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被列爲可能致癌物,無糖汽水配料表淨化進入加速期
1年前


作者丨布林

出品丨壹覽商業

頭圖來源丨Unsplash

北京時間7月14日凌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世界衛生組織和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發布了非糖甜味劑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報告。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根據人類癌症(特別是肝細胞癌)方面的有限證據,將阿斯巴甜歸類爲可能對人類致癌之列。


阿斯巴甜的甜味強度是蔗糖的約200倍,但熱量卻非常低,所以常被使用於無糖飲料的生產中,比如可口可樂和百事的無糖可樂均使用了阿斯巴甜。此次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阿斯巴甜被歸類至排名第三的2B等級,對實驗動物的致癌性有較爲令人信服的證據,但對人類致癌性的證據有限。

雖然聯合專家委員會重申阿斯巴甜每日允許攝入量爲每公斤體重40毫克(假設沒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攝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減肥軟飲料,一位體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要飲用9-14罐以上才會超過每日允許攝入量),但“可能致癌”這一研究結論或多或少還是會讓消費者多一層顧慮。


壹覽商業查詢了市面上主流的10款無糖甜味飲料的配料表後發現,赤蘚糖醇是其中7款產品的主要甜味劑,另外,木糖醇、安賽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等甜味劑也被廣泛使用,而阿斯巴甜只有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仍在使用。

甜味劑可以分爲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常見的天然甜味劑包括以赤蘚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醇、異麥芽酮糖醇等爲代表的營養性糖醇類甜味劑,和以甜菊糖苷、羅漢果提取物、阿洛酮糖爲代表的非營養性甜味劑;常見的合成非營養性甜味劑有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俗稱“蔗糖素”)、糖精等。

今年5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關於非糖甜味劑的新指南,建議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劑來控制體重或降低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基於對現有證據的判斷,食用非糖甜味劑無法爲成人或兒童減少體脂帶來長期益處,甚至長期食用反而可能會產生不良效果,比如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成年人死亡風險。

新指南中所指的非糖甜味劑包括合成的、天然的或者經過修改的非營養性甜味劑,也就是說,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糖精等都包含其中,而赤蘚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營養性甜味劑以及阿洛酮糖、塔格糖等量糖並不在新指南的警告之列。

從10款無糖甜味飲料的配料表中不難看出,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無糖可樂由於都含有阿斯巴甜和防腐劑,雖然符合添加標准,但對比其他產品,成分安全度和健康度處於下風。

針對阿斯巴甜被確定爲可能致癌物,各個品牌的態度卻大相徑庭。

早在半個月前,元氣森林就在其官方微博中聲明:“元氣森林全线產品不含阿斯巴甜。”元氣森林表示其時刻在關注政府政策法規的變化,及時掌握糖與代糖的科學前沿、使用範圍、限量等相關信息的更新,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百事可樂卻堅持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其CFO Hugh Johnston周四對路透社表示百事可樂並不打算改變產品組合。而可口可樂,似乎在“暗度陳倉”。


今年四月,可口可樂對一款健怡可樂進行了有限的市場測試,該可樂採用羅漢果和甜葉菊等植物性甜味劑取代了阿斯巴甜。

盡管甜味劑在飛速發展中,有關安全性、口味、無糖/低糖的概念爭議和疑慮,從未被完全打消過,並且隨着科技進步,甜味劑的安全性論證也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比如糖精就曾因爲被懷疑安全性不夠,被多個國家“拉黑”,直到上世紀90年代,糖精安全性才逐漸被論證。1991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撤銷了禁用糖精提議。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當下消費者的控糖意識和對於無糖產品的接受度在逐漸提高,同時對於無糖產品的健康度和安全性的關注也在提高。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發布的《2021中國無糖飲料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顯示,經過調研,近80%的消費者選擇消費無糖飲料的原因在於“更健康”,而非有明確控糖需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指出,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具有漸進性特徵,是一個不斷豐富完善的過程,消費者的認知對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具有重要作用。

從現有的研究結果來看,營養性糖醇甜味劑對於人體更爲安全,甚至像赤蘚糖醇和木糖醇,它們本身就是存在於人體中的正常糖類代謝的中間體。

隨着元氣森林等品牌將更安全的赤蘚糖醇作爲主要甜味劑,並且不添加防腐劑,飲料行業“卷配方”的時代到來。基於現有科技和研究結論的基礎上,配料表“更簡單”、“更幹淨”,符合現代消費者對於飲料安全性的長期訴求。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阿斯巴甜被列爲可能致癌物,無糖汽水配料表淨化進入加速期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8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