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更低價格,還是選擇更優服務?
618,是京東的傳統主場。
如今的劉強東,看到身邊越來越多的對手,會不會想起數十年前,自己面對國美、蘇寧兩位大佬,那副志在必得的樣子。
今年618購物節,不出意外,各大電商平台再一次加入“價格战”之中:除了消費降級大趨勢之外,還有友商之間的互相擠佔。
但相較於拼多多、抖音等平台,不少人對於京東參战打低價,並不那么看好,原因在於,其模式本就有些“重”。當然,京東又不傻,所以採取的作战方案是:降低商家的平台費用,在品類上與對手錯位競爭。
低價,在大環境下行的今天,重新成爲江湖裏最直接的殺伐利器。
只不過,號稱“手握全網最高質量用戶”的京東,如何在價格和品質之間,確保動作不變形,這才是京東這場價格战的核心問題。
也許,京東一部分核心用戶,更在意的是品質,而不是低價。
這場战役怎么打?
早在今年初,京東就已开始酝釀 “百億補貼”,到了 3 月,京東正式推出了這項活動,針對多種類目商品進行補貼;同時,還設置了“买貴雙倍賠”活動,似乎要將“低價”進行到底。
走高品質路线的京東,爲何畫風突變,玩起了價格战?陸玖商業評論認爲:一是市場整體的消費降級,二是友商們對市場份額的擠壓。
對此,某京東店長蘭先生表示:“從宏觀上來看,隨着消費的降級,客戶對價格變得更敏感,客戶流失也更明顯,京東可能看到了這個問題,從而調整了战略。”
同時,蘭先生還表示:“從平台角度來看,我們把所有用戶比作一個圓餅,之前是淘寶、京東、拼多多,三家分走圓餅的80%,其他平台分20%;可是美團、叮咚等买菜平台,還有直播電商等新勢力崛起後,迅速喫掉了圓餅的50%。新勢力的份額搶不過來,只能從老對手那裏搶,都是做傳統電商的,無外乎就是價格战,這樣簡單、粗暴、高效。”
另一邊,電商經營導師彭先生也認爲:“京東進行價格战,是因爲現在的人們,變得更關注性價比,平台因爲流量和訂單下滑,競爭也變得更爲激烈。”
事實上,今天的電商競爭,除了拼價格,同時也在拼物流、拼服務,這也是當年京東砸重金自建倉儲物流的關鍵所在。好在,多年市場培養下來,消費者對於京東的認知,就不完全在價格上,而是在價格、物流、售後等多方維度上找一個平衡。
但自2019年,拼多多在當年“618”率先宣布給出“百億補貼”,對全網熱度最高的萬款商品大幅讓利,其中重點指向3C數碼、家用電器等商品,這也是京東起家的品類,這被外界視爲拼多多對京東的奇襲。
2022年底,京東終於下定決心,重新找回低價優勢。2022年底,劉強東重申“低價”的重要性以來,同時強調低價也是2023年全年的經營重點,同時开放C店入駐通道。
但與各路友商相比,市場對於京東打低價策略,表示有些擔憂,因爲其經營模式太“重”了。
比如,由於京東快遞爲自營,導致其超過50萬名員工中,絕大多數爲快遞員;同時,對於物流、倉儲的建設,也讓其投入了很多資金。
對此,彭先生認爲:“京東想要做低價很難,畢竟京東現在大都是公司开店,物流成本也高。但這不影響京東向商家要求低價,所以商家會很難。”
這樣看來,玩起“低價”陽謀的京東,最不應該打價格战,事實真的如此嗎?陸玖商業評論發現,京東玩起價格战,具體措施主要分兩點:
首先,是降低商家在平台的相關費用,保證商品的價格優勢。
對此,蘭先生表示:“京東爲了拼價格,現在某些類目降低質保金,甚至不要質保金了,平台使用費都不要了,扣點也給降了或免了,全品類對標價格;目前似乎取得了一定效果,客戶流失速度明顯放緩。”
另一邊,電商從業者胡先生也表示:“京東的‘百億補貼’活動,基本都在POP商家,品類也基本在重貨、消費品上邊,POP的扣點比京東自營的扣點低,所以利潤空間相對可控。而京東自營的策略,是比價天貓、拼多多的旗艦店,所以定制型產品不受影響,品牌方控價才是考驗。”
其次,是在商品品類上,與對手錯位競爭,保證自身的相對優勢。
對此,胡先生表示:“一线品牌的家電數碼、快消品、酒水等,京東一定會根據全平台做控價調整。這樣的話,對拼多多的生鮮商品,不會有影響,因爲品類不同;天貓則是服裝、鞋帽等等,這些平台都給京東讓路了。”
不打價格战行嗎?
