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發局主席李律仁最新發聲!
1年前

【導讀】香港金發局主席李律仁:跨境數據治理是大灣區融合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娟娟

在世界舞台上,香港的吸引力有增無減。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持續增強。香港在26年間如何高速發展?2023年香港與世界重新握手,會帶來怎樣的精彩?

7月25日,《獨家對話》第六期重磅上线!本期,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

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接受中國基金報獨家專訪時表示,當前,緊要使命是推進香港的“綠色實力”建設,通過家族辦公室等抓手,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李律仁認爲,數據治理是大灣區融合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目前這個領域的探索亟待推進。他認爲,可讓私營部門先探索,再將成功實踐推廣到公共部門。

(點擊圖片查看精彩直播回看)




直播實錄

中國基金報:Laurence,今年對於香港來說是一個重返世界之年。金發局做了很多事情,訪問全球其它地區,講“香港故事”。請和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體會。

李律仁:相較於“重返世界舞台”,我更傾向於說“香港從未離开”。可以說,香港一直都在世界舞台,只是有段時間,活動寥寥,舞台沉寂了下去。過去半年我們正式外出訪問了三輪,附加一些零星的短期訪問。合計起來:我們赴全球10個多國家,進行超過100次長時間會面。具體來看:金發局去年9月下旬去了新加坡和美國(包括西海岸和東海岸),10月金發局去了荷蘭、德國、摩洛哥,11月去了瑞士、比利時、英國、法國。

整體的感受可歸於下面三點。首先,老友重逢:好久沒見,但又非常熟悉。香港政府、行業組織和私營部門從沒有切斷與世界的聯系。只不過疫情之後,聯系的方式從視頻會議改爲了线下見面,從线上“揮手”改爲了线下“握手”,出訪的感受是非常熟悉。

其次,世界對亞洲、對香港仍然很有興趣。有時候,眼見爲實,大家要親眼所見,才能促進交流、建立信任。

第三,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歐洲和美國等面臨嚴重的通脹問題,但亞洲很多市場對通脹並沒有感覺,在中國甚至很多人到目前爲止從沒有通脹的體驗;再加上俄烏衝突。這種環境下,投資者需要尋找可抵抗通脹的資產。尤其是歐洲的投資者,他們眺望“遠東”,他們希望增加這裏的布局。長期來看,他們會增加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布局。可能等中國經濟、市場周期運行到一定的階段他們便會入場。

投資決策既需要基於硬性的數據的判斷也需要基於軟性的人的判斷。後者就需要面對面的溝通。隨着越來越多人過來,他們會獲取越來越多有助於他們做出科學合理決策的信息。

中國基金報: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綠色實力”。金發局在研究報告中提出了“自愿性碳市場”的構想。這是一個具前瞻性、雄心勃勃的構想。你能具體展开一下嗎,這個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李律仁:金發局提出了在香港建設自愿性碳市場的概念。金發局的考量是:首先基於全球利益相關者認同的國際標准,現在很多項目產生碳信用;其次,利用技術方案優化碳的交易機制,解決運營挑战;第三,令標准制定方和注冊方可在香港展开碳相關工作,吸引優質的碳項目和資產所有者來香港。第四,讓更廣泛的金融服務業和政府支持自愿性碳市場的健康發展。第五,培育優良的生態系統。

(備注:根據碳排放網,國際自愿碳市場有三大體系:其一,需要有審核籤發體系以保證高質量的供給;其二,需要有備案注冊體系,以防止重復买賣;其三,還需要有一個有流動性的、高度透明、有一定規模的、穩定的、有效的、國際統一的自愿碳交易市場,這就是碳交易所的重要意義。)

中國基金報:在香港設立自愿性碳市場目前面臨哪些問題?

李律仁:首先,概念上碳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交換價值是法律和政策賦予的。人們要买賣“碳信用”是爲了滿足監管要求,所以很大程度上,碳的交換價值與監管要求緊密相關。換言之,如果沒有監管要求,碳的交易屬性不存在,它便沒有價值。所以,“碳”的價值來自於“強制性”。

這背後就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首先,碳的認證是政府行爲,牽扯到很多認證要求。強制性的碳市場有政府支持,認證問題解決起來可能會快一點,但是自愿性碳市場面臨挑战。其次,什么機構會买“碳”。機構买碳可能是爲了滿足排放需求。當然也有機構基於ESG的承諾來买碳。但更多的是基於政府要求。所以,碳的需求也是政府驅動的。

如果只有政府主導的強制性的碳市場,全球的碳市場將是割裂的,自愿性碳市場起到了聯通不同碳市場的作用。

中國基金報:香港距離建立一個成功的自愿性碳市場還有多遠?

李律仁:這取決於怎么定義成功。如果成功的定義是,將自愿性碳市場做成和政府要求的強制性碳市場一樣,短時期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成功的意思是,有一個擁有足夠的流動性、足夠的參與者的可觀市場,這是有可能的。

中國基金報:家族辦公室也是香港正在大力發展的領域。政府會資助成立香港的財富傳承學院。從資產所有者的角度,他們最需要的知識和培訓是什么?

