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投資滴灌通有何玄機?
2年前

3月31日,由前任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聯合創辦的滴灌通宣布完成7000萬美元B輪融資,新投資者中,出現了香港富豪李嘉誠的身影。維港投資則是由李嘉誠創立的私人投資旗艦。該公司成立於2006年,主要對科技或革新技術的創業公司投資。而紅杉中國作爲滴灌通的早期投資者之一,繼A輪融資後再次投資。在資本一級市場趨於寒冬的當下,頭部機構大佬們,紛紛入局滴灌通,意味着資本市場將發生什么新的大事?要知道,春江水暖鴨先知,一葉可知秋也!

那么,滴灌通是什么?根據官網資料顯示: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石,目前增長強勁。中國的小微經濟正逐步發展成爲現代投資的新藍海。搭建一個投資生態平台,向健康、有成長性的小微企業提供長期、靈活的資本,並以最符合小微經濟發展規律的方式助力小微經濟健康發展,开啓小微企業投資的新紀元,引發一場劃時代的投資革命。

截止目前,滴灌通已投資超過100家小微門店,行業涉及零售、餐飲、服務、文體四大領域,門店覆蓋十五個子行業,地域分布於中國大江南北,落地超過10個省市。

說白了,投資人投資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布局小微門店。其投資屬性就是,本金不大,回本周期較短,風險較低,生命周期相對較長,在存活期裏能享受很好的現金流分紅。不足在於,即便是優質的小微企業,也很難做大,總會面臨破產的到期“交割日”。值得參與的是,與時間賽跑,到最終“交割日”之前,投資者已經收回本金和源源不斷的分紅利潤。而且,這個收入分成權,除了目前佔“幹股”參與分紅之外,未來還可以資產證券化創新上市交易,爲投資人提供一個新的轉讓退出方式。

對於金融資本市場而言,二級市場、一級半市場、一級市場是整個資本市場中你中有我的依附關系。各級市場各有各的玩法,也可以組合起來創新的玩。我們起步於二級市場私募基金,輕資產運作賺到錢之後,每年會拿出部分利潤,去布局一級市場的中長期股權投資。資本,其實玩的就是圈子。把時間周期拉長,要求身邊圈層的一級市場最終時間投資回報率,不能低於咱們的二級市場等同時間的年化復合回報率,這是我們分二選一的資本逐利宗旨。好的人脈,好的項目,可以圈層共享。誰能拿到好的項目,誰的管理能力強,就把錢交給強的GP就行了。

從相對熟悉的二級市場向不太熟悉的一級市場進行延伸時,只能有兩個選擇:1.以天使投資人、VC風投、PE私募股權、S基金參與,物色符合國家政策產業升級背景、具有較高技術壁壘、高成長、創新型的新銳派企業,最好的股權退出就是IPO上市,其次是產業鏈關聯方集團並購;2.投資具有盈利模式清晰、年穩定現金流分紅、投資周期回報快的“好生意”。

基於模式1,好的股權項目,基本上都被頭部機構壟斷,政企代表強強聯合,即便圈外人能投進來,也是中後期高溢價轉讓出來的市場份額。投股權,就是投圈層,這話沒毛病。先到者喫肉,後到者喝湯,內行賺外行人的錢,先知先覺者賺後知後覺者的錢。其實,VC、PE的概念是舶來品。國內海龜們,把西方的那套股權玩法復制到國內,把海外美元基金通過代表方引進來,從種子輪开始,到pre-IPO輪,都是資本講故事層層溢價,貼錢燒錢給企業做數據包裝,最終打通各種關系以高市盈率倍數上市,必要時做一下市值管理維護股價,讓二級市場的韭菜們來买單,最後悄然套現走人。這種玩法,在過去一段時間,屢試不爽。