雙管齊下的京東,對價格战其實駕輕就熟。早在2012年,劉強東就向國美、蘇寧發起價格战,他宣布:京東所有大家電,將在未來三年保持零毛利,並比國美、蘇寧便宜10%以上。
战役發起前的2011年,國美全年營收爲598億元,蘇寧當年營收爲939億元,京東營收爲211億元,是三者中實力最弱的那個。
如今,國美零售在港股停牌,蘇寧易購變成了ST易購,當初實力最弱的京東,靠着價格战實現了“攻守之勢異也”。
京東爲何能在彼時實現反超,其核心原因,在於其當時沒有實體店的京東,在經營成本上更佔優勢;至於國美“內鬥”、蘇寧“不務正業”等,只是兩者自身走向失敗的原因,並不是影響京東的關鍵。
不過,在後來與淘寶的競爭中,京東沒有執着於價格,而是在“速度”“正品”上做起了文章。比如,依靠自建的倉儲、物流體系,京東快遞的速度更快、服務更好;與第三方爲主的淘寶、拼多多相比,存在大量自營店鋪的京東,商品質量、售後等也更有優勢。
不過,在“速度”“正品”方面,京東今天也面臨着不少強大的競爭對手。
首先,一些對手的配送速度正在提升,與京東配送的差距在縮小。
比如,有網友表示:“在拼多多上买了一部手機,沒想到對方居然發順豐,還是包郵的,第二天就到貨了。”
無論是順豐還是三通一達,目前隨着物流體系高度集成數據化之後,配送方面的體感差距越來越小,就連被用戶吐槽了一萬年的菜鳥,現在都开始送貨上門了。
其次,很多平台對商品同樣承諾“保真”,這使得京東主打“正品”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被抹平。
隨着中國國產品牌的崛起,大部分品牌產品標准化已經形成,买到的假貨的概率非常低,電子產品假貨門檻高,百貨類造假的成本甚至比真貨還貴。
有網友表示:“前幾年網購手機的話,我只會去京東上挑選,但最近這次換手機,就變成了在天貓上买,補貼後價格很誘人,商家也承諾是正品。”
價格战傷害了誰?
或許正是看到了友商對自己已有優勢的趕超,京東也感覺到危機,主動發起價格战。
在很多人認爲電商大促“已死”,價格战不期而至的背景下,也有部分觀點認爲:京東不該進行價格战,而是要繼續優化服務,與其他平台做差異化競爭。
比如,專做電商培訓的嬌小姐表示:“每個電商平台的用戶畫像不同,而京東的用戶,可以說是各平台中最優質的。”
陸玖商業評論也發現,能做到“隨买隨走”,幾乎沒有還價意識的京東用戶,就用戶質量這一層面而言,屬於其他電商“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同時,還有一部分網友,擔憂打價格战的京東,會不會爲了節省成本,而降低服務質量,最後擠出曾經的優質用戶。
一位京東員工曾向陸玖商業評論表示:“其實京東今年主打低價策略,是想吸引更多用戶過來,包括像拼多多上的用戶。但內部其實也討論過,低價吸引來的人群,會不會降低平台本身的客群質量,真的不好說。”
對此,蘭先生表示:“京東的服務,還是一如既往。倉儲和物流是京東的資產,不是累贅;目前來看降價勢在必行,如果不搶佔市場,現有的份額肯定會被蠶食刮分。因此哪怕損失再多錢,京東都是在所不惜的,錢沒了可以再融資;市場份額沒有了,京東才是真的垮了。”
另一邊,胡先生也表示:“物流是京東的重中之重,不會有太多影響,京東在全國都有倉。同時,很多京東上的商品,是將新老型號區分开,設置不同價格,因此從系統的角度說,快、好、省三個標籤可以共存。”
用低價奪取用戶心智的京東,似乎不滿足於只用低價獲取用戶,而是進行着其他嘗試。
比如,蘭先生表示:“京東其實也想搶直播電商的客戶,平台也在試水直播,畢竟現在的這種玩法,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同時,某京東店鋪運營Tom也表示:“京東似乎打算通喫,不僅和拼多多比價格,還可以像淘寶一樣开個人小店。”
哈姆雷特說:“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對於京東來說,除了低價這副牌之外,還能用什么吸引用戶,不僅關乎用戶心智的佔領,更關乎自身的江湖地位。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618系列:京東低價,品質如何不變形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