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十年無人區行走
1年前

導語:


關於京東物流有種種吸引人的傳說和故事,有很多數據、案例、標准。

但一個基本事實是,京東物流的成功是一群人十年一貫的努力所致。

成大事,自古無捷徑。

讓我們回到2010年的電商物流視角。

那是一個野蠻的狂奔的時代……時效毫無保證,裝卸野蠻以至於大批精密的3C電子產品在途中就已經損壞;高價值的商品被竊嚴重,以至於“貨到付款”成爲人們唯一信賴的付款方式;物流從業者收入低下,工作環境惡劣且缺乏必要的保障…

更重要的是,彼時,沒人認爲物流也可以是一種競爭力,沒人認爲物流應該是一個高科技賦能的數字化實體產業……大部分人不會把這個行業和“智能”“機器人”“數字化”等聯系在一起,仍然認爲這是典型的重體力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是傳統意義上的“運輸業”……

是解決這一切的時候了,中國應該有與其驚人的電商滲透率相匹配的物流服務體系,但要解決以上諸多弊病,一是要重金投入,二是要技術變革。

在這個大背景下,一座叫“亞洲一號”的超級物流設施在上海开始建設,這是一次投資意義上的豪賭,战略意義上的險棋……這也使它從第一天就領先於行業。而經過十年的努力,“亞洲一號”已經成爲一個全球領先的超級物流網絡,而陪伴它的,還是那群十年前決定放棄銀行、外企職位的年輕人。

1. 001號工程師

直到2023年,京東物流的袁一、劉勤、陳嘉三位,坐在我的對面的時候,他們可能還沒有想到,作爲當年的一名普通員工,選擇All in亞洲一號,讓這件事已經佔據了他們接近50%的職業生涯,而且大概率還會佔據他們余下的全部職業生涯。

2014年上海亞一建設期間,001號亞一工程師組部分成員

而更讓他們想象不到的是,當時被認爲只適合布設在北上廣深等超一线節點型城市的亞洲一號,今後十年會越修越多,遍布神州大地;而尤其令人驕傲的是,連物流條件十分苛刻的雪域高原——西藏,如今京東也建成了“亞洲一號”式的拉薩智能倉……這裏物流機器人來往穿梭,成爲了西藏自治區公共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實現了80%的商品本地發貨,“當日達”覆蓋範圍進一步拓展。

世人皆知京東211的時效,也有很多人了解到京東擁有“亞洲一號”這樣全球頂級的智能化物流基礎設施。

但少有人知的是,這是一群年輕人在摸索中打造出來的一個世界奇跡。

三人中的袁一,畢業的時候,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去某銀行上班,另一個是去當時還是創業公司的京東。

彼時,他其實已經在銀行上了幾個月的班。

“當時,在京東面試一直面到副總裁,他給我描繪整個的公司發展藍圖,這種高速的爆發式的增長,讓我們覺得這個行業真的非常有前景、有潛力,讓人熱血澎湃”,袁一說:“這最後堅定了我來到京東做這方面的工作”。

與之類似的還有陳嘉,這個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長大的年輕人,小時候他經常在父親工作的機械制磚廠,看着傳送帶上的自動成型的磚塊,年幼的他在心裏埋下了一顆“自動化”的種子。

2011年5月4號,“不安分”的陳嘉,決定辭掉物流研究院的工作,加入京東,成爲上海亞洲一號項目組的一員。

正是一代年輕人的選擇,我們的新經濟產業才能從模仿到創新,乃至在某些領域走到世界前沿。

2. 亞洲一號

2010年誕生的211限時達,幾乎逼死了當時還沒有亞洲一號這樣超級物流基礎設施的京東。

寫到這裏,我們要稍微介紹一些中國電商的物流情況。

像京東這樣的B2C零售電商平台,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生產型企業。

其中,供應鏈上遊送到京東的商品,對於京東來說,還只是“原料”。而“原料”投入亞洲一號這樣的超級倉後,會存儲、碼垛、分揀、包裝……只有當一份“原料”帶着包裝、ID和物流信息從亞洲一號發出的時候,它才是這條巨大工業流水线上輸出的“成品”。

