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澳優”)發布了盈利警告。
公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澳優收入約爲33.5億元至35億元,去年同期爲42.7億元,按年減少18.0%至21.6%。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利潤顯著減少,約爲9500萬元至1.6億元,去年同期爲5.9億元,按年減少73.1%至84.0%。
從發布盈利警告後,澳優的股價多日走跌,已經從7月4日开盤價8港元/股,跌至7月20日开盤價6.85港元/股,短短半個月,跌幅近15%。
被冠以“第一羊奶粉品牌”稱號的澳優來說,據公开數據顯示,從2018年起,旗下品牌佳貝艾特連續4年在中國進口嬰幼兒羊奶粉中銷售份額超六成;並且,從2017年至2021年,澳優一直呈現增長趨勢。
然而,澳優在財報即將並入伊利的首年,業績卻不進反退。面對着羊奶粉賽道的競爭加劇,以及國內新出生人口境況的不樂觀,澳優又該何去何從呢?
一、澳優業績“大倒退”,屬於意料之中?
關於業績大倒退的原因,澳優歸咎於自家牛奶粉收入減少所致。
據公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澳優牛奶粉收入爲10.8億元至11.8億元,去年同期爲20.5億元,同比減少42.5%至47.4%;羊奶粉收入爲15.8億元至16.8億元,去年同期爲16.9億元,按年減少0.5%至6.4%。
不過,對於澳優來說,自家牛奶粉業績的下滑,以及羊奶粉的微跌,也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羊奶粉的市場增長,是犧牲牛奶粉得來的。畢竟,當下市場規模就那么大,消費者就那么多,購买了羊奶粉短期內大概率不會再選擇牛奶粉,除非自身購买的產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可見,對於“牛羊並進”的嬰幼兒奶粉企業來說,走到最好大概率是自己的產品與自己的產品去爭奪市場份額。
此外,還提及了中國內地出生率下降及部分地區實行嚴格防疫措施,使得2022年上半年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战。當然,行業不樂觀所言非虛,嬰幼兒奶粉行業的基底就是國內新生兒人口數量。
我們知曉,由於嬰兒配方奶粉主要群體爲0~3歲,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2021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分別爲1465萬人、1200萬人和1062萬人。那么,截至2021年底相對應的群體規模爲3727萬。
在2019年這一數據還爲5032萬。可見,短短四年間,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消費群體規模縮小了25.93%,四分之一消費規模就此消失,消費人群規模的萎縮,也自然會帶來嬰幼兒配方奶粉消費量的萎縮。
除卻新出生人口情況不樂觀,導致行業從增量走向存量外。近些年來,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競爭之激烈已經從大賽道延伸至細分賽道。
就拿澳優所布局的羊奶粉賽道來說,作爲“第一羊奶粉品牌”,2021年,澳優自有品牌羊奶粉錄得銷售額33.48億元,佔總營收的37.7%。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31.30億元,佔羊奶粉銷售額的93.5%。
並且,根據尼爾森數據顯示,羊奶粉在中國市場規模於2020年就已經達到103億元,而同年的消費者認知度已達到54%,僅次於有機奶粉,預計未來我們羊奶粉的市場規模將在2026年增至近200億元。
那么,當下在國內,由於市場規模需求的下滑,爲了保持業績與利潤增長,各大乳業紛紛向高端進軍,羊奶粉因營養價值高與低敏性的特性,加上天花板還遠,就成爲了衆多乳企廠家入局的最好選擇。
據不完全統計,當下羊奶粉市場已經充斥着悠滋小羊、聖特拉慕、貝特佳、和式、藍河、朵拉小羊等國產品牌,以及可瑞康、啓賦蕴悠等海外品牌和君樂寶、貝因美等國產大品牌,足以可見當下賽道的擁擠。
一邊是大行業增長不樂觀、天花板逐年降低,一邊是行業競爭加劇,這也就使得澳優業績大倒退在意料之中。並且,在往年的財報中也有所“隱現”。
以歷年財報數據來看,從2017年~2020年,澳優營業收入分別爲39.26億、53.90億、67.36億與79.86億,同比增長43.2%、37.2%、24.8%與18.6%,一直呈現下滑趨勢,並且這一數據,在2021年進一步下滑到11.1%。
並且,其稅後利潤,在從2017年的3.35億增至2020年的10.0億後,2021年稅後利潤爲10.02億元,幾乎屬於增長停滯的狀態。
可見,澳優或許早已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局之中。只是伴隨着市場格局的改變以及競爭加劇,使得澳優未能在“停滯期”爆發,反而帶來了業績與利潤的下滑,揭开了曾經增收不增利下的“遮羞布”
其次,澳優還面臨着存貨佔比逐漸增高以及全年存貨账面價格佔同期流動資產過高的問題。
從公开數據可知,2015年~2017年,澳優乳業的存貨周期周轉天數維持在150~170天,彼時營收增速在35%~50%之間,2018年至今公司周轉天數均達到200天以上,而同期營收增速也下滑至20%甚至以下。
從歷年的財報數據來看,澳優存貨账面價格佔同期流動資產的比例從2015年的26.25%一路上升至2020年的44.77%,這一佔比在2021年上半年進一步上升到48.65%。雖然,2021下半年這一現象有所緩和,使得全年存貨账面價格佔同期流動資產的比例降至34.6%;但是對比着常年保持在10%以下的飛鶴來說,還是仍有很大的差距。
此外,作爲“第一羊奶粉品牌”澳優還曾卷入過“成分風波”。
早期佳貝艾特的部分线下推銷中曾出現過“100%羊奶粉”宣傳,然而有媒體報道稱佳貝艾特羊奶粉中羊奶成分僅佔37%。並且,我們從京東商城中,佳貝艾特悅白嬰幼兒配方羊奶粉3段,其商品頁詳情的配料表可以看出,配料前三分別爲乳糖、脫脂羊奶粉和全脂羊奶粉。
根據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要求,配料表的順序應當根據配料加入量從多到少排列。可見,其羊奶粉含量最高爲乳糖。並且,在2019年殺人鮫做空澳優乳業時,澳優曾公开承認過,由於技術原因,羊乳提取不出乳糖,只好選用牛乳糖。
雖然在當下,在新國標以及市場競爭與產品進階下,澳優或許已經擺脫了“成分問題”。但是,曾經的“前科”,也會讓經歷過風波消費者有所顧慮,以及質疑“第一羊奶粉品牌”的含金量。
二、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澳優“金字招牌”難保?
