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SaaS公司的創業過程,實質上就是與SaaS的三個致命bug鬥爭的過程;而水平的高低,就是利用“解藥”的能力。
來源 / ToBeSaaS
作者 / 戴珂
繼北森在港交所IPO之後,又有包括多點、聚水潭、百望雲、慧算账在內的SaaS企業,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可見,經過了多輪融資後的SaaS公司,大都到了該交卷的時候。
不過,最近收到不止一位投資人的問題:從SaaS投資領域看,SCRM才是資本下了重注的,那SCRM爲啥沒在其中?
更有人直接問:是不是SCRM這個“賽道”選錯了,或者說不行了?
在我看來,所謂“賽道”其實就是個分類,或者說根本沒有“賽道”這回事,它跟成功機會沒啥關系。
再說,SCRM無論是分類、還是賽道也沒有選錯,否則怎么會有HubSpot這些成功的SaaS企業呢?
實際上,大部分SaaS公司沒有成功,是因爲沒有注意到:SaaS這種商業模式,不但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反而是本身就有三個致命的Bug。
(1)長期負現金流
SaaS公司的初期成本太大,除了雲設施的成本、研發成本,還有較高的獲客成本CAC。另一方面,訂閱收入模式決定,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訂閱收入不足以抵消這些成本。
長期的負現金流,大部分SaaS創業公司都很難挺過去。
(2)不可避免的流失
SaaS客戶的流失,就像地球引力一樣沒法避免,所以有人把SaaS業務比喻爲一只漏水的桶。據說Salesforce早期的月流失率,也高達8%。這是個什么概念?一年後,現有客戶就流失殆盡。
流失的破壞力十分巨大,嚴重時可導致SaaS這種商業模式不能成立。
(3)業務單點
SaaS的單點業務特性,讓不太系統了解企業的互聯網公司,也能進入ToB領域,才形成SaaS行業的繁榮。
不過,凡事都有利弊兩面性,無法自成體系的單個業務,在客戶那裏都很難長期生存下來。不是被客戶使用一段時間後丟棄,就是被競品取代,或者自生自滅。不過,再致命的BUG也有“解藥”。比如:
改善現金流,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降低CAC,因爲它是最喫現金的。降低CAC除了用來補償前期的投資,還可以用來獲取新的客戶。
改善留存,最有效的辦法是“黏住”客戶,也就是在客戶最需要取得成果的業務上,幫到客戶。然後是怎么操作這件事,也就是運營客戶成功。
孤立業務問題,行業內有效方法是互聯與生態。比如HubSpot目前可互聯的應用有1300+個,全球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夥伴上萬家。即使你目前還不具備這么強的生態能力,至少也要能與相關密切的應用組成“微生態”,甚至是原生生態,才可能解決單點業務面臨的問題。
所以,一家SaaS公司的創業過程,實質上就是與SaaS的三個致命bug鬥爭的過程;而水平的高低,就是利用“解藥”的能力。
現在,用這個邏輯,審視一下那些不太成功的SCRM,就會發現問題所在。
首先,是現金流問題。因爲有充足的融資,所以不存在現金流問題。但錢多也未必是好事,沒練成逐漸降低CAC的能力,反而養成靠更高CAC獲客的習慣。
一旦沒錢獲客了,立刻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其次,大部分SCRM,沒有聚焦到客戶想要取得成果的業務上;而是從頭到尾都在講概念、講道理,這就很難吸引和黏住客戶。最後落入獲客難、留存更難的高損耗模式。
最後,無論是與其它業務互聯、還是本身的推廣,SCRM都需要借助生態,因爲這個“業務”無法自成體系。
而靠單一的應用,很難在客戶業務體系中長期立足。
如果不能解決這些SaaS的致命“軟肋”,別的不說,財務指標就很難說得過去。
而這些指標,就是IPO的門檻和底氣。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這撥扎堆IPO的SaaS公司,爲什么沒有資本重注的SCRM?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