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賽之後又一激光雷達廠商要IPO:受困缺芯的速騰聚創遞表港交所
原創 張瀚文 信風TradeWind 2023-07-12 21:32 發表於北京
作者:張瀚文
編輯:松壑
受益於自動駕駛景氣度,更多激光雷達廠商开始奔赴資本市場。
速騰聚創日前遞表港交所,衝擊港股“激光雷達第一股”,有望成爲繼禾賽科技(HSAI.O)之後,國內第二家專注激光雷達的上市公司。
招股書援引灼識咨詢數據顯示,速騰聚創擁有全球第一的車企定點數量,並且在機器人和其他非汽車行業客戶的累積銷量排名全球第一。
盡管定點數量領先,但速騰聚創的營收體量仍小。2022年,速騰聚創實現營收5.3億元,同比增長60.19%;年內淨虧損達到20.86億元,虧損額擴大26.09%,剔除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等影響的經調整淨虧損達5.63億元。
從出貨量角度來看,2022年,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出貨量達到5.7萬台,仍少於禾賽科技8.05萬台。
遞表前,速騰聚創已完成14輪融資,融資規模達38.65億元,在2022年完成G輪融資後,速騰聚創的估值達到150億元。其股東名單中顯現菜鳥(11.03%)、華興資本(5.32%)、吉利(1.72%)、小米(2.35%)等知名機構及產業鏈公司的身影,其中菜鳥爲持股比例最多的機構投資者。
截至7月12日,禾賽科技市值約15.84億美元,按實時匯率換算,約合113.89億人民幣,低於速騰聚創G輪後估值。
速騰聚創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未來能否盈利也取決於客戶產品的銷量、市場對自動駕駛的看法等外部因素,並稱:“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可能持續虧損”。
借道港股上市融資,速騰聚創計劃將45%用於研發、20%用於提升制造、測試及驗證能力、20%用於加強銷售及營銷、5%用於探索潛在的战略合作以及10%用於補充營運資金
從同業禾賽科技上市即巔峰的股價走勢來看,目前激光雷達市場預期的不確定性,爲速騰聚創的上市增添了幾分不確定。
01
高研發背後低壁壘?
在處於早期競爭階段的激光雷達行業,入局者選擇的技術路线各不相同。
相較國外廠商,國內廠商走到了行業前列,面臨沒有石頭可摸的境況。
有激光雷達行業內人士向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目前各家廠商沒有強技術壁壘,但有供應鏈維度的成本優勢。
“技術方案收斂後會出現新的強技術壁壘,現在我們站在追趕者的角度沒看到技術能力沒法克服的,供應鏈維度和財力上有難度的確實有”,上述人士補充到,“爲追趕者在研發資源上就要更精打細算,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說服供應鏈溝通的成本也相對高一些,必須拿出足夠的技術優勢來”。
目前速騰聚創的技術路线爲混合固態雷達路线的 MEMS(微振鏡)雷達,主要定點品牌包括小鵬、廣汽、吉利等。
相比之下,禾賽科技選擇的卻是混合固態路线的單軸轉鏡雷達,2022年出貨量超8萬台目前爲理想、集度、路特斯、高合等品牌的定點。
二者選擇的技術路线各有利弊。據安信證券研報,速騰聚創選擇的路线優勢在於成本低、壽命長,缺點則有振鏡導致不穩定、覆蓋面積有限、不利於算法處理等;禾賽科技選擇的轉鏡雷達的優勢在於單個光源可完成機械式雷達幾十线束的效果,效率高,但極高的轉動頻率也對機械部件的壽命造成威脅。
按產品劃分,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產品有M系列、E系列以及在研的E系列。
其中M系列的M1產品在2022年賣出3.66萬台,佔其全年激光雷達出貨量64.2%。速騰聚創在招股書表示,2021年,M系列產品的發布,使其成爲全球首家實現芯片自研+車規級激光雷達量產交付的企業。
2022年,速騰聚創的研發开支達到3.0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29.97%,但同時其年內虧損額也同比增加26.09%至20.86億元。
