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戶爲中心”的是諾亞財富的理念,現實情況來看,產品“踩雷”風險事件頻出,信披違規及未履誠信義務遭監管警示,理念的注腳似是一地雞毛。
文 | 南豈珵
來源 | 經理人融媒體中心
8月12日,《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23 資產管理年會”發布了2023『金貝』資產管理競爭力案例集錦,其中諾亞財富獲得“2023卓越財富管理公司”。
諾亞財富在其官方微信公衆號推文《諾亞財富榮膺金貝獎“2023卓越財富管理公司”,全球化战略配置持續發力》中這樣表述:“獲獎正是對諾亞近年的業務舉措的極大肯定……作爲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的從業者,諾亞在任何環境中都承擔着保護客戶財富的使命。爲了更好地完成這一目標,諾亞秉承“以客戶爲中心”的理念。”
“以客戶爲中心”的是諾亞財富的理念,現實情況來看卻似是一地雞毛:產品“踩雷”風險事件頻出,信披違規及誠信缺乏遭監管警示,近期其旗下一支海外私募產品更是被質疑“殺豬盤”。
海外私募產品被質疑“殺豬盤”
“‘歌斐中國特殊機會基金7號’究竟是踩了紅杉的‘坑’?還是號稱行業優等生的諾亞歌斐連自家股東紅杉的作業也會不抄?或者根本就是精心設計下,涉嫌利益輸送的‘特殊機會坑’?”用戶“股友00025W078W”在東方財富股吧發文提出疑問。
近期,股吧、雪球等社區中多名投資者發文質疑諾亞財富子公司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歌斐資產”)旗下“歌斐中國特殊機會基金7號”刻意隱瞞關鍵信息、利用投資人高位接盤的質疑,引發投資者關注。
根據公开信息,經理人融媒體中心整理了前因後果。
“歌斐中國特殊機會基金7號”成立於2018年5月25日,通過歌斐SPV投資於紅杉旗下的SCC Growth IV 2018-D, L.P.,間接獲得鬥魚的權益。2018年4月,基金完成對歌斐SPV的投資,金額3586.9萬美元,間接獲得紅杉旗下基金持有的鬥魚A/B輪老股轉讓權益。
根據新經濟IPO報道,紅杉資本轉讓鬥魚老股的估值基准約爲17億美元。2019年7月,鬥魚以11.5美元的發行價上市,首日收盤市值約37億美元。此時從账面上看,“歌斐中國特殊機會基金7號”浮盈117%。
鬥魚上市後股價一路下跌至6美元左右,2020年5月-9月,鬥魚股價從7美元一路上漲至17.85美元;經過一個季度的調整後,2020年12月到2021年2月,鬥魚股價又從11美元上漲至20.54美元。此時鬥魚老股已過解禁期,但“歌斐中國特殊機會基金7號”期間卻是未減倉一股。
2021年7月10日,因爲反壟斷,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依法予以禁止鬥魚/虎牙的合並案後,鬥魚股價一個月內暴跌40%,期間歌斐資產仍表示鬥魚有長期投資價值,拒絕減持。直到2022年11月,“歌斐中國特殊機會基金7號”才以1.1美元的價格清倉了全部鬥魚股票。
除高位接盤低位清倉致使虧損外,歌斐資產也被質疑隱瞞多項關鍵信息。根據新經濟IPO報道,諾亞財富推薦產品時強調產品由紅杉主動管理,但實際其和紅杉達成的協議是鬥魚在納斯達克上市解禁後,紅杉可選擇派發股票給歌斐中國特殊機會基金7號,後續管理風險由諾亞歌斐及投資人承擔。
而在2020年紅杉向“歌斐中國特殊機會基金7號”派發鬥魚股票,歌斐資產也未及時披露。甚至在清倉鬥魚後歌斐資產也未第一時間告知投資者,難免讓投資者產生懷疑。至於上述投資者種種質疑,諾亞財富暫未做出公开回應,孰真孰假,孰是孰非,以待後續。
“前科”不少
這並非諾亞財富基金產品首次“暴雷”。
2016年11月,諾亞財富承銷的酒店私募股權資金悅榕基金被曝出“爛尾”。彼時諾亞財富宣傳承諾“3.4倍回報、四年半收回本金、六年後上市”,但六年後項目並未上市,投資人遂以存在誇大銷售爲由將其上告證監會。
2017年3月,輝山乳業陷入百億債務風波,其中歌斐資產兩只產品歌斐創世優選一號投資基金和歌斐創世優選二號投資基金涉及輝山乳業的債權達5.46億元。同年7月,諾亞財富再次踩雷樂視,根據彼時的媒體相關估算,諾亞財富在樂視移動項目中涉及金額保守估計爲23億元,實際可能還高於30億元。