近一年以來,資本市場的估值邏輯發生了很多微妙的變化。(1)IPO上市的新股破發的概率在增大,過去打新股躺賺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新股破發,加上解禁鎖定期,導致pre-IPO輪之前的投資者,能否到時盈利出局是一個風險未知數;(2)中國產業升級政策導向的變化,導致教育培訓、醫藥集採、環保限產等行業上市的中外股,估值邏輯發生了重要的變化;(3)中美博弈的不斷升級,導致外資不斷打壓做空在美國或香港上市的中概念股,進而傳導至國內市場;(4)受俄烏战爭突發事件的影響,中西兩種意識形態的對立擔憂,導致美元基金不斷撤退國內市場,導致資金端供給不足。目前國內優秀企業能成長起來,很大一部分有外資美元基金的功勞;(5)目前新生代散戶投資者的認知能力在上升,資本市場的估值市盈率在整體下行,买高估值的新股博差價,還不如做低市盈率的績優藍籌股,在利率下行的未來幾年裏,每年拿股息分紅也行,至少安全度高。

總之,當二級市場正在去高市盈率倍數化,新股陸續破發,解禁期市值管理的合規成本在擡升,新生代投資者的專業認知度在提升,外資美元基金在敏感期陸續退出國內一級市場……與之對應的是,國內市場股權基金的規模相對減少,上市退出的盈利空間在縮小,對GP管理人尋找有持續真實業績支撐的優質公司的價值專業度在提高,因政策不確定性所導致機構本來抱團發展而淪爲共輸局面的可能性時有發生。說白了,即便投中,過去的暴利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因爲模式1的走下坡路,才導致頭部機構大佬們,紛紛入局諸如“滴灌通”這樣的資本事件發生。大佬們的舉動,更像模式2。

其實,我們在近幾年就內部提出過模式2的想法,主要有幾點:(1)傳統股權投資玩法,已相對完善。這是一個資源密集的細分行業,階層資源已經固化,好的項目不是局內人很難投進去,輪不到新人後來者來分羹。即便要做,也只能以LP來間接參與。不要拿自己的短板去對抗別人的長板,要避其鋒芒另闢蹊徑;(2)我們在二級市場做的還可以,但金融行業是一個高危行業,在沒有功成身退之前,誰也不敢保證自己能贏到最後笑到最後。在人得意的時候,做一些實體產業的布局,走產融結合之路。從輕資產企穩壯大之後,擇機逐步布局一些中型資產乃至最後的重型資產,來對衝金融單一風險,還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一直,圍繞身邊圈層的企業家做資源優化升級,去物色挑選優質的代表去試探性試錯投。

再後來,我們發現,有想法挺好,關鍵要可行落地,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讓自己逐步壯大成長起來。我們作爲一家新銳派私募機構,前期更多聚焦於二級市場私募基金,本身在成長壯大的過程中缺資金缺客戶,而能以合格投資者身份投資我們基金的客戶,大多是優質小微企業家的代表們。而,過去我們是在二級市場賺的有限的錢在盲投,所投的企業跟我們關聯度也不是很強,僅有的好鋼也沒有用到刀刃上。

在情懷主義試錯之後,忽然靈光一閃,小微企業家作爲合格投資者客戶,投我們的私募基金產品,成就我們金融事業的日益壯大;我們從二級市場賺的錢,拿出一部分,再反哺於投資我們客戶的實體事業,那些具有優質現金流分紅的企業,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最終實現金融賦能實業,實業反哺金融的良性循環。所謂,上等人,人幫人,幫來幫去,最後在發展前行的道路上彼此成就了對方。反之,一味索取不懂得付出的人,朋友會越來越少,機會會越來越少,路會越走越窄。

另外,在某種意義上,這種行爲,是崛起中的新秀貴族們,對傳統守舊勢力派既得利益者發起的挑战,也是對階層壁壘固化發起的吶喊!階層是需要固化的,固化到一定程度,是需要打破的,一直交替變換着。歷史文明的車輪,總是在這種交替變換的道路中進步前行着。

在這一點上,我們的理念,跟頭部機構大佬們的行爲,似乎是不謀而合的。這算的上,是英雄所見略同嗎?

相關證券:
  • 中概股ETF-PowerShares(PGJ)
  • 互聯網(517201)
  • 中國互聯網投資(00810)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李嘉誠投資滴灌通有何玄機?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