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2023开幕:縱論AI“智變”之道
作者/ IT時報記者 賈天榮
編輯/ 王昕 孫妍
2023年7月6日,以“智聯世界·生成未來”爲主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3)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大幕。
ChatGPT的出現,把人工智能推上了新的高度,在後疫情時代的背景下,WAIC 2023成爲今年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AI產業盛會,參展企業數量、展覽面積均創歷屆之最。大會圍繞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科學智能、具身智能、元宇宙等前沿話題展开前瞻性探討,展望“智變”後的人類文明全新形態。
商湯日日新、華爲雲盤古、阿裏雲通義千問、京東雲言犀、第四範式“式說”、百度文心一言等AI大模型集體亮相,參展企業超400家,首發首展新品達30余款,涵蓋大模型、芯片、機器人、智能駕駛等領域。同時,本屆WAIC共包括圖靈獎得主、諾獎得主等共計1400余名重磅嘉賓參與超過100個論壇。
自2018年首屆WAIC以來,每屆大會开幕式現身的全球頂尖AI人物歷來成爲各界關注的焦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全球最頂尖的大腦們,面對人工智能的浪潮,今年都在關心些什么。
##論突破##
馬斯克:
全面自動駕駛技術
或於年底實現
這是馬斯克時隔兩年之後再次通過WAIC發表言論,也成了最格格不入的一位,开幕式上,其他人幾乎不再提及自動駕駛,但馬斯克依舊需要執着於此。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一個時期。”馬斯克認爲,人工智能將對人類文明產生深刻的影響。當前,數字計算能力呈現爆炸式的增長,數字計算機佔人類的比例也越來越高,“這意味着隨着時間推移,相對於機器,人類智力在地球上的總思維能力中所佔的比例將越來越小。”
馬斯克預言,未來機器人的數量將會多於人類,而這一趨勢會帶來積極影響,如消除物質短缺,創造豐裕的時代,以及提高生產效率。然而,馬斯克也警告,需要小心確保人工智能發展的最終結果,確保其對人類有益。據其透露,特斯拉仍在开發中的Optimus的目標,就是幫助人們完成瑣碎、無聊、重復或危險的任務,即“做人類不想做的事”。
對於特斯拉而言,和人工智能最息息相關的莫過於自動駕駛技術,馬斯克表示,在自動駕駛方面,特斯拉非常樂意將技術授權給其他汽車制造商。他認爲全自動駕駛技術將徹底改變駕駛過程,大幅提高汽車利用率。
馬斯克還稱,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非常接近“沒有人幹預的全自動駕駛的狀態”,預計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就能實現L4或L5級的完全自動駕駛能力。
最後,馬斯克對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幹勁表示欽佩,並預測中國將擁有強大的AI能力,“中國一旦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他就一定能把這個產業做得很好。各個經濟領域各個產業都是這樣的,當然也包括人工智能這一產業。”馬斯克說。
胡厚崑:
AI也要“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每年WAIC开幕式之前,華爲輪值董事長胡厚崑都會提前先去展館逛一圈,看看大家都在忙些什么。今年,他注意到展館中圍繞着大模型研究和其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展示出很多成果,這也讓胡厚崑感到,人工智能的發展正爲世界帶來新的期望。
胡厚崑表示,華爲下一階段將全力推進人工智能“走深向實”。而“走深向實”有兩個關鍵舉措和抓手,一方面是深耕算力,打造強有力的算力底座,來支撐中國人工智能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是結合大模型,從通用大模型到行業大模型的研究創新,真正讓人工智能服務好千行百業和科學研究。
在算力方面,華爲聚焦於鯤鵬和昇騰的根技術,通過架構創新和生態發展,提高計算效率和支撐中國算力底座的建設。通過對等平構架構和昇騰的AI計算集群,華爲實現了計算性能的突破和效率提升。
胡厚崑表示,華爲推出了新的大模型結構。最底層對標通用大模型,華爲稱之爲基礎大模型,這一層可以形象地理解爲“讀萬卷書”,主要作用就是做好海量基礎知識的學習;在這一層上,華爲還打造了行業模型和場景模型,可以稱作“行萬裏路”。
“從‘讀萬卷書’到‘行萬裏路’,還有很多挑战需要克服,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把各行各業的知識與大模型充分地匹配和融合,華爲正在與各個行業的夥伴一起努力。”胡厚崑稱。
據介紹,華爲盤古大模型已經圍繞金融、制造、政務、電力、煤礦、醫療、鐵路等10多個行業,支撐了400多個業務場景的人工智能應用的落地。同時,胡厚崑透露,在7月7日的華爲雲开發者大會上,盤古大模型3.0即將發布。
“除了要讓人工智能服務於千行百業,我們認爲當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人工智能要服務於科學研究。”胡厚崑表示,華爲的盤古大模型已經發布了盤古科學計算大模型,在這個科學計算大模型下包括了藥物分子大模型、氣象大模型和海浪大模型。
