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輪鈾礦牛市中,中廣核礦業(1164.HK)如何實現一年9倍?
2年前

過去一個月,史無前例的熱浪席卷北半球。煎熬中的人們用再一次意識到,"碳中和"三個字是多么迫切。

然而,縱觀全球能源變革形勢,每個國家自身的地理、氣候條件不同,科技發展水平也不同,很難強求用相同的方式實現減排。

比如,風能和太陽能雖然碳排放少,但都依賴多變的氣候條件,爲面板和渦輪機提供動力。然而,在一天中,乃至一整年中的許多時間節點,自然界中的陽光和風力並不充足。

這個時候,就需要其他更可靠的清潔能源來實現能源結構多樣化。

核能是最優選之一。

據美國能源信息數(EIA)數據,風能和太陽能生產的可靠性分別爲35.4%和24.9%,而核能可在93.5%的時間內滿負荷運行,是迄今爲止最可靠的能源。

更重要的是,與風能、太陽能類似,核裂變反應堆在運行期間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其碳排放量甚至還低於其他可再生能源。

艱難時刻,原本讓人又愛又怕的核能,再次變得可愛起來。

1.時代洪流


8月3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公开表示,基於能源安全考量,正在研究延長該國核電站運營年限。

這是自2011年宣布棄核後,德國政界首次公开支持核電。

德國原有6座核電站,約佔全國電力供應的13.3%,其中3座已於去年底關閉。按照今年3月經濟與環境部的說法,剩下3座也將在今年底關閉。但僅僅5個月過去,政治輿論就开始轉向。

連棄核先鋒德國都轉變了態度,核電產業復蘇似乎就在眼前。

1970年至今德國運行核電容量變化,來源:世界核協會

而在更早之前,2月1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大規模重振核電計劃:爲減少對國際能源市場的依賴,並兌現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法國需要立即實施"機構性"能源生產項目——在未來幾十年,發電量增加60%。

6月,在總統選舉前,他再次主張:法國將從2028年开始建造14座新核電機組。且只要安全條件允許,法將不再關閉現有核反應堆。

這兩次演講,明確了法國核電政策的大方向。

4月,英國政府宣布,將成立一個名爲"大英核能"的新部門,目前的規劃將總共建成8座反應堆,將在2030年之前每年批准一座新的反應堆,並於2050年前提供英國25%電力。

歐洲三巨頭,頭一次在能源政策上如此一致。

重啓核電,也已成爲歐洲國家的主流觀點。

近期,波蘭披露了建造六座新的核電機組計劃;比利時宣布,將2025年廢除核能的計劃延後10年;荷蘭也提出,核能可有效補充地熱能、風能和太陽能,並計劃新建兩座核電站,以減少對天然氣進口的依賴。

……

在愈發緊張的能源安全與惡劣的極端天氣面前,長期佔據道德制高點的歐洲大規模重新擁抱核電,其實代表着一種大趨勢——全球核電正在復蘇。

全球核電政策密集出台

8月3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在聯合國小組會議上表示,"全球圍繞核電的情緒變化相當快,幾年前還處於不受歡迎的狀態,現已在綠色能源中再次佔據一席之地。"

8月2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要求加速推進下一代核電站开發,以及开展延長核電站運行期限的相關討論工作。

韓國新總統尹錫悅,推翻了上屆政府放棄反應堆的計劃,希望原子能佔能源總發電量的30%,並致力於將韓國打造爲核設備和核技術的主要出口國,進而推動碳中和發展。

即使是東南亞地區,資金相對緊張的國家也在關注核能。

7月,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告知國會,將探索建造核電站,降低電力成本並提高能源供應。根據民調,79%公民贊成政府修復現有核電站,65%贊成建造新的核電站。

印尼計劃在2045年啓動第一座核電站,這是該國實現2060年淨零排放宏偉目標中的一部分。

新加坡表示,到2050年,下一代核能或地熱技術將佔其能源結構的10%。

而在國內,8月29日,工信部、財政部等五部門印發的《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中野明確指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三代核電優化升級,推動小型堆供熱商業應用、小型堆核能綜合利用及海上浮動堆應用。

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也稱,未來的核電站將使用與目前標准不同的技術。屆時,全球對先進核反應堆的需求價值可達1萬億美元。

爲了支持這一趨勢,英國勞斯萊斯和美國努斯卡爾等公司正在开發新一代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它們將在十年內完成建造和調試。

......

