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倫博泰登陸港交所:搶跑ADC賽道 核心產品商業化潛力突出
1年前

香港, 2023年7月11日 - (亞太商訊)  - 據彭博終端機轉載,自全球第一款ADC藥物Mylotarg上市以來,全球ADC藥物銷售規模快速增長。當前,美國、中國、歐洲企業都在加速布局ADC藥物,ADC賽道已成爲業界備受矚目的焦點。

7月11日,四川科倫博泰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科倫博泰」或「公司」,股份代號:6990.HK)正式登陸聯交所,爲港股ADC賽道再添一枚優質標的。資料顯示,科倫博泰是开發ADC的先行者之一,是中國首批也是全球爲數不多的建立內部开發 ADC平台OptiDC的生物制藥公司之一,在中國ADC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獲機構高度認可 三大技術平台構建核心護城河

本次招股期間,科倫博泰收獲了長线投資人的高度認可,國際配售部分獲機構踊躍認購,最終超額認購3.4倍,在近期的上市新股中位居前列。此外,科倫博泰IPO亦吸引了包括RTW Funds、Laurion Capital、TruMed、匯添富基金等基石合計認購總額約6730萬美元的股份,佔綠鞋前發售股份總數的38.7%。本次IPO之前,科倫博泰已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IDG資本、CMG-SDIC資本、禮來亞洲基金、高瓴、信達及Sherpa等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上述種種,充分顯示了機構投資人對公司發展的信心。

能夠得到「聰明錢」的認可,主要還是源於科倫博泰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其本身研發實力以及強大的技術平台。科倫博泰建立了三個分別專注於ADC、大分子及小分子技術的核心平台,作爲其發現及开發創新藥物的基礎,以應付特定疾病領域的醫療需求。科倫博泰的ADC平台爲其在ADC整個生命周期的系統开發提供支持,使其能夠持續創新,不斷豐富公司的ADC組合,在ADC的市場競爭中構建了牢固的战略護城河。截至目前,通過ADC平台,科倫博泰已开發出針對癌症進展的部分關鍵機制及途徑的十多項臨牀及臨牀前ADC資產。

歷經多年發展,科倫博泰已建立了從研發、生產、質量控制及商業化的涵蓋全部主要藥物开發功能的端到端能力,使其能夠战略性地快速推進其資產管线。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共計擁有33款資產管线,其中14款處於臨牀階段,覆蓋乳腺癌(BC)、非小細胞肺癌 (NSCLC)、胃腸道(GI)癌(包括胃癌(GC)及結直腸癌(CRC)),以及患者人數衆多且醫療需求未得到滿足的非腫瘤疾病及病症。

核心產品進展順利 商業化潛力巨大

科倫博泰擁有兩款ADC藥物作爲核心產品,即SKB264及A166。

其中,SKB264定位爲中國首款國產TROP2 ADC,目前處於3期階段,用於治療各種晚期實體瘤,包括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及其他主要癌症。另一核心產品A166是一款處於NDA注冊階段的用於治療晚期HER2+實體瘤的差異化HER2 ADC,有潛質成爲中國首批獲批治療晚期HER2+ BC的國產ADC之一。

與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聯合开發的TROP2 ADC藥Dato-DXd不同,SKB264是一款完全不同的靶向TROP2 ADC藥物。據了解,兩者的分子設計完全不同。SKB264與Dato-DXd二者雖然靶點相同,但選擇的抗體,linker與毒素均不相同,是完全不同靶向TROP2 新型的ADC藥物。其次,兩者的適應症开發路徑不同。在非小細胞肺癌領域,科倫博泰的SKB264的第一個進入III期臨牀試驗的是EGFR TKI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鱗NSCLC。

在今年7月份,科倫博泰召开了SKB264全國Ⅲ期臨牀試驗全國研究者會議,就SKB264已獲得的階段性臨牀研究資料、既往研究經驗以及SKB264-Ⅲ-09研究方案獲得了各界專家高度認可。因此,不能將阿斯利康產品Dato-DXd的III期在二线或三线NSCLC臨牀試驗的中期分析結論簡單推導爲科倫博泰產品SKB264的結論。

根據預計,全球TROP2 ADC市場預計將從2022年的7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259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爲57.6%。自2022年6月中國國家藥監局批准首款TROP2 ADC後,中國TROP2 ADC市場預計將從2023年的人民幣2億元增至2030年的人民幣23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爲103.0%,市場前景可觀。科倫博泰的SKB264無論在研發進度上還是臨牀數據上,均展現了領先市場的競爭優勢,其未來商業化潛力極具想象空間。

此外,科倫博泰還有其他幾款產品也已獲得了的候選藥物上市許可,可以預見,隨着產品商業化進程加快,公司內在價值有望不斷凸顯。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科倫博泰登陸港交所:搶跑ADC賽道 核心產品商業化潛力突出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