如果說澳優業績大倒退受限於新出生人口帶來的市場規模以及競爭加劇所帶來的壓力增加,這些都是很難避免的。但是,作爲一家乳業,還是主攻嬰幼兒奶粉,近些年卻頻頻陷入食品安全風波,就不得不令人質疑澳優的品質把控以及“匠心”。
現代質量管理領軍人物的約瑟夫朱蘭說過:“20世紀是生產率的世紀,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尤其像是奶粉,這種與下一代健康密切相關的商品,能被消費者所選擇,安全性與品質幾乎是第一要素。
澳優今年上半年卻因食品安全問題被處罰: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總代理的原產澳大利亞的“淳璀嬰兒配方奶粉1段”因檢出違禁物質香蘭素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962.13萬元。
當然香蘭素並未像是三聚氰胺那么讓人聞風色變,是由於作爲一種食品添加劑,廣泛運用於各種需要增加奶香氣的調香食品中,按照標准要求使用香蘭素不會對人體造成健康危害。但是,一旦過量會導致頭痛、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甚至損傷肝腎等。此外,對於6個月以內的嬰兒來說,食用了含香蘭素等香精的奶粉,容易影響其口味以及偏好,導致風味依賴,可能會造成拒絕食用母乳、偏食、厭食與挑食等問題。
所以說,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凡使用範圍涵蓋0至6個月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並且,還明確規定了較大嬰兒與幼兒配方食品中香蘭素最多5mg/100ml,嬰幼兒谷物輔助食品中也可以使用香蘭素,最大使用量爲7mg/100g。
澳優作爲一個知名奶粉品牌,按理來說不應該犯下如此“失職”的過錯。從後來的回應中可以看出,澳優把原因歸咎於在生產线更換品種時,對生產管道及容器等清潔不徹底,致使生產管道及容器中殘留了共线生產的前序產品的香蘭素。
一般處理突發事件態度誠懇、盡快解決就好了。然而,從召回時間、處理態度與不合格原因來看,澳優卻耐人尋味了起來。
如若以國家監管總局4月1日發布食品抽檢不合格的情況通報,澳優乳業次日回應來說,處理速度並不算慢。
但是,早在今年2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告:寧波市鄞州姜山媽咪花園母嬰用品店銷售的,標稱澳大利亞乳品工作園有限公司AUSTRALIAN DAIRY PARK PTY LTD生產的淳璀嬰兒配方奶粉(0~6月齡、1段),香蘭素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規定。
並且,“淳璀”作爲澳優乳業早期的代表產品之一,在京東搜索“淳璀”兩字商品頁面相關聯的都是澳優旗下的產品。
這就不得不令人懷疑澳優其實早就知道自身產品香蘭素違規的事實。並且,在國家監管總局通報後,才向消費者致歉,以及提及若仍持有上述批次產品的消費者與公司聯系,來妥善處理相關事宜。
換句話來說,如若此產品沒有被通報、事情沒有被曝光,但是澳優自身知曉香蘭素違規的情況下,還會主動召回產品、承認自身問題嗎?
並且,這已經不是澳優第一次涉及食品安全問題。
早在2019年11月13日,旗下羊奶粉品牌佳貝艾特因爲有異物登上了民生節目“1818黃金眼”,對此佳貝艾特官方解釋稱,異物目測應該是焦化物發生了結塊的現象。
無獨有偶,2020年9月21日,湖南食品安全網再次爆出佳貝艾特羊奶粉罐內發現黃色硬塊的質量安全問題。
加上前文中所提及的“成分風波”,澳優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一而再再而三碰壁,很難令部分消費者不懷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顧慮。畢竟,對於當下內卷出花來的奶粉市場來說,消費者有太多選項可供選擇。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羊奶粉內卷,澳優乳業“不進則退”?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9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