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倒戈,燒錢難解困局,滿幫前途何方?
1年前

近期,於互聯網物流領域超級獨角獸的滿幫( NYSE:YMM )而言,可謂並不太平。

最近在不少卡車司機群體圈子裏,很多司機控訴滿幫平台訂單價格“低到不合理”,自己掙不到錢,更有甚者在評論區出現了“打倒滿幫”等激動的言論。

我們不禁好奇,作爲一家遠赴美股市場上市的科技公司,滿幫到底怎么了?不僅如此,造血能力羸弱,加上新賽道上衆多對手阻擋,滿幫也亟須向資本市場給出好的答案。


一、燒錢換營銷,滿幫還燒的起嗎?


其實,滿幫是有錢的。

從其成功上市之前的融資路程來看,滿幫總共完成了兩輪巨額融資:

2018年4月24日,滿幫宣布完成合並後第一輪融資,融資金額19億美元。投資者包括國新基金和軟銀愿景基金聯合領投,谷歌資本(CapitalG)、Farallon Capital、Baillie Gifford、Ward Ferry、陽光保險融匯資本、金沙江創投、K11 Investment、農銀國際在內的多家境內外投資機構跟投。

2020年11月24日,完成約1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由軟銀愿景基金、紅杉、璞米和富達(Fidelity)聯合領投;包括高瓴、紀源、光速、雲鋒、襄禾、Baillie Gifford、全明星、CMC、騰訊等在內的現有股東也參與了本輪融資。

兩輪融資爲滿幫帶來了海量現金。但若查看滿幫近些年的財務報表,其經營活動所用淨現金只有2020年爲正值,其他年份逐年爲負。2019-2022年,滿幫的經營活動所用淨現金分別爲-9.24億元、5.75億元、-2.11億元及-0.16億元。

究其緣由,核心在於滿幫的營銷和管理費用太高了。2020年及2021年,滿幫營銷及管理費用分別爲43.93億元、51.08億元,分別佔總收入的170.21%和109.68%;2022年這一投入雖減至23.2億元,佔比縮減至34.45%,但仍是滿幫最大的一筆开銷。

很顯然,滿幫極度依賴補貼,也使得營業收入的確在增長,2019-2022年,滿幫的總營收分別爲24.73億元、25.81億元、46.57億元及67.34億元。然而,營銷手段用盡,滿幫也並沒有賺得盆滿鉢滿,僅在2022年實現利潤個位數增長,其他年份皆爲虧損。2019-2022年,其實現淨利潤分別爲-15.24億元、-34.7億元、-36.55億元和4.1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一家依靠數據精准匹配的科技公司,滿幫的研發費用卻遠不及營銷和管理費用的零頭。2019-2022年,滿幫的研發費用分別爲3.97億元、4.13億元、7.3億元和9.14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從16.05%下降至13.57%。


二、司機、用戶、平台,三方的故事還好講嗎?


當然,對於一家美股上市的科技貨運公司來說,業績增長只是一方面,而最緊要的是司機群體和B、C端用戶的增長,這是資本市場尤爲看重的故事和未來。

但對於滿幫來說,故事也快不好講了。

在互聯網化之前,擁有大中小型貨車的司機是通過各種渠道與B端和C端用戶直接溝通聯系長途運輸或同城短途配送貨物,亦或是由幾個司機結成車隊在固定的區域爲固定的用戶進行配送。這是傳統貨運下的主要運行模式。

因此,該模式下就形成了行業長期處於零散雜亂狀態弊端。一方面,價格機制不透明;另一方面,司機長期靠地域聚集、熟人介紹、打小廣告等方式接單,信息匹配效率很低。這也順勢成爲傳統貨運亟待解決的痛點之一。

正所謂“守舊者例行其事,改革者突破創新”,以滿幫爲代表的科技公司用互聯網撬开改造傳統物流第一道關口的“互聯網+物流”新興模式應運而生。而在此賦能下,燒錢補貼下的營銷推廣和普及用戶認知也變得再正常不過了。

