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降薪、停發年終獎…威馬汽車“危矣”!
1年前

曾幾何時,威馬汽車也是造車新勢力中有頭有臉的一個,甚至與蔚來、小鵬、理想並稱造車新勢力四小龍。

如今的威馬幾乎是掉隊的代名詞,好不容易火了一把,還是“年虧82億創始人年薪12億元”的烏龍消息,這次又因降薪旋渦再上風口。

“普通員工工資七折發放,高管的工資更是對半砍”——在我們討論電動車降價潮的時候,威馬汽車也降了,不過降的不是車價,而是員工的薪水。

遭受着嚴重的財務壓力,威馬創始人沈暉還曾與王興打賭威馬能擠進造車新勢力TOP3,現在看來沈老板完全沒有了勝算。

上一次是創始人“天價”薪資,這一次則是員工待遇“節衣縮食”!

對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威馬汽車來說,2022年這個冬天將格外寒冷。

薪資迷局背後,是銷量寒冬、虧損寒冬。曾創造單輪融資記錄的威馬,何遇如此寒氣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威馬汽車還未走出“創始人年薪12億”的外界質疑風波,又因全員降薪陷入新的輿論旋渦。

11月21日,威馬汽車CEO沈暉發布內部信宣布,爲了應對資金壓力,公司管理層帶頭主動降薪一半,同時對公司整體運營費用進行精簡,將通過一系列財務措施降低運營成本。

具體措施爲:從2022年10月开始,M4及以上級別管理者主動降薪,發放50%的基本工資;其他員工發放70%的基本工資;調整公司發薪日、取消年終獎等獎金、暫停發放購車補貼等。

對於該消息,威馬方面向媒體證實該內部信屬實。

實際上,關於威馬汽車員工降薪的消息,早在10月底就有相關消息傳出。據21世紀經濟早前報道,威馬在10月內部員工溝通會上就宣布了四項工資優化措施。

而且,這已經不是威馬汽車第一次傳出降薪的消息。早在2020年3月,有自稱威馬汽車員工的網民在社交平台上爆料,公司召开线上電話會議向員工討論年終獎發放事宜,公司人事部門通知全體員工取消年終獎,13薪也延長至當年6月發放。針對取消年終獎的理由,公司人事部門給出的解釋是“去年KPI不達標”。

“有福老板享,有難一起當”一句話道出員工的心酸,前段時間沈暉的12個億年薪事件還沒完全過去,員工降薪就先落實了。年薪12億雖不真切,但也讓威馬站在了輿論中心。

此前據媒體報道,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的薪資在2021年高達12.6億元。除此之外,威馬汽車向主要管理層支付的薪資總額爲17.5億元,沈暉一人薪資佔據了主要管理層薪資的72%。

隨後威馬汽車回應表示並非如此,據了解,目前沈暉的年薪是由普通薪金與受限制股份兩部分組成,其中實際薪酬僅201萬元,剩余部分是以受限制股份形式發放,而這部分錢只有威馬上市後沈暉才能將之收入囊中。換而言之,如果威馬上市情況不理想的話,沈暉也將拿不到這部分錢,現在應該是無法動用的。

按照招股書,對於一些高管來說,即便是薪酬減半,也能拿到百萬級年薪。

而與沈暉“12億天價薪酬事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威馬汽車的交付量卻一言難盡:

乘聯會數據顯示,威馬汽車今年10月銷量爲1117輛,1-10月累計銷量不足3萬輛。

作爲對照,蔚來、小鵬、理想、零跑、哪吒等其他頭部新造車企業今年1-10月累計銷量都在9萬輛以上,其中哪吒和小鵬突破10萬輛。

相比它們,威馬汽車在市場火爆的大背景下,今年前10個月共交付3萬輛新車,成爲嚴重拖後腿的一家,即便是把統計區間回放,威馬汽車在2019年至2021年三年期間,累計交付也才8.34萬輛,年平均交付量不足3萬輛,市場表現與成立初期的期待差距甚遠。

不難看出,在銷量不佳及新能源汽車成本日益上漲的大背景下,威馬汽車的處境越發困難。

靠降薪,威馬汽車就能度過寒冬了嗎?這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作爲國內浩浩蕩蕩造車新勢力大軍中的一員,威馬前幾年的發展雖然說沒有一鳴驚人,但也是可圈可點,甚至還能和“蔚小理”打個來回。

資料顯示,威馬汽車成立於2015年12月,與理想同一年成立,比蔚來、小鵬晚一年,屬於最早开始交付的新勢力之一。而且更是少見的從成立之初就堅定不走代工模式,要自建工廠自己生產。

不過,與“蔚小理”不同,董事長沈暉在成立威馬之前,曾在菲亞特、沃爾沃等車企任職,前任職位爲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可以說在汽車領域積累了大量經驗。

2018年1月,威馬收購中順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拿到生產資質。2018年9月,威馬首款量產車EX5正式上市,售價14.68-19.88萬元,定位緊湊型純電SUV。

威馬汽車一度處於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2018年,威馬汽車交付量排名行業第二。2020年,威馬汽車累計銷量達2.24萬輛,在新勢力車企中仍排名第四。

如今,威馬汽車明顯“掉隊”了!

