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成長空間要看創新周期
中國基金報:站在當前時點,如何看消費電子板塊的估值水平?未來是否還有成長空間?
張聖賢:截至6月20日,中證消費電子主題指數最新PE(TTM)、PB分別爲38.52倍、3.29倍,分別處於歷史63.98%和34.24%分位點。盡管並未明顯低估,但今年行業周期有望迎來上行趨勢,隨着業績的提升,估值有望得到進一步消化。
以2013年移動互聯網浪潮爲例,基本經歷了從上遊硬件擴散到中遊軟件、服務,最後下沉至下遊應用的三階段行情。結合當時具體情況來看,2013年的行情是建立在智能手機滲透率(約爲60%)已較高的基礎上。
因此,第一階段在消費電子出貨量高增的基礎上,市場選擇的是訂單高增的硬件;第二階段,業績在持續兌現,2013年全年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同比高增,行情延續;第三階段,應用場景環境打开,一些手遊、新媒體的應用雨後春筍出現,市場开始選擇下遊的應用。
本輪AI應用如果要得到進一步的推廣,消費電子在芯片算力、交互形式等領域的升級換代必不可少,後續消費電子的需求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翟森:消費電子行業目前處於歷史的估值低位,消費電子行業的投資機會要看產品的創新周期。近幾年由於消費電子的創新匱乏,始終圍繞智能手機行業在做結構性創新,新終端的創新乏善可陳,也是導致消費電子估值壓縮的最重要原因。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掀开了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浪潮,從科技發展的歷史上看,技術創新最終將推動硬件創新以及應用創新。相信不久的未來,新型消費地電子終端將出現,比如蘋果推出的MR產品,有成爲爆款產品的各項潛質。這些創新點都將是打开消費電子成長空間的重要因素。
陳平:當前時點,我們認爲消費電子板塊的估值仍然處在歷史相對低位,爲投資提供了比較好的安全邊際。
展望來看,一方面原有的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產業鏈相對穩定,主要機會在於個別公司能持續獲得份額的提升。另一方面,板塊內大的投資機會更多來自新技術新產品的創新。新的創新往往給產業鏈帶來新的機遇,手機、手表、耳機的出現都是如此。
目前看到最值得期待的還是MR、AR及類似產品。這類產品有可能提供了一些全新的體驗和新的“殺手級”應用,如果放量會給產業鏈帶來重要影響。再就是AI可能帶來的機遇,不少AI的應用可能也會落在消費電子產品上。
黃岳:中證消費電子主題指數估值處在歷史65%左右分位數,估值中等。消費電子本身屬於周期性很強的板塊,目前處於周期性低谷,未來有望實現周期性復蘇。股價通常先於基本面復蘇,領先於基本面拐點大約一個季度左右。
此外,消費電子最大的成長性來源於技術創新,AI、MR等技術都處於爆發前夜,未來新技術的滲透率快速提升有望極大拓展消費電子的成長空間。
江映德:截至2023年5月底,消費電子板塊PE-TTM(滾動市盈率)約 49倍,略高於近兩年歷史均值水平,其中結構差異較大。以行業龍頭爲例,PE-TTM爲21倍,遠低於歷史中樞;而業務相對創新的消費電子公司估值水平普遍高於歷史均值。未來隨着行業需求逐步恢復,創新業務快速增長拉動業績增速回升,相關公司依舊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範帆:沒有產品創新時,消費電子行業就是傳統制造行業,其估值彈性來自於業績增速預期。目前來看,核心點還是在於是否有一輪新的產品創新周期,在這樣的預期出現前,消費電子估值水位整體持續上揚的推動力目前來看可能相對不足,但大概率會有結構性的機會和階段性類主題的演繹。
周志敏:以中證消費電子指數爲例,當前市盈率處於近十年來估值分位數的61%,相比2020年前後的行業高景氣期還有一定的上行空間。當然,我們要動態地來看待估值,行業後續復蘇的力度、持續性,公司業績的釋放節奏,都會影響到這個數字的高低。
江琪煜:當前整個消費電子估值水平處於自2020年來的底部位置,我們預期未來的成長空間以結構性機會爲主,消費電子的成長空間主要在中心算力增長受益端及邊緣創新應用端。自2018年开始的初期增量市場階段,我國消費電子走過了滲透率與創新共振的上升時期,當前整個消費電子處於創新邊際放緩的存量慢周期。
未來的成長主要聚焦在生產力提升的硬件端,智能化的手機、PC、MR、手表、汽車、IOT及專用領域的硬件端都有機會在智能化的加持下衍生出人與人,硬件與硬件,人與硬件交互及生產的新模式,從而在教育、醫療、前沿科技、金融、娛樂等專用及通用領域構造新的行業形態。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板塊估值仍處歷史相對低位?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