然而,燒錢讓它變得更好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燒錢補貼的一段時期裏,滿幫和司機、用戶都處於一種互相成就的三贏局面之中。但是,這種三贏隨着平台監管缺失及不合理壓低運價、甚至有“數據殺熟”之嫌等問題凸顯,而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裂縫。

2022年11月,國家監管部門就曾因多重收費、壓價競爭、運營不規範而損害貨車司機合法權益等問題,對滿幫等4家平台進行了“提醒式約談”。

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在滿幫平台上時有發生。從用戶端來說,低廉的運價看起來是件好事,畢竟意味着費用的降低。但對司機們來說,可以說是致命打擊,運價越來越低,刨去所剩無幾的利潤,有時甚至難以覆蓋運貨成本。更重要的是,貨物的大體量屬性,也決定了司機們根本無法通過增加接單頻率,去彌補損失的利潤。

這也難怪不少司機曾公开抱怨道:“平台上的貨,不管價錢多低,都有人幹,導致上面的運價越來越低,自己利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看似低價是司機自發的行爲,實則是平台監管的缺失。長期以往,滿幫也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爲了搶奪用戶,司機們爭相制定更低的價格,平台無法從用戶端掙錢,只能通過低傭金等方式吸引司機背負車貸形成利益捆綁。而被“壓榨”的司機爲了保證自己的正常收益,不得不中途加價、疲勞駕駛接更多訂單,由此導致的貨物丟失、危險駕駛等問題頻出。

黑貓平台上與滿幫相關的投訴多達上千條,既有司機的吐槽,也有用戶的不滿,平台兩頭都不討好。


三、冷鏈運輸市場,能否解隱憂?


在長途及同城貨運市場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不少貨運平台开始在更加細分市場業務方向上尋求突破。

比如滿幫,冷鏈運輸業務正處於快速上升期。就在5月底滿幫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後不久,旗下數字冷鏈平台“運滿滿冷運”就宣布順利完成B輪數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那么,除了开闢第二增長曲线來扭轉頹勢之外,滿幫爲什么能在冷鏈運輸市場備受投資者青睞。深究下,原因有三:

一是,冷鏈運輸市場具備足夠強大的增長想象空間。

衆所周知,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冷鏈物流尚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發展空間無疑巨大。而且中物聯冷鏈委數據也顯示,2021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規模爲4184億元,到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近萬億元,2022年至2026年的行業年復合增長率可達17.5%。

二是,滿幫自身確是有實力的。

公开資料顯示,目前,運滿滿冷運業務已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10萬多條线路,冷運貨主超60萬,注冊冷藏車逾27萬輛,佔目前全國冷藏車數量的70%。今年1-5月,平台司機承運的冷鏈貨物已超過2100萬噸。

三是,投資者最關注的一點,此時再講出一個好故事,對於一家已經上市的企業來說,是一種極好的背書行爲,能快速樹立形象;且在關注度較高的海外投資市場,有望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獲得更好的市值。

然而,布局冷鏈運輸市場的並不止滿幫一家。

行業老大順豐冷運也在不斷發力,目前順豐冷運通過自營的倉儲和運輸體系,形成強大的供給網絡來實現快速獲客。其冷鏈服務網絡足夠大,足夠寬,時效足夠好,加之平台長期積累的優質用戶,極易形成規模效應。

在這一方面,滿幫暫無多大優勢。畢竟,運滿滿冷運平台孵化於2019年時間較短,僅在今年2月才上线了獨立APP,尤其是還面臨諸如京東冷鏈、中集冷雲等品牌的擠壓下,運滿滿冷運未來成果如何,顯然還有待時間來檢驗。

誠然,我們可以理解滿幫所布局冷鏈運輸市場的迫切,但其能否經受得住投資市場長期且嚴苛的審視,還有待其進一步驗證該模式的價值可持續性。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司機倒戈,燒錢難解困局,滿幫前途何方?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