2020年年初,在王興表示看好理想汽車時,沈暉隔空喊話“威馬一定會是Top3之一”。

然而,在此之後,威馬汽車銷量开始出現頹勢,除了被小鵬、理想反超外,後續還被哪吒、零跑等二线造車新勢力品牌反超。

進入2022年以後,威馬汽車的情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聲量全無,被一衆後來者趕超,而唯一引發公衆關注的事件竟然還是創始人12億年薪一事。

據威馬網站顯示,目前其在售車型有EX5-Z、E.5、W6。而被寄予厚望的M7車型在2021年末曾亮相,但至今尚未上市交付。

衆所周知,造電動車是一門極其燒錢的生意,蔚來李斌直言至少要花200億元,何小鵬說200億都不夠花,雷軍甚至准備了1000億......隨着越來越多的巨頭下場、政策調整以及市場格局的變化,新勢力造車對資金的渴求來到至高點。

連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都時刻表達的資金問題,在二线新勢力裏只會更迫切。而作爲二线新勢力的代表,此次威馬汽車的降薪風波同樣暴露出其“缺錢”問題。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3月,威馬汽車在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僅36.78億元。相比其他造車新勢力上百億的現金儲備,威馬汽車的“錢袋子”確實不夠鼓。

此外,近幾年來威馬汽車的毛利率一直處於負數。

2019年-2021年威馬汽車三年毛利率分別爲-58.3%、-43.5%和-41.1%,而理想毛利率2020年一季度就已首次轉正,蔚來與小鵬也在2020年第二、第三季度相繼轉正;

期間威馬汽車總營收分別爲17.62億元、26.71億元、47.73億元,三年合計92.06億,淨虧損分別爲41.45億元、50.84億元、82.06億元,三年合計174.35億元;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40.4億元、-42.25億元、-53.63億元。

在毛利一直處於負數的情況下,外部融資也成爲威馬獲得資金的重要渠道。

據公开信息顯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從 A 輪到 D 輪,威馬共獲得了 4 輪 12 次融資,共計得到超過 410 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資金。

不過,獲得了巨額融資並未解決威馬的困境。

據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威馬汽車的借款總額分別爲24.2億元、64.1億元和99.5億元,負債已接近百億。

在降薪風波之前,威馬汽車也通過嘗試IPO解決資金問題。

2021年,威馬曾衝刺科創板,但後續有報道稱威馬汽車被質疑科技含量不足,研發佔比不高,再加上連年虧損,以及上市材料審核出現問題,使得其科創板受阻。

今年6月,威馬又轉而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港交所官網最新消息顯示,威馬汽車遞交的上市申請仍然在處理中,尚且沒有具體日期。

近年來,隨着傳統車企巨頭投入加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威馬汽車能否在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中存活下來,現階段來看情況並不樂觀。

要問威馬爲何隕落得那么快,歸根結底還是產品的問題:

威馬主銷車型——EX5多次被報道發生自燃現象。2021年9月,溫州一輛威馬EX5發生起火,12月份,威馬汽車又接連在鄭州、海口、三亞“起火”,短短一個季度,威馬創下4次起火紀錄。

2020年10月,威馬汽車就因自燃隱患召回了共計1282輛EX5。召回原因是由於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致動力電池產生異常“析鋰”。

在自燃風波之後,威馬又被爆出偷偷鎖電:以“升級”的名義把客戶騙到店內,通過程序使電量只能充到80%。這一事件最後鬧上了廣東315晚會,甚至還被央媒點名。

威馬汽車的衰落還與其定位有一定關系,在成立之初,沈暉把威馬定位成“電動汽車版的大衆”,主攻10-20萬元的中低端市場。而對於中低端來說更是需要以高銷量低毛利的走量取勝,只要毛利率一日不能轉正,生存壓力就越來越大。  

持續虧損、銷量下滑、現金流不足以及上市機會渺茫,威馬的“錢荒”將會持續。

按照這個態勢下去的話,即便是“節衣縮食”,威馬汽車能否熬過新勢力寒冬依舊難說,恐怕真的是威馬“危矣”!

參考資料:

《從威馬降薪風波,看二线新勢力的生存現狀》,汽車公社

《威馬陷入“降薪門” 再不上市快撐不住了》,超電實驗室

《威馬汽車全員降薪 CEO沈暉呼籲公司上下共渡難關》,經濟觀察報

《威馬汽車高管帶頭全員降薪,但這樣就能解決問題了嗎?》,汽車價格指南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全員降薪、停發年終獎…威馬汽車“危矣”!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