亞洲一號這樣的超級倉,一般會直接建設在人口稠密、需求旺盛的城市周邊,它們“生產”出的產品,有很大一部分不需要再逐級投遞,而是直接送到最末端——站點,由京東小哥完成最後1公裏的投送。

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這類超級倉需要極大的規模、極大的投入,這在行業裏是基本沒有參考樣本的。

一般人去參觀亞洲一號,都會被驚人的體量規模、高效應用的物流機器人等吸引住目光。但很少人才知道,亞洲一號是典型的“軟件定義物流”,而其中的核心能力之一,是一套被稱爲京東版WMS(倉庫管理系統)的軟件。

WMS是一個通用名詞,不同的物流企業都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开發自己的WMS,但對於京東來說,开發一套WMS並和亞洲一號這樣的超級物流設施結合,京東是在無人區裏行走。

而當京東版的WMS分化出了WCS系統後,它就完全是京東獨有的了。

WCS系統是介於WMS和底層PLC之間的一層管理控制系統,與WMS進行信息交互,接受WMS的任務,並將指令下達到底層,從而驅動自動化設備動作。

可以說,WMS是大腦,WCS就是雙手。

當時,自動化倉儲在電商領域已有應用,但絕沒有亞洲一號的規模和復雜度。所以,2012年,陳嘉和袁一做了大量的技術交流和行業調研,結合京東自身的業務特點,最終從三十多種自動化設備中選擇了堆垛機、提升機、輸送线、閣樓貨架等十種設備。

此後,他們又以京東具體的業務爲基礎,結合倉內規劃布局,以及各個自動化設備的特性和細化功能,用了半年的時間前後迭代了十幾版方案,最終確定了自動化工藝流程和生產流程。

2013年上半年,劉勤的團隊從零开始,自主研發適用於亞洲一號的、使用SOA架構設計的WMS和WCS,一群年輕人摸着石頭過河,僅僅是商品出庫流程的功能設計就迭代更新了27個版本。只花了半年時間,這群年輕人就开發出了行業內最早,具備海量SKU管理能力和單倉百萬級訂單生產能力的WMS和WCS,並能復用到之後各地的亞洲一號。

考慮到亞洲一號還在建設,2013年的下半年,劉勤、梅少等10個技術人員,开始現場模擬調試,地點是一處位於上海嘉定的老服裝倉。

當時,嘉定條件簡陋,倉庫附近沒有飯館,這些工程師就蹲在倉庫外喫盒飯;有時候,下班太晚,當時打車軟件還很不好用,經常打不到車,走路回住處,8公裏要走2小時;有時候,因爲留在場地調試幾天沒回去,上海的梅雨天氣讓被褥全發黴了。

2014年3月,軟硬件系統开始正式聯合調試,第一階段,是把硬件設備接入WMS、WCS軟件系統,實現堆垛機、輸送线、分揀機等硬件設備可以在軟件的驅動下完成入庫、存儲、出庫、輸送、分揀等任務。

而聯調的第二階段,是將真實訂單跑在整個系統上,通過訂單逐漸上量來測試整個系統的承壓能力和穩定性。

從WMS+WCS聯調开始,到初步的平穩運營,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生產訂單數連番10倍。這些數字被賦予的含義遠遠超過它本身,更是牽動着每個研發人員的心。

這批年輕的工程師,當時平均年齡也就20多歲。

在剛开始的階段,每1張訂單的生產,都往往伴隨着多個環節的問題頻出,每到這種時候,大家心情尤其低落,感到備受打擊。

但是打擊歸打擊,振作起來解決了問題,依舊元氣十足。

但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雙11就要來了,這是亞洲一號面對的第一個雙11。

爲迎战雙十一,京東的工程師對WMS、WCS系統做了充足的應急預案:報表應急方案從報表庫快速切換到生產庫備庫、建立備份報表庫,提前對系統功能review,討論和溝通大單量的各預案……這一切,只爲上海亞洲一號能平穩且超預期的度過雙11。

