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估值高企VS業績現實
1年前

3D打印概念股估值持續走高,行業整體業績卻原地踏步。

葉燕謨/文

7月12日,榮耀手機發布旗下最新款折疊屏手機Magic V2,鉸鏈的軸蓋部分首次採用鈦合金3D打印工藝,寬度相較於鋁合金材質降低27%,強度卻提升150%,全新完美的平衡了輕薄與可靠性。根據浙商證券研報,目前鈦合金軸蓋的材料成本30元左右,加工成本在200-300元。未來,隨着3D打印技術在鈦合金卷軸量產進一步規模化、良率進一步提高,帶來邊際成本下降,價格有望進一步下降。

7月18日,知名果鏈分析師郭明錤發布報告稱,CNC(數控機牀)在蘋果开始採用後快速成長,3D打印有可能會復制此成功故事,且蘋果公司正在積極部署使用3D打印技術,預計2023年下半年新款Apple Watch Ultra的部分鈦金屬機構件將採用3D打印技術。

加之天風證券等券商也針對3D打印行業出具研報,看好未來發展前景,相關3D打印概念股自7月中旬以來表現非常活躍。

根據3D打印板塊整體行情,本輪拉升從7月11日开始,持續上行至7月18日,整體上行幅度超4%。隨後,板塊遭遇集體回調,截至7月25日收盤,3D打印板塊回撤幅度超3.78%。

從個股表現來看,鉑力特自7月12日111.75元/股快速上行至18日的高點137.48元/股,此後快速回調,25日以122.27元/股收盤;有研粉材7月14日收盤36.17元/股,17日漲幅超11%,截至25日收盤價38.90元/股;光韻達7月13日开盤7.77元/股,持續上行至17日的最高點9.15元/股,累計漲幅超17.76%,其後亦迅速回撤,25日收盤價爲7.67元/股。

行業估值不斷推高

截至2023年7月25日,A股市場3D打印概念股PE(TTM)中位數爲38倍,而一年前相應中位數爲29倍,共有7家3D打印概念企業PE(TTM)超過200倍、9家超過100倍,例如華中數控PE(TTM)達458倍,鉑力特也超234倍。從市銷率來看,同日A股3D打印概念股PS(TTM)中位數爲3.38倍,平均數爲6.38倍,PS(TTM)超過10倍的有13家企業,超過20倍的有3家企業。

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區別於傳統減材制造,它通過對模型數字化立體掃描、分層處理,借助於類似打印機的數字化制造設備,利用材料不斷疊加形成所需的實體模型。3D打印產業鏈上遊爲原材料、核心硬件和輔助運行系統的供應商;中遊以3D打印設備生產廠商爲主,大多亦提供打印服務業務及原材料供應,在整個產業鏈中佔據主導地位;下遊主要爲3D打印服務對象,3D打印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工業等領域,以工業級應用爲主。

那些橫跨上下遊的老牌美股企業,估值卻遠低於A股。

Stratasys、3D System等3D打印巨頭在早期引領了產業的發展,已經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和客戶認知度。根據東方財富的證券研究,Stratasys、3D System、Desktop Metal的2022年營收分別爲6.51億美元、5.38億美元、2.09億美元,截至2023年4月3日的市值分別爲11.14億美元、14.06億美元、7.33億美元,市銷率估算爲1.71倍、2.61倍、3.51倍,明顯低於A股3D打印概念股的估值。

其實美股的3D打印概念股也曾有過高光時刻,Stratasys、3D System等巨頭在2012-2014年間經歷過一次股價過山車。

2012年年初,3D System的股價僅僅4.80美元/股,經過兩年左右的市場追捧,股價一路飆升。2014年年初,3D System的股價觸達天花板97.28美元/股,PS(TTM)超過315倍。

2011年下半年,Stratasys股價低至17.88美元/股。受益於美股市場的炒作,接下來的兩年內股價持續上漲。2014年年初,Stratasys股價觸頂138.10美元/股,上漲幅度超672.37%。

2014年上半年开始,兩巨頭股價持續下挫。到2015年年底,3D System股價跌至8.69美元/股,較2014年年初已跌去91.07%;作爲難兄難弟的Stratasys,股價也一蹶不振,2016年年初Stratasys最低跌至14.48美元/股,較2014年初138.10美元/股也跌去了89.51%。