##論安全##
馬斯克、沈向洋、侯陽:
AI監管、治理是必選項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發式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另一方面爭議和挑战始終並存,這使AI治理成爲迫在眉睫的全球議題。在WAIC 2023开幕式上,多位嘉賓學者不約而同地談到了人工智能的安全問題。
馬斯克認爲,深度人工智能擁有比人類更強大的能力,這是一種風險和擔憂,“AI可能會有很積極的未來,但也有概率出現一些負面的未來,我們要盡可能確保這些消極的未來不發生,因此AI需要一定的監管與監督。”
微軟原執行副總裁、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表示:“對於人工智能,我們還是要有一定的監管和保障,隨着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強大,我們需要認識到社會的力量,我們必須共同努力,動員微軟、谷歌等機構來共同參與。”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侯陽也承諾,微軟一直倡導並嚴格地恪守“打造負責任的人工智能”原則,始終嚴格遵守與數據隱私安全合規相關的各項要求,“同時,我們積極倡導全球科技企業通過交流合作形成產業共識,確保所开發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夠負責任地造福全人類。”
楊立昆:
唯一辦法是讓AI开源
“有一些人因爲害怕人工智能帶來的後果,於是希望人工智能受到嚴格監管。這些人認爲,如果任何人都能掌握人工智能,如果他們可以用人工智能做任何想做的事,那么情況可能會非常危險,所以需要嚴格監管人工智能。我完全不同意這種說法。”2018年圖靈獎得主、Meta AI基礎人工智能研究團隊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楊立昆認爲,從長遠來看,讓人工智能平台安全、良善並且實用的唯一方法就是开源。
我們應建立怎樣的機制以滿足AI的倫理和治理要求?楊立昆表示,未來人工智能系統應該成爲人類共有的知識寶庫,並且必須基於衆多源頭進行訓練。這樣的开源AI系統將促進更多人參與其中,避免技術被少數公司控制的情況發生。
楊立昆強調,將人工智能系統的行爲設定爲符合人類的目標是確保其安全和可控的關鍵。這些目標包括任務定義的目標,如回答問題、开車和清理等,以及安全護欄目標,比如不傷害他人。他強調了讓系統遵循這些目標的重要性,這與人類的本性和價值觀相符,只有在遵循這些目標的前提下,人工智能才能發揮其潛力。
##論未來##
侯陽:
未來每一個應用都將由
人工智能驅動
隨着去年年底ChatGPT的一夜爆紅,很多科技行業的從業者都對AIGC的突然湧現感到驚詫不已。在微軟看來,所謂的“湧現”絕非偶然,無數優秀的科研人員幾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基礎以及海量計算資源的投入,才造就了這樣的創新成果。
侯陽表示,OpenAI ChatGPT的突破,靠的正是微軟智能雲提供的基礎架構和算力支持,從2019年开始,微軟就跟OpenAI展开深度合作,以海量的雲計算資源,支持OpenAI大語言模型的研究。
侯陽稱,微軟堅信,今後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具備駕馭數字技術的能力,“我們看到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斷展現出的巨大潛力,今後每一家公司的每一個應用程序都將由人工智能來驅動。”
據介紹,微軟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包括制造業與能源、零售與電商、數字原生遊戲、金融及保險服務、醫療與生命科學、教育與人才培訓等在內的智聯產業升級。
“在實現技術突破的同時,微軟正在思考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爲生產力,希望在第一時間將生成式人工智能與職業需求相結合,加速產業的升級和創新。”侯陽表示。
姚期智:
下一個目標是讓AI
有視覺、聽覺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談及,我們中國的科學家在現代AI發展上做了很多突破性的貢獻。
姚期智表示,ChatGPT下一個重要目標,是讓智能機器人有視覺、聽覺等多種感知能力,能夠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自主學習各種新技能。但是現在一般的強化學習方法太慢了,對於新技術常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學好。
姚期智說,在過去六七年裏,人工智能最高層一直有“路线之爭”,業界爭論的焦點是“要不要走強化學習這條路”。得益於一位中國年輕學者在一年多前實現的算法突破,機器人的學習速度提高百倍,強化學習現在只要幾個小時就能完成。
中國學者做出了了不起的理論貢獻。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WAIC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全球最頂尖“大腦”都在談AIGC,只有馬斯克執着於自動駕駛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