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臥龍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今年3月10日筆者在《中美銀行股指數走勢分析》一文中曾經分析A股市場銀行股指數走勢。文章以通達信銀行板塊指數(880471)爲分析對象,認爲當下銀行股指數正處於[5]浪(4)調整之中,首選數浪方式第(4)浪爲水平三角形,並指出將有一浪上升走勢。銀行股指數4、5月份出現一個短暫升浪——尖衝走勢——銀行板塊指數創歷史新高但中證銀行(399986)、國證銀行(399431)及上證銀行(000134)均爲創歷史新高。之後迅速回落,牛市發燒友又一次失望。如今高盛報告看淡中國銀行股,投資者大爲不滿,但銀行股指數自去年10月底至今年5月上旬升浪爲3浪結構,已經清晰地爲投資者指明路向。
銀行股指數走勢圖上,將2007年11月初1976點定義爲第[3]浪,之後跌至2008年10月最低525點爲第[4]浪,跌73%。525點展开第[5]浪上升。第[5]浪中,525點升至2009年7月1329點爲[5]浪(1),1329點跌至2012年9月786點爲[5]浪(2),786點升至2021年3月2211點爲[5]浪(3),2211點至今爲[5]浪(4)。有關[5]浪(3)劃分與《中美銀行股指數走勢分析》一文有差別。
[5]浪(3)之中,786點升至2013年2月1114點爲(3)浪1,1114點跌至2014年3月831點爲(3)浪2,831點升至2015年4月次高點1770點(最高點1890點)爲(3)浪3,1770點調整至2016年2月1240點爲(3)浪4,1240點升至2021年3月2211點爲(3)浪5。(3)浪5又再細分更小級別一組5浪,而其中5浪[v]爲楔形走勢。
銀行股指數去年10月底至今年5月上旬升浪爲3浪結構,要么是間隔浪x,要么是b浪。基於基本面估值等因素,若是b浪則[5]浪(4)是一個水平三角形;若是x浪則[5]浪(4)是一個雙重三。
國證銀行指數大型浪劃分與銀行股指數相同,但中型浪有區別。由於重疊存在,國證銀行指數第[5]浪爲楔形結構,內部劃分爲3-3-3-3-3模式。[5]浪(3)中,2012年9月低點升至2013年2月高點爲(3)浪a,2013年2月高點跌至2014年3月低點爲(3)浪b,2014年3月低點升至2021年2月高點爲(3)浪c,(3)浪c又是楔形結構。
無論是中證銀行抑或國證銀行,指數均有效跌破2000日平均线——即8年平均线——之後反彈受制於500日及1000日平均线而迅速回落,表明長期投資者拋售。目前500MA持續下行,而1000MA走平長達1年時間之後开始掉頭向下,2000MA亦开始走平,很明顯,這是長期調整態勢,若非銀行股超低估值,恐怕股價早已崩盤,此時仍期望銀行股整體牛市,極不妥當。投資應當理性,而非義憤填膺,對高盛報告冷靜看待。
近期美股在加息暫停而經濟數據強勁利好下持續上升,投資者又忘卻了風險,認爲新一輪牛市上升出現。此等情形,令人想起股神巴菲特1969年一段往事。
1968年,巴菲特才38歲,當時他感覺到股票昂貴。在整個1960年代,美股一直持續上升,大牛市令人人都發達,簡直可“魚翅撈飯”。在市場鼎盛時期,巴菲特認爲投資者將要面臨巨大風險,1969年其合夥企業散檔,他承認已不再適應股市瘋狂。
巴菲特致委托人信中寫道:“我相信,當這一時期股市及商業發展被寫進歷史時,是一個很好例證,此等現象將會被認爲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狂躁病之表現。”
合夥企業散檔後,奧馬哈多了一群百萬富翁,而巴菲特自己則將自有資金投入了巴郡,等待一個熊市。然而市場並未立即進入大熊市,1970年曾經下跌,但只是次級股票下跌,比如一本巴菲特傳記中所記載:李騰工業集團跌70%,萊維特跌85%,四季護理中心跌64%……。市場繼續炒作藍籌股,所謂“漂亮五十”。比如麥當勞、IBM、迪士尼、寶潔、施樂、輝瑞等公司,各位一定耳熟能詳。這些公司在1970年跌市中下跌30%至40%,但之後股價則持續翻倍。迪士尼自1970年低位至1973年初升4.3倍,麥當勞則勁升7倍!最高峰時迪士尼市盈率高達76倍。即使1973年至1974年大熊市,這些公司股價最低位都比巴菲特離場時更高。1974年巴菲特財富名義損失48.7%,但他認爲此時正是入場好時機。
當下美股不是1969年便是1971年,市場炒作“漂亮之五”,或者“標普七雄”,蘋果、微軟、輝達(NVDA)、特斯拉等令人感覺到美國科技力量無所不能,人工智能讓新時代來臨,投資者信心百倍——美國經濟將會軟着陸,即使是衰退亦會是蜻蜓點水——然而市場總有其規律,投資者信心爆棚之時,往往便是股市見頂之日。
歷史正在重演!
(本文完)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如何看待高盛看淡中國銀行股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