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鉤”新馬甲——新華社四連評起底“去風險”美式話術陷阱
1年前

  在對華關系問題上,美國高官近期多次表態,對華不尋求對抗、冷战或“脫鉤”,而是聚焦所謂“去風險”。然而,事實真如他們所說那樣嗎?

  新華社近日連續播發四篇評論,揭穿美國“去風險”的話術陷阱,指出美國口中所謂的“去風險”,其實質是以“去風險”之名行對華“脫鉤”之實,繼續試圖遏制中國發展;其危害是給世界長遠發展帶來難以承受之重,給當今世界帶來巨大風險;其根源是面對中國的快速發展,美國的霸權焦慮症愈發嚴重;其結局必然是撼動不了中國昂揚奔湧的現代化進程,改變不了中國與世界深度交融的發展格局。

  “去風險”的本質:遏制孤立中國

  以“去風險”之名行對華“脫鉤”之實,繼續遏制孤立中國,才是美國話術陷阱背後的真實圖謀。美國泛化安全風險,販賣安全焦慮,將“去風險”的概念擴大化工具化,並通過不斷地炒作、利用、異化這一概念,將其與中國關聯,意圖將中國與“風險”畫上等號,將“去風險”路徑簡化爲“去中國化”,以此爲對華遏制战略換上新裝。

  話術變了,背後的目的卻一點沒變。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一邊說尋求“去風險”不是“脫鉤”,一邊卻大談美國要在關鍵技術領域設置所謂“小院高牆”战略。在自身遭受巨大損失,嚴重幹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招致大量批評之後,美國一系列操作的目的還是要將中國排除出關鍵供應鏈之外,限制中國向產業鏈價值鏈更高端攀升,遏制打壓中國發展壯大,以維持自己的霸權壟斷優勢。

  不管措辭怎么變,美國以冷战思維看待美中關系的做法沒有變,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的取向沒有變,圍堵打壓遏制中國的目標更沒有變。美國爲了維護自身霸權,違背各國意愿推進“陣營化”,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給世界繁榮穩定構成真正的風險。

  “去風險”的危害:徒增全球風險

  “去風險”將提升全球經濟的衝突摩擦風險,拖累業已疲軟的世界經濟復蘇進程。美國所謂“去風險”,前提是把中國視爲“風險”,本質上是把經貿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不僅有違世貿組織倡導的自由貿易和非歧視的基本原則,衝擊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有效性,也違背經濟規律,最終阻礙世界經濟復蘇進程。

  美國以“去風險”推動與中國“脫鉤斷鏈”,四處構建“小院高牆”,阻斷科技傳播渠道,讓全球科技研發呈現碎片化,這將遲滯人類整體科技進步。當今世界,從硬件到軟件,從基礎科學到應用研發,各國科技發展在彼此融合中不斷優化升級和推進。強化科技封鎖,破壞既有的全球科技交流合作,將打亂全球多年努力建立起的科技合作生態與供應鏈良性反饋和循環機制,阻礙行業的創新和生產力提高。

  以“去風險”之名行“去中國化”之實,企圖拉攏盟友打造排除中國的“平行體系”,這種分裂世界的做法,不僅會給深度交融的全球經濟帶來巨大風險,也會擾亂全球經濟治理,阻礙衆多全球共同議題深入推進。“去風險”爲經濟、技術、思想、文明交流人爲設障,破壞各國相互信任基石,世界有可能重陷“冷战”泥沼,諸如消除不平等和貧困、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需要國際社會攜手推進的進程也將被拖累。

  “去風險”的根源:美國霸權焦慮

  “脫鉤”也好,“去風險”也罷,說到底都體現了美方坐立不安、難以自處的惶恐糾結心態。面對中國的快速發展,美國的霸權焦慮症愈發嚴重,想盡一切辦法對華遏制打壓。

  所謂對華“去風險”,不過是去除威脅美國霸權的“風險”。美國對中國的歧視和偏見根深蒂固,對中國的發展懷有成見和戒心。美國一貫以意識形態偏見、二元對立的冷战思維看待中國。美國近年來將中國塑造成了挑战其霸權的“假想敵”,把圍堵打壓中國當作第一要務,遏制中國這一政策主线從未發生變化。

  美國視中國爲威脅,是在以己度人,拿“國強必霸”的模板硬套在中國身上,犯了战略認知的錯誤。冷战結束後,美國獨霸全球,开啓了恃強凌弱、巧取豪奪的“霸權霸凌霸道”模式。美國臆想的所謂“風險”,正是自身劣跡的投射,這些“有罪推定”件件在美國自己身上有跡可循。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道路,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危機,是合作不是對抗,是穩定不是動蕩,是保險不是風險。

  視中國爲“風險”,源於自身競爭力下降,對霸權終結的恐慌。美國長期沉醉於“歷史終結”,執迷於“一超獨霸”,渾然不知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與國際社會絕大多數成員一樣,中國主張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讓美國恐慌的是,隨着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這種力量在不斷壯大,霸道規則和霸權秩序將再也行不通,美國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日子也將不復存在。

  “去風險”的結局:難阻中國發展

  對華“去風險”的僞命題,阻滯不了中國自主發展、开拓進取的步伐。壓力和挑战面前,中國經濟延續恢復態勢,產業升級持續推進。高技術制造業持續較快增長,有力支撐着中國經濟平穩運行。對華“去風險”論調撼動不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大勢。

  以“去風險”之名行“脫鉤”之實,割不斷全球化進程中中國與世界形成的深度聯結。“去風險論”把正常的經貿往來誇大爲對中國“過度依賴”,並把相互依存與不安全畫等號。殊不知,全球產業鏈網絡的形成和發展,是市場規律和企業行爲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制造業第一大國,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已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

  以“去風險”之名行“脫鉤”之實,遮蔽不了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所蕴含的巨大發展引力。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局部衝突和動蕩頻發,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中國作爲全球產業鏈穩定之錨、國際金融安全避風港、跨國投資的優選地,不斷以自身發展爲世界提供新機遇。是風險還是機遇,世人自有公斷。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近日總結訪華之行時說,聽到了中方認爲“去風險”相當於“脫鉤”的關切,並表示解決相關問題非常重要。在與美國打交道的過程中,中國向來聽其言觀其行,希望美國是真聽懂了中方的意思,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並不尋求與中國“脫鉤”,從根本上糾正其對華錯誤認知,改變其錯誤對華政策。

  總策劃:袁炳忠

  策劃:倪四義 班瑋

  監制:馮俊揚 薛穎 韓墨

  統籌:葉書宏 閆珺巖 林小春

  主筆:魏建華 謝彬彬 高文成 李蓉 樊宇

  海報:刁澤

  編輯:葉書宏 鄭漢根 耿學鵬 凌朔 周曉華 謝棟風 楊海雲 董龍江 劉學 商婧 田宇 劉秀玲 張濤 陳與唐得 王聖美 刁澤 淡然

  新華社國際部制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脫鉤”新馬甲——新華社四連評起底“去風險”美式話術陷阱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