李律仁:談到家族辦公室,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香港高素質的金融人才、法制基礎。我們想提醒大家關注另一方面:香港的資產所有者。

香港有部分成熟的家族,經歷了一到三代的財富傳承。他們的經驗對亞洲甚至世界其它地方的家族有很大的啓發性。國內或者東南亞第一代的家族他們最需要什么?我認爲對於這些家族來說,如何從創富到守富,從追求財富的高增長,到實現專業管理,這中間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

創富和守富對人的要求完全不同,例如創富時和守富時對風險管理的要求完全不同。守富不僅是投資的問題,還包括公司運營問題,家族內部協調問題。舉例來說,二代或三代要參與家族科學性的財富規劃。他們“守業”可能比父母創業還難。這需要有系統的教育、訓練。我認爲資產所有者最需要的不僅僅是投資方案。他們還需要一整套體系:幫他理順心理和他們下一代的心理。

香港的最大優勢包括但遠遠不限於金融人才。香港的財富傳承經驗也是稀缺的資源。香港的富二代、富三代如何與東南亞的富二代、富三代與內地的同僚分享經驗,交流想法,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香港得天獨厚的優勢之一。

回到前面提到的財富傳承學院,它培養專業人才,同時也連接金融人才、創富者和傳承者。更重要的是,讓創富、守富成功的人跟創業者跟傳承者解釋,“我知道你心裏面擔憂的是什么”。

中國基金報:接下來我們再看另外一個重要的話題:數據共享和數據治理。金發局在數據共享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我們從一個具體的小問題切入,數據分類應該怎么做才能爲數據共享和治理奠定基礎。

李律仁:有三個分類是需要留意的。

首先是地理上的分類,大灣區和其他區域城市的區分,嚴格來講這是實驗的手段而非本質上的分類,是爲了方便觀察和減少要處理的數據量。其次是,性質或行業上的分類,例如金融、商業、貿易地產數據。這部分的分類有一些用處。例如,商業上基於消費模式來判斷某個人將進入特定的生命階段,例如結婚升學,從而向他們提供相應的服務。第三是處理上的分類。擁有數據和利用數據做各種事件之間有區別,擁有個人的數據和擁有模糊化的類型化的大數據是不一樣的。

例如基於處理上的分類,一個可能的跨境數據治理解決方案是:所有的數據留在境內,但是可以容許香港或者其它地區的從業者遠距離的做分析。監管可以明確分析的問題類型,也可以要求數據不能被拷貝拿走。在私營部門,部分公司已經做了一些實踐。

例如部分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的客戶有內地的也有其它地區的。他們就如何在境外處理內地的數據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把內地的資料模糊化到猜不到這個人是在哪一個具體的地方的。境外可以在此基礎上做一些分析。

回到我們前面的三種分類方式,地理上我們可以從大灣區开始。因爲大灣區的數據量很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必須要解決數據共享的問題。第二,行業分類上,可以從金融數據开始,金融本身是高度數據化的行業,從這裏來探索數據治理是合適的。第三就是從數據處理來講,可以容許查閱(access)但是不允許轉移、下載(download);允許分析,但是不允許通過數據定位到具體信息(行爲主體:人或者機構)。

從技術上來說,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事實上,私營部門已有成功實踐。舉例來說,一家美資機構設置其亞洲技術中心在中國內地的某個城市。疫情期間,很多員工要回老家。公司开發了遠距離查閱數據的系統,讓員工在老家可以做分析,但是不允許數據下載到本地,維持安全性。員工的數據處理過程全程留痕,公司可以查閱他做了哪些數據分析,爲什么要做這些數據分析。

坦白說,數據治理方面監管部門的進展亟待推進,因爲這不是一個可以繞开的問題。我們希望私營部門或者說“民間”做一些探索,有一些成功範例之後推廣。從內地香港互聯互通的諸多案例來說,我們認爲這可能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中國基金報:香港投資管理公司也是大家頗爲關注的話題。全球有很多政府投資機構,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對於香港來說,打造一個好的政府投資機構需要哪些條件。

李律仁: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希望回到原點:政府投資機構的目標應該是什么。政府投資機構要達成的目標無非三類,一是追求長期回報;二是提供一些“好的外部性以引導行業發展”;三是與全球其它的主權投資人,政府養老基金交流展开合作。

第一重目標不應該是政府投資機構的主要目標,因爲私營部門更適合達成這一重目標。很多人認爲政府投資機構的主要功能是第二重目標。但香港政府已有不少舉措致力於通過提供“好的外部性以引導行業發展”。此外,我也並不確定通過政府投資機構就一定能達成這一目標。對於這一重目標來說,政府投資機構是既不必要也不充分的舉措。

現在剩下第三重目標:與全球的主權基金攜手,與他們交朋友,共同投資,解決共同的問題,在我看來這是香港的投資管理公司最應該着力的。

中國基金報:最後,我想再重復一下去年專訪時的最後一個問題。香港這座城市對你來說最大的魅力在哪裏?

李律仁:簡單說,之前我認爲這是我的家。現在我感覺到這也是我的孩子的家,可以說對這座城市的感情加深了。

版權聲明:本次活動內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頻、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主辦方所有,任何媒體、機構或個人未經主辦方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含文字、摘錄等)公开發布,中國基金報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免責聲明:嘉賓言論系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意見。爲保護版權,文章中的嘉賓言論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或引用,也不得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截取、刪節或修改。文章所述觀點均爲當時觀點,不代表對未來的預測,如因爲發布日後的各種因素變化而不再准確或失效,平台及嘉賓所在機構均不承擔更新義務。內容信息來源於公开資料,平台及嘉賓所在機構對這些信息的准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投資者應自行承擔投資行爲的風險與後果。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香港金發局主席李律仁最新發聲!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