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順周期相關子行業或有機會?
1年前

 設備和零部件制造方向值得關注

  中國基金報:隨着智能手機、汽車需求回暖,消費電子板塊哪些細分賽道值得關注?後續哪些方向有望率先迎來反彈機遇?

  張聖賢:目前部分國外廠商已开始發布基於手機移動端運行的模型,手機等有望成爲AI生態算力環節重要一員,應用的創新有望縮短換機周期,消費電子產業鏈有望受益。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即將發布AI+智能手機的消息印證了手機的入口價值,手機渠道價值將大幅提升。

  AI有望提升XR(VR、AR、MR等)交互體驗+內容生態繁榮,疊加重磅產品發布在即,XR產業有望迎來新發展階段。硬件+AI是對工作和生活方式革命性的促進,有望出現新的劃時代裏程碑。

  總體而言,目前國外AI的應用落地十分迅速。從短期看,資金或仍會繼續參與相關概念的博弈,但依然要控制好倉位,不要過於激進。

  範帆:我們認爲消費電子最大的機會還是來自於產品創新周期。因此與AI有關的子賽道可能會存在較好的機會。例如智能穿戴設備在AI賦能後,能否大幅提升體驗從而帶來產品的量價齊升。例如AI大幅降低內容生成成本,XR應用改善後能否激發新的硬件需求。

  除此以外,一些與順周期關聯度較高的子行業,如被動元器件、面板、LED等也可能隨着經濟復蘇而出現邊際改善,從而有望帶來一輪修復性的機會。

  陳平:消費電子總體目前都在估值低位,值得看好的主要是業績好的或者估值有提升機會的公司。前一類公司的代表就是那些有望持續獲得新市場份額,並持續成長的公司;後一類的代表就是那些與創新型產品和技術(如AR/VR、AI)相關的公司。部分公司則屬於兩者兼而有之,兼具短期的業績反轉和長期的成長空間,這類公司或將率先迎來反彈。

  翟森:消費電子後續值得關注的方向在設備和零部件制造。在新品類創新的初期,擴產先行,也是明確的機會。目前國內在3C供應鏈上有較多優秀的企業,也將深度受益於消費電子的品類創新。

  其次,我們的消費電子供應鏈企業是全球級的供應商,從智能手機的浪潮中成長起來,目前承接了全球最重要的消費電子制造產能,這也是消費電子會暖後值得關注的方向。

  黃岳:今年以來消費電子板塊上漲的主要邏輯是AI概念驅動,傳統的手機產業鏈、汽車電子等板塊短期以震蕩爲主。

  長期來看,隨着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快速演進,消費電子產品正從單一功能設備向通用設備、從單一場景到復雜場景、從簡單行爲到復雜行爲發展轉變。隨着宏觀環境好轉,終端需求逐漸企穩復蘇,消費電子板塊有望迎來布局轉機。

  AI算力以及應用或將驅動消費電子行業下一輪創新周期。算力環節最核心的是芯片,但是現階段國內上市公司與算力芯片的關聯度相對較小。短期來看,國內與算力相關度比較高的機會主要集中在通信領域中的光通信和光模塊。未來真正的大賽道還是在應用領域,只是當前還處於早期階段。

  目前國內來看,芯片行業的大部分需求主要取決於消費電子領域。下半年消費電子級芯片的走勢將呈現震蕩磨底的特點。而國產替代相關的標的主要受政策和資金流向的影響。同時,人工智能也爲芯片行業提供了增量機會。整體而言,今年芯片行業的投資屬於逢低布局。

  周志敏:我們建議優先關注國產安卓手機龍頭公司產業鏈,從目前的公开新聞報道來看,今年該公司手機的出貨量有較大幅度的上調,對於產業鏈公司是利好。其次,蘋果的Vision pro預計在2024年初正式上市,市場很有可能在三四季度提前預熱。