2019年7月,歌斐資產爆出34億踩雷承興國際,隨後宣布和承興事件投資者達成和解協議,相關一次性和解費用金額爲18.29億元。歌斐資產也因此牽涉進多起法律糾紛中,後續影響仍在持續中。
頻頻風險事件也引起監管的警示。
2018年5月,諾亞香港因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存在風險評估不完善、銷售及分銷投資產品的內部系統和監控缺失等多個不規範行爲,遭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譴責並罰款500萬港元。
2018年8月,因沒有履行“誠實信用義務”“審慎勤勉義務”,歌斐資產被證監會江蘇證監局出具警示函,指出歌斐資產明知基金受讓的基礎資產是“借款債權”,卻在基金合同中披露爲“應收账款債權”,沒有履行誠實信用義務。另外,基金合同中關於產品風險揭示前後不一致;並且沒有發現輝山中國會計報表、輝山集團股權結構中的問題。
今年8月,江蘇證監局再次對歌斐資產出具警示函,指出,歌斐資產在管理創世鼎興三期壹號並購私募基金、創世鼎興三期貳號並購基金過程中存在向投資者披露信息與實際不符的違規行爲。
收入淨利雙降
產品“暴雷”不僅僅使諾亞財富風控管理受疑,亦直接影響其營收和盈利能力。
2019年-2021年,諾亞財富的總收入分別爲34.13億元、33.25億元和43.27億元,淨收入分別爲33.92億元、33.06億元和42.93億元;淨利潤分別爲8.64億元、-7.44億元和13.06億元,股東應佔淨利潤分別爲8.29億元、-7.45億元和13.14億元。
2020年度業績淨虧潤的主要原因在於與承興事件有關的和解費用开支人民幣18.29億元而使2020年產生其他开支。
如果看整體業績趨勢,盡管諾亞控股仍處盈利,甚至營收規模仍處於增長,但運營能力退步,是不爭的事實。數據顯示,諾亞財富總資產周轉天數由2018年的793.9天升至2022年的1317.21天。應收账款周轉天數也由2018年的25.06天增加至2022年的75.83天。
轉到2022年,諾亞控股業績明顯遇冷。財報顯示,2022年諾亞控股總收入則由上年的43.27億元人民幣減少27.7%至31.29億元人民幣,總收入減少主要是由於募集費收入、管理費及業績報酬收入同比減少46.5%、16.1%、56.8%;淨利潤10.09億元,同比減少26.5%。
具體來看,諾亞控股業務主要包括財富管理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及其他業務三大板塊。其中,資產管理業務主要通過並表的上海歌斐資產开展該,2022年資產管理業務的總收入由2021年的10.46億元人民幣減少19.8%至2022年的8.39億元人民幣。財富管理業務的總收入爲22.10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32.12億元減少31.2%;其他業務收入7934.0萬元,同比增長16.3%。
在2023年3月舉行的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會議上,諾亞財富強調,“我們希望將2022年的痛苦轉化爲2023年的收獲。”
然而2023年,諾亞財富依然沒有恢復元氣,在最新發布的一季報中,諾亞財富營收8.035億元,同比增長0.98%,歸母淨利潤2.442億元,同比下滑19.99%,增收不增利。
經營的窘境反映到資本市場上就顯得更加直觀。2022年7月,諾亞控股成功赴港二次上市,但回港上市首日,諾亞控股股價便遭遇破發,之後更是一路下跌。進入2023年,諾亞財富股價回升達到2023年2月320.8港元/股後再次下跌,截至2023年8月18日,諾亞控股收於216.2港元/股,較年內高點跌超32%。
參考資料:
1.《高位接盤紅杉老股虧損77%!諾亞海外私募產品被疑“殺豬仔”》,新經濟IPO。
2.《號稱“獨立第三方”,諾亞財富爲何頻頻踩雷?》,《財經國家周刊》。
3.《諾亞財富,不會賺錢了?》,BT財經。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4年虧損超70%,諾亞財富海外私募產品成“殺豬盤”?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9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