此後,Stratasys、3D System等與3D打印相關的美股便持續底部震蕩至今。

此外,Stratasys、3D System等老牌3D打印巨頭也正面臨業績上的壓力,基本上處於持續虧損狀態:Stratasys在2020-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5.21億美元、6.07億美元、6.51億美元,淨利潤分別爲-4.40億美元、-0.63億美元、-0.29億美元;3D System在2020-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5.57億美元、6.16億美元、5.38億美元,淨利潤分別爲-1.5億美元、3.22億美元、-1.23億美元。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個股業績原地踏步

全球市場持續擴張。根據美國Wohlers Associates的數據,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全球增材制造產值分別達到127.58億美元、152.44億美元和180.34億美元,同比增長7.51%、19.50%和18.30%。2012-2022年,全球增材制造產值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爲23%。Wohlers Associates預計2025年和2030年全球增材制造收入規模將分別達到298億美元和853億美元。

聚焦國內,Wohlers Associates數據顯示,從增材制造設備安裝量角度來看,中國市場佔全球比重約10.6%,位列世界第二。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測算,2021年國內市場規模爲260億元,同比增速25%,相較2018年產業規模實現翻倍。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2022年國內3D打印市場規模達320億元。億渡數據預計2026年國內3D打印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101.9億元,2022-2026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爲36.22%。

相較於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A股3D打印企業的業績不夠亮眼。

A股61家3D打印概念股,2020-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總營收分別爲2413.67億元、2979.60億元、2977.08億元、642.15億元,同比變動率分別爲13.37%、23.45%、0.08%、-3.67%。2020-2022年總營收年均復合增長率爲11.06%。

淨利潤上,A股61家3D打印概念股2020-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的淨利潤之和分別爲110.87億元、100.49億元、122.70億元、23.73億元,同比變動率分別爲9.17%、-9.36%、22.10%、-36.04%。2020-2022年淨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爲5.20%。

可以看出,無論是總營收還是淨利潤,A股61家3D打印概念股增速均遠低於市場規模增長。2023年一季度,行業甚至出現營收、淨利潤規模雙雙下滑的情況。

從下遊需求來看,航空航天是3D打印最大的應用領域,相比於傳統鑄造鍛造,3D打印一是可以節省大量原材料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二是可以一體化成形,大幅提升可靠性。因此,作爲對零部件“六性”要求極高的航空航天業,成爲3D打印的重點需求領域。根據統計數據,全球2021年航空航天業應用佔比達到16.8% 。

但中國的應用情況與全球整體情況還略有差異。中國3D打印的工業級應用佔比在65%至70%左右,工業級應用中航空航天是主要領域,但佔據了工業級應用的58%左右(含相關工業機械),佔全部應用的40%左右。所以,中國目前3D打印的應用市場更加集中於航空航天領域。

但航空航天領域的國內需求增長正在放緩。東方財富證券研報指出:“參考全球3D打印應用領域結構的變化趨勢,中國3D打印的工業級應用已經進入到產業化階段的臨界點,民用領域的工業級應用前景廣闊。從應用領域的分布結構判斷,航空航天因其起步早、需求量大、資源集中度高等特性一直佔據首位,但絕對數值上有所下降。”

加上航空航天領域通常與國家安全密切相關,且迭代更新較爲緩慢,這也爲國內工業級3D打印設備的未來應用前景和市場規模蒙上了一層面紗。

從目前來看,國內主要涉及航空航天領域的3D打印企業主要有鉑力特、華曙高科。

鉑力特2022年航空航天行業營收6.38億元,佔總營收的69.50%,較2021年同比增長101.71%;海外地區銷售0.23億元,佔總營收的2.51%,較2021年同比增長213.61%。但2023年一季度鉑力特陷入虧損,鉑力特一季度營收2.77億元,淨利潤-3896萬元。

華曙高科2022年上半年航空航天行業營收0.56億元,佔總營收的35.91%,境外收入0.82億元,佔總營收的46.59%。2023年一季度華曙高科營收1.01億元,歸母淨利潤2046萬元,同比增長10.15%,增速也略顯放緩姿態。

下遊的航空航天需求尚且無法看得十分明確,行業頭部企業盈利增速也在放緩,行業整體業績原地踏步,市場需要進一步反思給予3D打印企業過高估值的合理性。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3D打印:估值高企VS業績現實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