雙11終於來了,從前期近3萬單开始逐漸爬坡,每個數量級的飆升都牽動現場工程師的心,然而,預設中的“災難”並沒有出現——雙11這一天,亞洲一號處理的單量穩穩超過設計容量的10萬單,而系統穩如泰山。

2014年雙十一期間,上海亞一突破單日訂單10萬單

這不但是京東亞洲一號的10萬單,也是當時整個中國、甚至整個亞太地區的單一倉儲系統日處理能力的一個裏程碑,它意味着中國物流行業邁過了一個巨大的門檻,從此進入世界物流先進國家的行列。

3. 差不多

6月14日凌晨2點05分,一箱剛從蘇州蟹塘現捕現撈的“六月黃”,從京東物流昆山亞一智能產業園2期自動分揀中心下线,這是今年京東物流最新投用的集倉儲、分揀、轉運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物流園區。

建成後的昆山亞一整體園區,面積超50萬平方米,相當於70個足球場,成爲全球規模最大的倉揀一體智能物流園區。其自動分揀中心擁有超過80條自動分揀线,1萬個智能分揀機器人,分揀准確率也達到99.99%。在京東618期間,分揀中心全天24小時不間斷作業,具備日均分揀超450萬件包裹的能力。

這意味着,從單體來說,新一代的亞洲一號,僅僅從訂單處理量來說,是2014年上海亞洲一號的45倍。

圖: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昆山智能產業園2期

而其處理效率,提升5倍之多,相當於每兩年提升一倍。所以從單體來說,京東“亞洲一號”的處理能力的進化速度,堪稱物流領域的“摩爾定律”。

從第一座亞洲一號於2013年开始調試並於2014年在上海正式投用,十年間已有數十座亞洲一號園區遍布全國20余個省市。

有人也許會說,從0到1很難,但從1到N,會容易很多。

這話似乎對,但似乎也不完全對。

好比制造航母,有了造第一艘的經驗,從第二艘到第十艘,可能是越造越快。

但是,有十艘航母的艦隊,在指揮和調度的復雜性上,遠非只有一艘航母的艦隊那么簡單。

所以,京東亞洲一號的從1到N,並不僅僅是其高度智能化的訂單處理能力、倉儲能力在全國20多個省市的簡單復制。

這么龐大的倉儲網絡,追求的目標卻很奇怪,我稱之爲“差不多”。

大家都知道,服務最難的是“一致性”,比如开一家麥當勞不難,全球的麥當勞都是一個口味才真的難。

對於京東來說,北上廣深等超一线城市的物流服務標准統一不難,但全國各地的物流體驗高度一致就很難,在西藏這樣地理條件特殊的地方,就尤其難。

但不用調查你也知道,京東物流似乎在全國各地的體驗都“差不多”,這看上去”差不多“的體驗背後,是極大的不平凡。

這10年間,在華南、華北、華中、東北、西南、西北,數十座功能不一的亞洲一號在全國20多個省份接連建成,形成了全亞洲規模最大的智能倉群,這是一套與全國超1500個倉庫協同搭建的“多層級供應鏈基礎設施網絡”。

這就可以實現,消費者有購买需求的時候,不管在哪裏下單,都能夠直接從當地或者周邊城市的倉庫出庫履約,減少跨省調撥,這樣從整體履約的成本、體驗、時效角度來說都是最優的。

而且,在特殊時期,它還能發揮不同尋常的战略價值。

以上海爲例,日常情況下,上海市訂單的商品是由周邊的亞洲一號倉庫發出,通過短途的運輸進入到上海,再由小哥送上門。而在2022年,上海疫情較嚴重的時候,上海和昆山的很多倉庫受限制無法啓用。

