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年17億賭“網易會服軟”的暴雪,爲什么沒能成功?
1年前

“即便沒有14年的合作關系,暴雪也不應該選在這個時間(網易Q3財報發布當日)放出消息”,一位從業者向遊戲日報 表達了他的看法,“這不是只有仇人才會做的事情嗎?”

11月16日,暴雪娛樂宣布因爲與網易的授權協議將在明年1月份到期,將關閉包括《魔獸世界》《守望先鋒》《星際爭霸》等7款遊戲在國內的服務。暴雪的聲明顯然沒有提前和網易打好招呼,網易回應時表示“很遺憾動視暴雪先行宣布了停止合作”、“在今日之前,我們一直在盡最大努力、最大誠意和暴雪談判,以謀求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繼續合作”。

《魔獸世界》官網雙方的logo,關閉倒計時66天

盡管月初動視暴雪發布財報時就曾提及“可能無法續約”,但業內多認爲這是暴雪在釋放煙霧彈施壓,沒多少人想到雙方真的分手了,而且是用這樣偏“極端”的方式。

海外媒體怎么評價網易與暴雪“分手”?

遊戲日報 注意到,不僅國內出現了大量的討論,海外也有諸多媒體進行了報道。

在Financial Times的報道中,可以看到市場研究機構Omdia的分析師認爲網易和暴雪在沒有終止合作前仍舊有可能達成新的協議,但因爲雙方目標不同(暴雪在爲微軟收購做准備,網易專注於全球擴張),所以可能性較低;

Tech Times則用了比較尖銳直接的標題“Bobby Kotick是否爲暴雪准備好了怎么應對這場災難”,報道中直言短期和長期都會對動視暴雪不利。一方面會在15個月內失去中國市場機會與收入,另一方面暴雪口碑影響力下滑加上中國本土遊戲品牌崛起,很難想到誰會愿意去接盤這樣一個熱度逐漸下滑的高風險產品;

Venture Beat、TechCrunch和Bloomberg都提到了合作產品在網易營收中佔比極低,Bloomberg還認爲如果找不到其他合作夥伴,動視暴雪不太可能繼續做中國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媒體注意到了此前動視暴雪財報中提到的“中國市場仍舊潛力巨大”,因此提出“未達成協議會給動視暴雪帶來毀滅性打擊”。

總體來看,只是從商業利益方面來考慮,海外媒體多數認爲與網易這樣的合作夥伴分手,暴雪會損失更多。不單單是直觀的合作分成,還有網易爲暴雪鋪平的政策合規。

營收佔比14%對2%,這場“分手”的慘敗方是暴雪

國內與海外一致認爲暴雪是輸家是有實際依據的。

動視暴雪發布財報時,曾提到與網易合作產品的分成僅佔3%(不包括後來的《暗黑破壞神:不朽》),看似與網易的2%在差不多的水平线上,但實際動視暴雪刻意模糊了概念。去掉動視、King的營收數據,僅僅暴雪自身,這1年17億的分成在營收中的佔比超過了14%。

根據網易遊戲的公告,相關產品的充值服務將在11月23日關閉,所以如果不能快速完成國內代理的更換,預計在2023年Q1財報發布時,可以最直觀地看到終止合作對暴雪營收產生的影響。而這個前提“不能快速完成國內代理更換”,目前業內多數人認爲是板上釘釘的。

暴雪更換國內代理有個無法忽略的難點——版號的不可控,因爲需要重新進行審批,而從版號重啓後的過審情況來看,即便是大公司也難分到幾個。這意味着終止合作後,國內玩家至少會有數月甚至一兩年玩不到相關產品,這期間將會有大量用戶流失。

雙方分手消息傳出後,網上曾出現關於哪家公司接手的投票。但相關公司紛紛作了闢謠,例如米哈遊相關人士表示主打自研遊戲,尚無代理運營的遊戲項目。而騰訊IEG負責客戶端遊戲引進評估工作的從業者也在朋友圈發出了一句“不是我們”。

暴雪稱“中國市場還有長期發展潛力”,來源於對IP認知度以及品牌口碑的自信。

但就目前國內市場主流用戶以及暴雪系產品用戶的情況來看,隨着用戶年齡層變化,單純IP已經不足以撐起暴雪產品得到足夠的曝光,需要代理發行商的足夠資源投入。而口碑方面,不僅僅只是其內部爆發的性騷擾事件,暴雪因爲一些不當行爲(例如去年的守望先鋒電競聯賽事件)在國內的認可度已經斷崖式下滑。

網易表示推不動的“關鍵性條款”會是什么?