  江琪煜:我們認爲以算力增長爲核心的AI服務器產業鏈具有長期確定性,值得長期關注,而增量市場品類有機會率先迎來反彈。具體來講,智能手機及PC在存量市場國家基本每年的波動都不是很大,且也沒有周期性品類的價格上漲屬性,但在一些低滲透率發展中地域其量價都有齊升的空間。

  另外也關注新能源汽車的下鄉機會,據公开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農村地區新能源車滲透率只有4%,遠低於行業總體25.6%的水平,後續下沉有望帶動行業格局較好、壁壘較高的汽車電子公司喫到增量蛋糕。最後我們也關注到類似MR、IOT等創新硬件終端的增量市場機會,目前創新硬件終端還處於雛形打磨階段,當前時點我們認爲相關產業鏈的潛在機會與風險並存。

  江映德:消費電子板塊重點關注幾個細分賽道:(1)需求復蘇背景下重點關注上遊芯片設計公司,包括射頻和AIot芯片;(2)創新的角度看,重點關注MR和AI相關的產業鏈公司。

  主被動基金在消費電子領域投資各具優勢

  需結合細分行業Beta判斷

  中國基金報:如果普通投資者借道基金參與,應如何篩選?優選主動還是被動產品?哪些風險點需要注意?

  陳平:消費電子板塊整體增速明現放緩,因此行業性的Beta或將減弱,我們更需要去挖掘個股的Alpha。因此主動型基金相比被動型基金在未來消費電子板塊的投資上或許會更有優勢。

  當然,遵循相似的邏輯,可能在部分細分領域結論又會顛倒過來。例如在AI等行業發展尚處於初期的行業,行業空間大、方向明確,相對來說Beta會更加顯著,此時指數型產品或者被動型產品有可能帶來更大的彈性。

  總體來看,主動與被動基金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投資上各具優勢,對於行業整體或者部分Beta較弱的子行業來說,主動基金更有助於投資者去捕捉行業的Alpha,但對於部分具有較高Beta的新興子行業,指數基金或許會是更好的選擇。當然具體如何選擇還需要根據投資者自身的需求、投資目標、以及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

  風險方面,當前我們主要會關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需求不振、導致業績低於預期;二是新技術的創新和發展低於預期。

  範帆:我認爲基於看好消費電子行業而配置基金,更好的方式還是主動型產品。核心原因是消費電子超額收益的機會一般來自於產品創新。而產品創新利好的多數是某些細分子行業中的龍頭公司,可能很難拉動整個行業的需求。

  因此主動型基金能夠通過對產業趨勢的判斷及選股,更好的捕捉這類投資機會。當然,這類產品的風險也相對較高,投資者需要注意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周志敏:建議選擇主動產品,被動產品跟蹤的指數未必能覆蓋到細分的新興行業或者行業裏的標的,這一點可能與需求穩定格局成熟的傳統行業有區別。

  江琪煜:當下其實缺乏板塊性機會,更建議優先選擇主動產品。作爲產品組合,風險點主要在於組合中的每家公司兌現基本面的節奏很多時候與股價表現節奏並不匹配,建議優先選擇能夠長期兌現基本面的公司組合。

  江映德:普通投資者主要根據自身的資金體量、風險偏好等選擇基金,可重點關注基金歷史業績、基金評級等。電子行業內部細分領域較多,且股價表現差異明顯,主動基金有可能取得較明顯的超額收益。單一行業基金短期波動可能較大,投資者要做好風險控制、資金分配管理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產品。

  張聖賢:一方面,相比主動產品而言,被動指數產品可以較好的通過熱門細分行業的布局來捕捉結構性行情帶來的投資機會,更能緊扣經濟熱點、產業趨勢和市場行情,跟蹤誤差也較小;另一方面, 被動指數產品本身也具有便捷性,例如交易效率高、費用低廉、流動性好等特點,使得被動指數產品不論在長期資產配置的方向,還是靈活調整持倉的方面,都具有較好的工具價值。

  黃岳:板塊波動較大,建議投資者選擇ETF產品分散個股風險,逢低分批配置。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AI和順周期相關子行業或有機會?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