這種情況下,京東物流的網絡效應充分發揮,廣州、成都、武漢、北京等各地的亞洲一號分擔了上海的訂單,並通過長距離運輸進入到上海市。這看似只是從其他倉庫發貨,但背後但網絡規劃團隊和數據團隊、算法團隊需要通過技術的方式,更精准地找到最優解——即,某個訂單應該由哪個倉來出庫,通過什么樣的運輸方式,最終履約到客戶手上,才是最佳的方式。

所以,亞洲一號的從1到N,從來不是物理上的簡單復制,而是一個不斷升級打怪的過程。

當年,京東建設第一座“亞洲一號”的時候,行業裏雖然驚嘆不已,但也有很多人冷眼相看。

筆者當年採訪過的一位元老級的電商創業人士就曾評論——“當年,我們覺得亞洲一號這樣的設施,宣傳價值大於實用價值。因爲其超高的處理能力,決定了只有北上廣深這樣需求極爲密集的城市才能‘喂得飽’,因此,我們都預判這種模式的復制性很差。”

說這話的人,並非沒有行業經驗和理性視角,但是他低估了兩件事情。

第一,是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和電商消費滲透率在過去十年指數級的提升;

第二,是低估了京東建設一張全國乃至全球物流骨幹網絡的決心;

事實上,上海的亞洲一號建成後,就迅速擴展到廣州、北京、沈陽、昆山、青島等全國核心樞紐,在實現全國覆蓋的同時,一張智能物流的核心骨幹樞紐網絡就此搭建完成。

而此後,亞洲一號的布局逐漸加速,覆蓋城市也從一二线城市向更多三四线城市拓展,無論是本地商品的訂單滿足率,還是偏遠地區的211限時達覆蓋率,都得到大幅提升。

京東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並不是只有超一线城市的居民才能夠享受211限時達的服務——整個京東智能物流群的搭建,讓即使是偏遠地區,也在逐漸體會到這種驚人的物流體驗。

4.向社會开放能力

以上,僅僅說的是亞洲一號作爲一個單體,其效率提升帶給消費者的體驗提升,而若要談論其整體效益,我們就需要一個更大的觀察視角——全中國、全社會。

讓袁一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參與西藏項目的過程。

西藏雪域高原的獨特地理環境和人口分布形態,決定了很難套用傳統的電商物流經驗。

曾經在2016年12月13日,西藏自治區墨脫縣的門巴族人拉傑第一次實現用手機網購大家電,爲了將這一單送到,這台冰箱走了11天:半夜翻越5000米海拔高山再陡降3000米,走過“川藏公路最兇險路段”。

這一單的配送也頗具標志性意義:京東物流實現了大件物流在中國大陸地區幾乎所有區縣的覆蓋。

但是,京東物流要的並不只是“象徵意義”。一台冰箱11天運到,這種體驗下的電商,也很難稱之爲合格的電商。

所以,聽說要去西藏建設電商物流園,除了袁一外,還有很多京東物流的員工主動請纓。

西藏商務廳決定集中力量辦大事,把47個縣的資金整合起來,找到京東物流,希望一次性建成一個樞紐級的、惠及全藏的智能物流基礎設施。

由此,2017年5月25日,京東物流在西藏的倉儲物流園區正式投入運營,這是西藏地區第一個電商企業專有物流園區,投入運營後,西藏首次實現電商配送“當日達”。

克服地域特殊性,並不是京東物流向社會輸送的唯一價值。

幫助地域性的產業集群發揮價值,是京東物流的另一種輸出方式——在陝西的武功、新疆的伽師、江西的會昌等地,產地智能供應鏈中心接連开倉,從 “亞洲一號”中沉澱下來的供應鏈基礎設施能力和物流科技,正逐步下沉到更多區縣甚至鄉鎮,爲農民增收、農村致富提供助力。

去年8月,京東物流新疆產地智能供應鏈中心在喀什地區的伽師縣正式开倉運營,這裏迅速成爲全新疆最大的集果品採購、冷藏、加工、分選、包裝、物流爲一體的產地智能供應鏈中心,將爲新梅等優質新疆水果上行提供一體化供應鏈支撐。