各種趨勢都表明,世界範圍內,核電復蘇的腳步越來越快。

作爲燃料的鈾礦,也乘風而起。

2.第三輪牛市


各國扎堆重新擁抱核電,意味着對鈾的需求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攀升。

此前,據世界核能協會預計,鈾需求將從2021年的6.23萬噸鈾萬噸上漲至2030年的7.92萬噸鈾,到2040年還將進一步攀升至11.23萬噸鈾。

但近期"返核"的聲音太過強烈,這一預期,可能還遠遠低估了。

UxC預測的天然鈾需求缺口

需求主要來自兩方面。

第一,新增需求。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各國已經大量建設風能和光伏。但前文已經說過,這兩種能源生產的可靠性不高,要想達到碳中和並保證能源的穩定性,必然新增核電站。

這是必然有的需求。

第二,原本被二手供應覆蓋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鈾的另一個屬性,即用於做核武器。直到60年代,鈾开始出現在民用核能,其濃縮程度低得多。

70年代,被稱爲"核能的黃金時代",鈾價和其他大宗商品一起經歷了一次巨大的牛市。直1986年,"核牛"被切爾諾貝利事故打翻,進入熊市。

21世紀初,中國崛起,大宗商品需求增加,鈾又經歷了一個巨大的牛市。直到2011年福島事故再次被打倒。

在此期間,各國許多舊核彈被拆解,用作核反應堆的燃料。於是導致了一個奇怪的鈾價格市場:大量的鈾供應來自這些舊庫存,而不僅僅是來自新礦。

目前,核能業每年消耗的鈾比开採的更多,多年來一直如此。這一差額基本是靠二手供應和現有庫存彌補的。

然而,幾十年過去,來自於拆解核彈頭的鈾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

有一些估計表明,二手供應正變得緊張,庫存很低,特別是在美國。未來5年,美國公用事業公司近2/3的鈾需求合同供應量將到期,他們將不得不到市場上去买鈾。

需求如此旺盛,供應方面又如何呢?

2011年之前活躍的鈾礦公司超過500家,而自福島事件後全球棄核聲音響起,疊加新冠大流行以來全球供應鏈萎縮,現已經減少至20多家,包括Kazatomprom和Cameco在內的世界最大鈾礦商,都已減產甚至完全關閉了礦山。

這一點,從Cameco交付的方式也可以看出端倪。據其年報,2011年和2010年,產量和銷量相差並不太遠。

但最近幾年,其產量已經遠遠小於銷量。因爲鈾價已經跌得非常低,遠低於公司之前籤訂的長協價格。既然如此,當然不必自己生產,直接在現貨市場买入交付即可。

這也就導致,過去幾年投入到鈾礦山建設的資金很少。

2018-2021年,天然鈾需求缺口分別爲20%、19%、26%、23%。

而天然鈾礦山的开發時間是48到60個月,這也就是說,至少在4-5年內,鈾礦供給都很難有明顯增長。而且新礦山的建設必須有更高的鈾價做支撐才有可能开啓,這將使供給與需求的剪刀差將不斷拉大。

據預計,鈾供應在2025年將下降15%,到2030年甚至會下降50%。

而在2030年以後,現役礦山將大幅的減產退役,資源面臨枯竭的危險。所以長期的供應形勢,甚至比未來數年內的形勢更嚴峻。

最重要的,與其他商品不同,鈾礦期貨市場相對不發達。大多數投資者不會通過期貨市場,而是通過 ETF、個股或其他現貨市場購买。

這就導致,金融機構玩家的入場,也是擡升鈾價的重要因素。

自去年3月以來,已有大量熱錢流入了天然鈾行業,包括英國Yellow Cake Plc 、加拿大Denison Mines、美國Uranium Energy和enCore Energy、澳大利亞Boss Energy等公司均直接從市場中購买現貨鈾。

比如,自2021年7月成立以來,世界上最大的實物鈾基金——SPROTT(斯普洛特實物鈾信托基金)持有的鈾燃料從1810萬磅攀升至5800萬磅以上,資產淨值從成立以來的6.3億美元增至30億美元以上。

這類機構的目的是儲存足夠多的現貨,等到有足夠利潤空間再賣出。這一行爲毫無疑問加劇了市場波動,進一步放大市場情緒,把鈾價推向了更高的位置。

綜上,核能用鈾在全球範圍內必然是一個逐漸增長的行業,且長期處於需求超過產量的狀態。

未來幾年,隨着二手供應變得緊張、全球產量降低且需求大幅提升,鈾價很有可能將進入長期牛市。

看下圖國際鈾價的歷史走勢。1968年至今,一共經歷過兩次牛市,第一次持續了5.3年,第二次持續了6.5年。

現在正在進行的第三次牛市,從2021年下半年开始,至今還不到一年。

注意看第二輪牛市中,全球正經歷大宗商品超級周期和通脹上升,與如今的情況非常相似。尤其在本輪周期中,還有迫在眉睫的碳中和加持,行情似乎還要好過當年。

在大時代中,鈾價是否有可能超過2007年140美元/磅的高點?