在《致暴雪遊戲玩家的一封信》中,網易提到了一句“經過長時間的談判,我們仍然無法就一些涉及可持續運營,和中國市場及玩家核心利益的關鍵性合作條款與暴雪達成一致”。而在財報發布後的業績會上,網易CEO丁磊對此事表示 “非常希望能繼續代理暴雪遊戲,爲此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但談判難度遠超預期”。

能直接獲取的消息是,網易沒有理由放棄這個穩定的合作,而且進行過長期的盡力爭取。

網易和暴雪开始合作可以追溯到2008年,基本授權期都是3年一輪,所以至今14年裏也並非第一次進行續約。但爲什么這一次會“談不下去了”?如今網上有諸多猜測。

舉兩個討論度比較高的例子:

1、觀察者網稱“從接近網易的知情人士中了解到暴雪方提出了天價續約條件”,包括更高的分成(此前坊間傳聞暴雪拿到的分成是55%);提高國區遊戲定價;按照《暗黑破壞神:不朽》的模式研發其他暴雪IP手遊,但只能享受國內市場分成,這條還附帶巨額保證金。即便是非遊戲行業的用戶,也表示“如果是真的,這條件擱誰都不會接的”。

2、NGA上有帖子猜測可能是暴雪CEO Bobby Kotick“搞事情”,原因是微軟收購暴雪在明年3月底之前敲定,而Bobby Kotick在公司內部和外部的口碑都極差,可能會被掃地出門丟掉CEO,因此想在網易續約事件上增加自己的籌碼,提出了極過分的要求。

因爲Bobby Kotick自身原因,遊戲玩家有這類猜測並不意外,但主觀思維過重,並不會真正被遊戲行業從業者關注。但網易全球投資與夥伴關系總裁朱原在社交平台提到的“a jerk”(一個傻瓜)“搞事”,加上谷歌相關人士評論“一些商人不顧玩家感受”,讓這一猜測成了焦點。

網易全球投資與夥伴關系總裁朱原談該事件

除了這兩個猜測外,網上還有包括“暴雪想拿走用戶數據”、“暴雪提前找好了下家”等等討論,雖無法確定具體情況,但我們可以從市場角度分析“網易無法接受”的底層原因:

從國內來看,因爲在營收中佔比僅2%左右,考慮到穩定的用戶基本盤,網易甚至可能在分成方面進一步退讓,但有兩種情況是網易無法接受的,一種是類似調整定價這樣的行爲,會影響到國內玩家利益,進而影響網易自身口碑,另一種是暴雪提出了過於苛刻的條件,例如要求網易必須在時限內拿到某某IP手遊的版號等等。

從海外來看,網易這兩年一直在加速布局,還提出了海外營收佔比50%的未來目標。如果是海外因素,可能暴雪的條件與這一目標背道而馳,例如不允許網易合作研發的手遊拿海外市場分成,加上國內版號的不確定性,會導致網易變成純投入,拖慢整體節奏。

暴雪“自爆式”解約後,網易是怎么做的?

實際上,暴雪“自爆式”解約即便是不考慮前面提到的巨大損失,也是讓人費解的行爲。

一方面,這種舉動是對合作夥伴的不負責,會影響業內對與暴雪合作的信任度。不僅僅是國內媒體集體支持網易,我們也能看到海外媒體的相關報道,例如TechTimes的報道中就提到“網易爲動視暴雪提供了14年的穩定合作關系,包括極爲重要的政策合規”。

另一方面,爲追求過度利益而導致了雙方合作關系的破裂,也是對暴雪在國內積累多年的玩家的不負責。相比於早期選擇較少的時代,國內遊戲玩家群體已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更爲重視廠商的態度和原則性問題,而在這方面反復橫跳的暴雪,無疑會被更多玩家拋棄。

對比暴雪的不管不顧,網易的處理方式則能讓人感受到“原來他們真的曾經合作了14年”。在《魔獸世界》官網發布的停運公告中,可以看到網易並沒有因爲與暴雪解約而停止對相關最新內容的更新,這可以繼續讓暴雪短期保持其用戶的活躍數據。

版本的倒計時此時看來略顯諷刺

當然,在遊戲日報看來,這更多還是出於對國內遊戲用戶的負責,例如其中提到對於玩家的充值未消費的虛擬貨幣或時間,網易後續會主動安排退款。

借用一位《魔獸世界》老玩家的表述來做下如今輿論的主流觀點:“網易或許不是最好的代理商,但這些年來至少玩得很安穩,考迪克(暴雪CEO Bobby Kotick)滾出暴雪”。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用1年17億賭“網易會服軟”的暴雪,爲什么沒能成功?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