速騰聚創歸因於報告期內銷售成本、一般及行政开支和研發开支增加所致。其中銷售成本中的原材料採購成本從2021年的1.37億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的3.37億元。
2022年,速騰聚創的毛利率首次錄得負毛利-7.4%,此前兩年分別爲44.1%和42.4%。速騰聚創將原因歸於全球芯片短缺導致價格上漲,激光雷達的單位制造成本增加,因此對毛利率產生不利影響。
同時速騰聚創在招股書中表示,“銷量增加帶動的收入增長部分被用於ADAS應用的產品平均單價下降所抵消,因爲开始量產時該產品的價格一般較低”。
成本上升、出貨價格下降導致毛利承壓的現象同樣表現在禾賽科技身上,在其出貨量登頂全球第一的2022年,毛利率從52.97%銳減至39.24%。
至於達到多少出貨量能形成規模效應進而實現盈利,探維科技產品經理張立辰對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數據預測的話,10萬至20萬級別的出貨量區間逐漸可以實現盈利的。但這個問題我覺得要看討論的維度,現在的汽車產業鏈已經發生革命性變化,不能按過去成熟的工業體系去評估,智駕芯片沒盈利,智駕方案商也沒盈利,激光雷達不是虧損的‘孤島’。”
芯片價格上漲與速騰聚創不停的周轉動作推高了其存貨水平。2020年至2022年,速騰聚創的存貨分別爲5360萬元、1.39億元和2.89億元。
但隨着產品量產交付,速騰聚創2022年存貨周轉天數明顯減少,分別達到167、184和137天。
02
車難賣雷達也同理
當下激光雷達廠商面臨的主要困境之一在於車規級激光雷達的價格成本仍然較高,在下遊整車難賣、各品牌廠商大打價格战的當下,上遊的激光雷達廠商也會感到寒意。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2023年6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爲54.0%,同比增加4.5個百分點,仍處於較高水平。
另一方面,並不是所有廠商都“用得起”激光雷達。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一顆激光雷達單價在500美元,整體成本在萬元左右。而車企對智駕方案成本普遍爲整車BOM成本的5%左右,難以向30萬以下車型滲透。
根據易車網數據,今年上半年,銷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車型,近特斯拉的Model3和ModelY價格帶上探至30萬以上,普遍爲20萬以下的中低端車型,而在後者的身上是見不到激光雷達的。
在普遍以銷定產的汽車制造業,激光雷達廠商想賣更多雷達的前提是,車企能賣出更多的車。
但反過來說,靠智駕功能做出差異化的車企也需要激光雷達廠商提供便宜、性能穩定的產品。
要實現這一目標,激光雷達廠商先要成爲更多車企的定點,把自家的量產價格打下來。通過提高出貨量形成規模效應,進而平抑生產成本。
具體到速騰聚創,其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有21家定點合作整車廠和一級供應商,共有52款定點合作車型,兩項數據均排在全球激光雷達供應商第一。排在第二的爲禾賽科技,分別有11家定點合作客戶數量和19款定點車型。
據國海證券研報數據,2023年上海車展期間有近40款展出車型配備了激光雷達。包括小鵬G6/G9/P7i、吉利瑞藍等近20款車型搭載了速騰聚創的第二代固態激光雷達M系列產品。
在智能化的大趨勢下,車企爲了實現自動駕駛將不得不和激光雷達廠商綁在一起,甚至比亞迪已經下場自研激光雷達。不過有激光雷達行業人士向信風(ID:TradeWind01)透露,比亞迪並非要做整機,而是做其中的某一個核心模組。
談及車企對激光雷達的看法,張立辰對信風表示,“車企對於激光雷達應用的思考比過去深多了,而且越來越懂激光雷達,以前是我們教車企怎么用,現在車企越來越像導師的角色,指明一個功能方向讓我們去具體實現”。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禾賽之後又一激光雷達廠商要IPO:受困缺芯的速騰聚創遞表港交所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7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