3.鈾"茅"花落誰家


實際上,目前除了部分發達國家,全球核電整體發電佔比仍相對較低。

IAEA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只有32個國家在使用核能發電,共有441台在運核電機組,在建機組51台。2021年,總發電量25530億千瓦時,在電力結構中的佔比爲10%。

同時,根據此前的預計,2019年至2040年,全球核電裝機容量將增長15%以上,達到約480千兆瓦。到2040年,總發電量將達到13418千兆瓦,增長主要集中在亞洲。

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也顯示,去年全球核能發電量增長了3.5%,而中國增長了約11%。

我國核電裝機變化趨勢

前文提到過,天然鈾行業的特點是开發周期長,而且因爲下遊核電是重資產行業,對於鈾原料的供應要求也非常高。

即是說,只有深耕其中多年的老牌礦企才能在這波周期中分得蛋糕。

所以在中國核電興起,國際鈾價走強之際,市場中最值得關注的標的是中廣核礦業。作爲亞太地區唯一純鈾業上市公司,也是全球唯一背靠核電集團的純鈾業上市企業。

擁有強大競爭壁壘的中廣核礦業可將新增產能提供予有巨大需求的中廣核集團,並借助國際銷售公司的成熟貿易體系和現成資源,在國際市場進行天然鈾貿易,是對全球天然鈾行業滲透最深的企業之一。

2021年7月,中廣核礦業在行業底部完成了對優質鈾礦資源,即哈薩克斯坦奧爾塔雷克49%股權的收購,使得公司擁有權益資源量增長87%提升至4.3萬噸。

2021年底,奧公司的扎爾巴克鈾礦已獲得哈薩克政府新的地下資源使用合同,並开始礦建籌備工作。

預計到2025年,該公司旗下扎爾巴克礦山達產,中廣核礦業的年度權益產能將增至1935噸,是2020年的3.3倍。

在市場供應如此匱乏的環境中,擁有如此大且能持續增長的產能,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目前,該集團奧公司旗下擁有在產鈾礦中門庫杜克鈾礦,以及在建鈾礦扎爾巴克鈾礦,總資源量約4萬噸鈾。其中中門庫杜克鈾礦儲量約爲2.6萬噸鈾,設計產能爲2000噸鈾/年,目前產能利用率約爲80%,在增產降本方面取得了可觀成績。

由於產能和技術提升,以及嚴格的成本控制措施,中廣核礦業旗下礦山的平均成本已從2020年的16.68美元/磅降至13.89美元/磅。

而根據公司最近發布的中報,其產品的銷售價格卻在持續攀升,盈利能力凸顯。

"量價齊升"雙輪驅動下,最具彈性的中廣核礦業或成此輪天然鈾牛市中的最大受益者。

雖然在過去兩年,疫情突發衝擊全球供應鏈,但總體來看,這幾年中廣核礦業的營收、利潤都處於上升態勢。

在全球已上市的鈾企業中,中廣核礦業是唯二實現盈利的兩家企業之一。而在本輪周期开啓前,鈾礦公司普遍不好過,能生存下來已是不易,更遑論盈利。

這便意味着,在盈利+權益資源量大增的雙重利好支撐下,隨着天然鈾行業牛市確定,中廣核礦業便是行業中最具彈性的確定性標的,產品的漲價可直接轉化爲企業的盈利。

尤其在今年,地緣危機對供應帶來很多此前難以預料的困境,尤其是在能源和原材料供給方面,鈾價出現甚於去年下半年的新一輪行情。這也意味着,公司業績很有可能會在今年得到釋放,甚至會超越以往的預期。

事實也確實如此。

據公司剛剛發布的2022年中報,中廣核礦業上半年實現營業額約24.13億港元,同比增加31%;實現淨利潤約3.55億港元,同比提高886%。

同時,得益於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4%上升至8.1%,每股基本盈利爲5.28港仙,同比增長858%。

來源:公司公告

綜上,從各種趨勢都可以看出,在新一輪鈾周期中,中廣核礦業的業績增長勢頭是預料之中的,且在未來仍將有未見停歇的穩步增長。

4.尾聲

有人認爲,由於核電站的高昂建設成本、時間延遲、以及目前高昂的天然氣價格,與這兩種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在未來可能更便宜、更有利可圖。因而各國新法規的出台,對於核電產業復興究竟有多大的促進作用,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觀察。

但顯而易見,各國在通往淨零的道路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考慮,且沒有一個標准答案。這些考慮不僅是經濟方面的,而是必須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社會因素等來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

至少對現階段大多數國家來說,核電是在能源短缺背景下的最優選,並將在工業供汽、海水淡化、供暖、制氫、核動力船舶、同位素生產等民用領域拓展。

保障加持,核能利用多元發展方興未艾。

相關證券:
  • 中廣核礦業(01164)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第三輪鈾礦牛市中,中廣核礦業(1164.HK)如何實現一年9倍?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5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