲充+虛擬電廠”一體化建設。財報還顯示,能鏈智電已經收購香港光伏產品一站式服務商香港光電,由此切入分布式太陽能電站市場。這一收購動作背後,透露出能鏈智電意欲以香港爲“橋頭堡”,通過在香港地區進行業務“試水”,爲其打入全球市場積累經驗。
新能源企業爭相“出海”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0%;2023年1-4月,中國車企出口新能源車52萬輛,同比增長112%,新能源汽車出口佔中國汽車整體出口金額的比重提升至42.9%,對汽車出口增長貢獻率達到51.6%。其中,比利時、英國、挪威等歐洲發達國家,以及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兩大主要市場。
除了產品出口,工廠“出海”的跡象也越來越明顯。
5月中旬,有消息稱王傳福現身越南並考慮投資。此外,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也力邀比亞迪到本土建廠。
長城汽車也在近期宣布將在泰國投資3000萬美元建立新電池包組裝廠,並考慮在泰國設立一個研發中心,研究電動皮卡。
據報道,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爲了吸引中國新能源企業帶領產業鏈“出海”,會爲中國的企業提供用地、納稅等方面的支持。
能鏈智電作爲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商之一,似乎也表現出了進軍海外的“野心”。
據能鏈智電官方公衆號近日消息,能鏈智電全資子公司Dada Auto,已經與香港光電控股有限公司(Sinopower Holdings International Co. Limited,以下簡稱“香港光電”)及其股東籤署協議,將通過Dada Auto收購香港光電89.99%的股權,預計本月內將可完成收購交割。
香港光電是香港地區最大的屋苑及工商業屋頂太陽能項目开發和建設企業,目前开發建設的項目規模佔到香港屋苑及工商業屋頂太陽能已开發市場的30%。據了解,新能源是香港政府致力發展的行業,一直在大力補貼光伏發電和新能源車,尤其是利用小區和商業樓宇樓頂發展光伏產業。已經公开的測算信息稱,香港光電未來四年有望給能鏈智電貢獻超過24億港幣的收入,這將給能鏈智電帶來不菲的財務貢獻。
但能鏈智電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有分析稱,能鏈智電更看重的,是要“借道”香港光電,進軍海外新能源市場。
目前,在能源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國際新能源產業正在延續中國趨勢,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一方面,海外電動汽車發展迅猛,跟進中國發展節奏,加速“油改電”進程。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顯示,全球電動汽車在整個汽車市場中的份額已從2020年的不到5%上升到2022年的14%,並有望在今年進一步增加到18%。而到2030年,中國、歐盟和美國電動汽車佔總汽車銷量的平均份額預計將上升到60%左右。
另一方面,全球能源變革迫切需要新技術和模式引領,能鏈智電在新能源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及“光儲充”一體化商業模式的探索和實踐,將爲全球能源轉型提供樣本,這將迸發出巨大的市場機遇。
能鏈智電成長“樣本”
梳理能鏈智電的成長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野心”是一點點“膨脹”的。
據了解,能鏈智電的母公司能鏈,最早從數字化加油業務起步,初衷是想要優化加油站油品供應和加油服務鏈條上的“痛點”,提升加油、供油效率和效益。這一業務支撐了能鏈核心團隊最初的創業夢想。
但是,電動汽車始料未及的發展速度,以及電動車充電難的問題,讓能鏈嗅到了巨大的市場機會,專注新能源充電服務的能鏈智電應運而生。
按照官方的說法,能鏈智電爲新能源汽車充電產業鏈各方提供行業級解決方案,以數字化手段連接產業上下遊,爲充電樁制造商、充電場站運營商、主機廠等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規劃設計、選址咨詢、EPC工程、互聯互通、運營運維、場站管理等。在這一战略設計下,能鏈智電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產業鏈條,並在2022年6月成功實現納斯達克上市,成爲“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
業務層面,截至2023年3月31日,能鏈智電已連接5.5萬座充電站、57.5萬把充電槍,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67%和84%;單季度充電量達到10.23億度,佔全國公用充電量的21%。
體現在財報上,2022財年,能鏈智電淨收入達到9280萬元人民幣(1350萬美元),同比增長177%。而2023年第一季度,其發布的未經審計的淨收入爲3620萬元人民幣(530萬美元),同比增長150%。如此看來,一季度淨收入就已佔到2022全年的39%。
從財務報告看,能鏈智電的收入雖然保持快速增長,但基本盤來源於其覆蓋網絡的充電量收入和EPC業務,體現其战略拓展能力的儲能、虛擬電廠乃至全球化發展等所帶來的想象空間,或許才是吸引國際資本的更重要因素。
今年年初,能鏈智電與海博思創籤署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能鏈海博,攜手發力儲能業務。在剛剛結束的中國(江蘇)國際儲能大會上,能鏈海博針對工商業、家庭用戶、私樁共享、公共運營等場景的儲能需求,向業界展示了液冷儲能一體櫃、預制艙儲能系統、便攜式儲能、堆疊式儲能等多元化儲能設備。
近日,能鏈智電發布了虛擬電廠產品,並與京能國際、清能互聯兩家公司籤訂战略合作協議,將在充電站建設運營、分布式光伏、儲能以及光儲充、綠電交易、虛擬電廠等方面共同爲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在業務出海方面,能鏈智電一直在加速國際化步伐。在德國慕尼黑電動車充電設備展上,能鏈智電攜自主研發的自動充電機器人、多款充電樁、光儲充一體化等創新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參展,逐步向國際市場進行滲透。
能鏈智電的战略和業務動作看似眼花繚亂,實則有着明確的業務邏輯:以充電服務爲核心,向着更爲廣泛的新能源服務領域進行延伸拓展,業務之間能夠相互協同和反哺,從而進一步激發業務更大潛力。這也吸引了景順旗下的Invesco WilderHill Clean Energy ETF(代碼:PBW)的重倉买入。這也是PBW第二次押寶充電服務標的。2020年,PBW重倉持有的充電企業Blink Charging,年內最大漲幅達2561%。
而在不久前的5月31日,能鏈智電宣布完成了35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的增發,投資人包括香港鄭氏家族第三代鄭志剛及港股老牌上市公司中譽集團等。
對於包括能鏈智電在內的中國新能源企業而言,在完成了第一步“走出去”之後,更大的挑战來自於如何“融進去”和“扎下根”,這就需要企業穩扎穩打做好產品和本地化服務,並借助國際資本力量,實現業務版圖海外全面擴張。
(責任編輯:田雲緋)
$能鏈智電(NASDAQ|NAAS)$$特斯拉(NASDAQ|TSLA)$$小鵬汽車-W(HK|09868)$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能鏈智電激進擴張背後:出海有着明確的業務邏輯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0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