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房企在行動……
1年前

融資破冰後,合景泰富的資產變現也傳來新動態。

11月16日晚間,該公司對外透露稱,擬以約3.7億元的價格將四川成都一項目的50%股權出售予合作方香港置地。這則交易預計可爲其帶來稅後利潤約1400萬元,相關資金將用來償還債務及用作一般營運資金,有助於提高公司資產周轉率,降低負債比率。

項目股權騰挪反映了合景泰富的資金需求,也在某種程度上映港資房企在內地市場的加倉路徑。


01 變現12年前老項目


公告顯示,合景泰富境外全資附屬公司盛威企業有限公司、境內全資附屬公司成都凱譽房地產擬出售置泰有限公司(下稱“目標公司”)28.57%股權以及成都宏譽房地產(下稱“項目公司”)的30%繳足股本予香港置地全資子公司紅耀有限公司及成都怡置匯恆。

需要提及的是,目標公司剩余71.43%股權亦由买方紅耀有限公司所有,同時項目公司剩余70%股權由總冠有限公司持有,後者爲目標公司旗下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也就是說,該則交易最終落地後,目標公司和項目公司將由香港置地100%持有。

截至公告日,目標公司除作爲持有項目公司70%股權的投資控股公司外,並無其它業務活動。而項目公司則爲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主要負責开發成都市錦江區攀成鋼片區總佔地面積約19萬平方米的一宗地塊,項目涵蓋住宅、商業、辦公、酒店及酒店式公寓。

去年,目標公司實現收入約1.65億美元,稅前利潤約3401.2萬美元,稅後利潤1060.2萬美元。在合景泰富看來,此次出售是提前變現目標公司投資價值的機會,並可爲集團未來業務發展需要提供資金。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合景泰富持有該項目已達12年之久。2010年11月,合景泰富聯手香港置地以底價37.8億元的價格摘下了成都攀成鋼片區285畝土地(環球匯地塊)。該地塊爲商業、城鎮混合住宅用地,樓面地價4200元/平方米,競买保證金9.5億元。

這是香港置地首入蓉城之作,彼時有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公司看好成都市場已久,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時機入市,此番聯手合景泰富便是基於此訴求。

拿地後,合景泰富負責打造項目中的住宅板塊,2012年9月,環球匯天譽首次开盤,主打改善型精裝住宅,無論銷量還是單價都在攀成鋼區域排名靠前;香港置地負責商業开發,但這部分的开發進度則緩慢許多,直至2021年中才舉行开工儀式,據悉,該部分將落地成都首個“光環系”項目,預計於2023年年底投入運營。

02 港資抄底

借助合景泰富打开成都市場的大門後,香港置地便繼續“隱身”觀望,尋找中意標的,伺機而動。

2021年,土地市場驟然降溫,玩家數量急速減少,而香港置地則選擇在此時逆勢加倉,並在年末一舉拿下了青羊區的兩宗土地,成爲去年首家在成都拿地的港資房企,亦是唯一一家。

去年12月,成都迎來第三輪供地,香港置地首日便以12.88億元的底價摘得主城青羊區文家街道地塊,成交樓面價13000元/平方米,這宗地要求全部現房銷售,限清水售價23656元/平方米;次日,其再次出手以9.45億元的底價拿下青羊區康河街道地塊,該宗地清水限價23000元/平方米。

同時,其還以合作方的身份介入了成都金牛區國賓板塊一宗80畝住宅用地的开發。這宗地最初爲龍湖在2021年成都第三輪供地以12.32億元的底價摘得,成交樓面價11500元/平方米,清水限價21500元/平方米。拿地後,龍湖迅速引入香港置地聯合开發,雙方各佔股50%。

上述動作只是香港置地加碼內地樓市的一個縮影,成都之外,該公司近兩年還先後重慶、上海、江蘇蘇州、湖北武漢等地補倉。

譬如2021年6月,其以43.16億元的價格摘下武漢光谷中心城P(2021)033號地塊,溢價84.36%,成交樓面價約20330元/平方米;今年8月,公司以5.7億元競得蘇州金雞湖核心位置兩個相連地塊;同年6月,香港置地聯手招商蛇口、徐匯城投競得上海徐匯區斜土街道xh128D-06地塊,總價47.33億元,成交樓面地價86285元/平方米,溢價9.56%……

“回流”的港資房企不止其一家,近兩年來,瑞安、嘉華國際、恆基兆業、香港裕華等多家企業在內地土地市場攻城略地,新世界集團更是表示未來一年將在內地市場投資百億。

今年8月,新世界集團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中國內地房地產市場已經見底,未來將慢慢復蘇,而這期間是收購土地、資產的好機會。其透露,未來12個月內,公司將在上海、廣州、杭州和深圳等城市投資共計100億元。

同樣看好內地市場的還有太古地產。今年8月的中期業績會上,主席白德利稱公司1000億港元投資計劃中的五成將用於中國內地的太古匯和太古裏品牌發展,300億港元會用在發展香港住宅物業項目和東南亞新市場。

港資房企的大舉進攻與內地房企的战线收縮形成明顯對比。克而瑞曾在一則報告中指出,港資房企經歷過市場多輪風波,更具有憂患意識,在財務策略上更加審慎穩重。

在內地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的30年,過於謹慎的港資錯失了最好的發展契機,但在行業寒冬來臨後,它們的優勢开始顯現,多元的業務結構以及穩定的可持續性收入成爲了過冬最佳對策,此外優異的財務指標以及綠色轉型也讓港企能夠獲取優質的低成本資金,從而爲逆勢加倉提供了可能性。

記者  吳典

編輯  左宇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港資房企在行動……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