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激光雷達前幾年幾萬塊人民幣,而中國公司進入之後迅速拉低到幾千塊錢”,2023年1月初在美國舉辦的CES(全球消費電子展)上,國內自動駕駛公司文遠知行的高管對電廠表示,據電廠不完全統計參加這一展會的中國激光雷達公司達到了十幾家。
激光雷達是智能駕駛最重要的硬件,而在2023年上半年,中國汽車行業正在努力降低智能駕駛的成本,如果能成功,這不僅能解決智能駕駛系統規模上車的問題,還能獲取更多的訓練數據,加速技術迭代,最終的結果就是讓這一技術更快在消費者中普及應用。當然,無論採取那種技術路线,汽車公司的最終目的是產品更有競爭力。
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首次公开了FSD相關的財務表現——FSD訂閱服務爲特斯拉帶來了3.24億美元的收入,且账面上短期遞延收益的17億美元中有超過10億美元與FSD相關。
特斯拉可以被看成是智能駕駛商業化的風向標,爲了降低成本,特斯拉CEO馬斯克決定拋棄激光雷達而採用純視覺技術。從2021年5月起,北美制造的Model 3 和Model Y甚至不再配備毫米波雷達,他們通過特斯拉的攝像頭視覺和深度神經網絡來支撐Autopilot、FSD完全自動駕駛和主動安全功能。
不過,在中國,汽車企業爲了保證智能駕駛的安全冗余,硬件堆砌已經比較普遍。比如,平均售價不足20萬元的小鵬P5,主打賣點之一就是激光雷達,最新發布的P7i上也加裝了激光雷達。一家智能駕駛技術开發商的CEO對電廠表示,智能駕駛技術的降本主要是受到激光雷達的成本下降影響,只有後者更便宜了,智能駕駛技術的門檻才會下降。
實際上,智能駕駛的成本下降不只是受制於激光雷達。在2023年4月1日的電動車百人會上,華爲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說,華爲每年在汽車智能化上的投入近100億元,直接研發人員達到7000人。
“在巨大的投入下,如果沒有大量使用華爲智能化解決方案的汽車銷量的話,華爲就不能實現商業閉環。”余承東認爲這是華爲的一大挑战。他的言下之意是,華爲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營收、升級和降本都與裝車量的規模存在相關性。
一位與華爲有合作的車企的內部人士表示,“華爲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問題在於,成本過高,並在定價上非常強勢。”與華爲採用智選模式合作的車企,不僅要從華爲採購智能化零部件、軟件,還要和華爲在銷售渠道上分成。
與特斯拉相反,華爲是堅定的激光雷達派。現在華爲依然計劃採用激光雷達,但也正在努力弱化激光雷達。如果可以降低對激光雷達的依賴,在L3以下智能駕駛就能夠減少高精地圖的使用。“高精地圖的成本很高,且更新周期較長,趕不上變化。”余承東說。
4月16日,華爲高階智能駕駛系統ADS 2.0發布,該系統將不依賴高精地圖實現高階輔助駕駛。搭載華爲ADS 2.0的問界 M5 高階智能駕駛版只有1個激光雷達,另外還有3顆毫米波雷達、11個攝像頭組,以及12顆超聲波雷達。
一位從事投資的汽車行業人士說,2023年智能駕駛要從高速場景進入城市場景,如果高算力芯片(比如英偉達的Orin)、激光雷達等配置全部堆砌,但依然無法吸引用戶,從成本角度考慮,肯定要減少一些配置,降低成本,高精地圖也會暫時被放棄。
理想汽車智能駕駛副總裁朗鹹朋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理想汽車當前時採用激光雷達做4D樣本,雖然還沒有去掉激光雷達的計劃,但理想汽車還是希望整個網絡可以做到純視覺感應的能力。“激光雷達對安全性作用巨大,且對訓練的數據有所幫助。”
在上海車展上,理想汽車宣布了AD Max 3.0的更新計劃,該系統旨在通過大模型AI算法,擺脫智能駕駛對高精地圖的依賴,讓車輛可以像人類司機那樣實時地感知、決策、規劃。
在博世展台,他們展示了和文遠知行合作的智能駕駛系統,目前這套系統也依賴於高精地圖和雷達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幫助車輛獲得L2+的智能駕駛能力。不過他們的工程師在展台上介紹這套系統時說,當前主要是通過軟件模塊化等方式爲客戶降低成本,但後續博世和文遠知行會提供純視覺的方案,這是進一步降本的舉措。
如果有更多低成本的選擇,以吸引足夠多的客戶,對他們而言是一種雙贏。當前,他們還只能依靠文遠知行及車隊採集的數據來訓練智能駕駛系統,缺乏有效場景的真實數據。“是的,我們需要更多數據,只有實現裝車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而低成本的舉措可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實現規模化上車。”一位博世的售前工程師說。
小鵬汽車董事長 CEO何小鵬用了一個“兩倍原則”來解釋這一現象。“在互聯網領域,你要用一個產品打敗另外一個產品,要么比它便宜一半,要么比它好一倍。”他說,今天還沒有一個智能駕駛(他用的是自動駕駛,但L3以下仍屬於智能駕駛)技術是做得好的,原因有三點,城市場景難度大,價格很高以及支持的車型太少。
但是在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下半年之間,得益於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智能駕駛技術將有很大的變化——進入到“好用且不貴”的階段,用戶對智能駕駛的依賴度提升。“我已經不太認同高精地圖的邏輯,用戶接管的頻率太高,體驗不好。”他說。
他們在上海車展推出的SEPA 2.0扶搖全域智能進化架構,核心就在於進一步降低車輛的研發成本,逐步實現XNGP智能駕駛系統的標配,並保證智能駕駛的全天候和全場景使用。何小鵬的預測是,智能駕駛技術面臨的問題有望在五年內得到解決,“2027年的時候,智能化的汽車滲透率可以達到35%。”
一向以誇張語言吸引關注的余承東,在4月17日的一場發布會上,用L2.9999···(他用了無限符號)來顯示華爲當前在智能駕駛技術上的積累,這樣的言論也延續到問界的展台上。一位問界銷售就說,“我們積累了最好的技術,但限於政策要求,我們只能用到L2.999。”
根據工信部在2020年11月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线圖2.0》規劃,到2025年,國產 L2級、L3級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將佔汽車總銷量的50%,高度自動駕駛級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到 2030年,國產L2級、L3級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在銷量中的佔比達到70%;L4級自動駕駛車型佔比達到20%,在高速公路廣泛應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規模化應用,並在2035年實現大規模應用。
“在自動駕駛的臨界點來臨之前,所有車企、技術开發商都希望能夠獲得更多數據。”一位分析師聲稱,智能駕駛技術的提升依賴於大量數據,而數據也將是真正影響技術能力和用戶體驗的重要因素。
一位和比亞迪有合作的供應商說,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在2022年業績會上的話,一度引發資本市場對自動駕駛技術的質疑,但實際上,比亞迪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上投入巨大,他們希望能夠在汽車智能化上獲得增長空間。
在比亞迪2022年業績會上,王傳福直言“自動駕駛那都是扯淡,就是一場皇帝的新裝,自動駕駛是被資本裹挾的,這些年都是忽悠。”
“據我所知,比亞迪做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團隊已經達到萬人規模,基於他們的銷量以及數據要素的重要性,他們對自動駕駛技術不可能沒有想法。只不過可能現在的技術能力沒有達到王傳福的預期。”該供應商人士說。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電動車降價之後 汽車公司在推動智能駕駛降本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