有趣的是,如果以直线距離爲標准,喀什是全中國距離亞洲一號的誕生地上海最遙遠的城市,距離長達4000公裏,幾乎跨越大半個中國。

然而,在喀什供應鏈中心建成後,該中心作爲新梅的前置生產與預冷暫存基地,和陝西武功倉進行雙倉聯動,大大縮短了“疆果出疆”的運輸時效。

地圖上最遙遠的距離,被京東物流變成最快48小時可以送達全國的西部農特產品輸出中心,全面助力鄉村振興,這是又一個奇跡。

克服地理緯度,不是京東物流賦能社會的唯一指向,對於某些特定的產業來說,先天極高的倉儲物流需求,使得其紛紛相中了京東物流提供的服務。

半導體行業,可能是體積最小、貨品價值最高、sku最復雜的一個特殊行業。

“別看我們這個倉只有 5 萬平方米,但 SKU 卻超 4 萬種,而且體積小、貨值高,一家半導體廠商就會有成千上萬顆 IC 型號,對存儲、揀貨等倉儲作業的效率與准確率都要求極高 “,據億安倉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億安倉傳統的倉儲作業中,主要依靠傳統人到貨的揀選方式,揀貨效率與揀貨准確率都是老大難。而且倉內有完稅商品,也有保稅商品,只能通過不同樓層進行物理隔離,效率低,管理難度大。

然而,在京東物流的改造下,億安倉在東莞虎門鎮的中心倉得以進行升級改造,打造了一座高達 21 米的三代天狼立體倉庫,採用雙伸位堆垛機和多層料箱的密集存儲,在滿足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托盤貨位、箱式貨位存儲容量的最大化。

通過供應鏈自動化與數字化的升級改造,億安倉不僅在同一庫區實現了完稅商品與保稅商品自動存取的綜合性立庫,讓存儲面積增加 12,000 平方米以上,揀選效率提升了 80%,揀貨准確率也提升至 99.99% ——這一系列效率巨變的背後,都離不开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的助力。

無獨有偶,京東物流爲蒙牛乳業打造的短暫存、快周轉智能倉也將在今年交付落地,投用機械臂、“地狼”AGV、自動輸送线等多種關鍵智能硬件,並通過京東物流WES、WCS系統實現多設備協同作業與有序銜接,將智能化貫穿產品生產下线、噴碼掃毛、碼垛、搬運、存儲以及最終拆垛出庫的全流程。

結語:

今天,亞洲一號的網絡體系,我愿意稱之爲“一個類似啓動鍵的超級工程”。

亞洲一號的崛起十年,也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十年。伴隨磅礴的消費活力與海量的物流訂單,中國成爲全球最爲復雜的供應鏈場景,這也造就了中國物流企業在模式創新與技術應用方面具備了顯著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其通過生產要素的流動可以加速區域間的經濟合作,改善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

但如果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較爲薄弱,就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該地的經濟發展。而通過加強對區域基礎設施的建設,就是可以避免這種負向效應的產生,也是均衡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的關鍵。

然而,京東物流在今天,從某種意義上已經可以起到一種社會基礎設施的作用,它從滿足自身發展开始,經過十年打磨,开始進入了技術領先、服務能力溢出的良性循環;它不僅僅解決電商物流效率,還幫助地方、企業、供應鏈等提升產業鏈的競爭能力,它根植於實體經濟,正向更廣的天地出發。我們相信,在下一個十年激烈的國際國內貿易競爭中,在解決經濟“不均衡、不充分”的短板中,它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實體產業的結構轉型,也持續幫助帶動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十年後,更多玩家沿着先行者的路徑入局;向無人區更深處探尋,成爲中國物流下一個十年的關鍵命題。

應採訪者要求,袁一、劉勤、陳嘉皆爲化名。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京東物流,十年無人區行走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