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維也納藝術節總監的導演米洛.勞(Milo Rau),作品《重述:街角的兇殺案》The Repetition Histoire(s) du théâtre (I)在2019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受...
國家兩廳院與瑞士洛桑維蒂劇院共製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歷經歐洲4大城市巡演後也返台於兩廳院演出,3名素人演員:退休大使、國際組織工作者、珍奶世家音樂人,共譜台灣歷史,將台灣外交處境搬上國際舞台。...
3個政治立場不同的人,要怎麼聚在一起戲說「台灣」?不是都說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嗎?但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偏要猛戳敏感話題!透過戲劇的荒謬與張力,凸顯台灣在國際上的窘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
兩廳院公布「2023年售票數據及消費行為報告」,揭露2023年總票房15.7億元,售票數205萬張,其中表演藝術類票房就高達15.4億元,售票率跟總場次也創下歷年新高,回顧熱門表演,現代戲劇類由「綠...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將迎來成立10週年,董事長高志尚今(2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走過疫情衝擊,2023全年度3場館演出的節目總場次達2,374場次,展演能量已恢復,並超過疫情前狀態;室內觀眾超過131萬...
文學巨擘白先勇自小與崑曲有著不解之緣,也成為他創作的養分,他不忍心見到崑曲凋零,決心復興崑曲藝術,攜手蘇州昆劇院,擔任總製作人,奔走兩岸、集結文化及戲曲精英,聯手打造青春版《牡丹亭》,並於2004年...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表演藝術從舞作、劇作到音樂會,跨界合作、結合新媒體科技影像、虛擬影像投影等成為趨勢,越來越多作品會藉由新科技打造多元、沉浸式表演。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今(17)日接受《NOWne...
劉怡汝向來笑臉迎人,說起話來語調輕柔,面對記者的採訪也顯得從容不迫、知無不言,每每談到有趣的地方,還會爽朗大笑,身為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最重要的不外乎就是溝通協調能力,但她卻自認是性格孤僻的人,不善...
「我覺得接下來兩廳院面臨最大的挑戰,其實是來自世界的挑戰,也就是永續。」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清楚知道世界趨勢的脈動,她認為永續很多時候是在徹底改變人的想法跟習慣,除了挑戰兩廳院35年老建築如何減...
「浪費公帑!」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回憶起初見兩廳院,是她在中學時,與父親散步經過時,只見父親指著正在興建的兩廳院劈頭就是批評,聽說裡面一個垃圾桶就要價美金280塊。當時小小年紀的她,壓根沒想到日...
「我對於表演藝術有沒有特別興趣?我必須老實說,沒有。」穿著一襲黑色連身洋裝,臉上脂粉未施,任憑魚尾紋自然地跟著大笑浮現,說起話來既優雅又「直白」,她就是國家兩廳院的藝術總監劉怡汝,很難想像身為藝術總...
第六屆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愛國都儀YOUNG」儀隊決賽7月1日將在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前自由廣場舉行,來自北中南9所晉級學校將在當天一分高下,除常勝軍新興高中及莊敬高職外,屏東女中及鶯歌工商則是首次進入決...
國家兩廳院主辦2023新點子實驗場,邀請台灣獨立編舞家張可揚帶來全新作品《在大道與廣場之間遇到一頭大象》,透過視障舞者、明眼舞者共創「非視覺舞蹈」,共同挑戰若無法「看見」,舞蹈可以如何被感知與理解,...
2022年下半年疫情趨緩,消費風氣也逐步回溫,國家兩廳院今(25)日發布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統計,2022年當年度演出節目票房銷售總額達11.4億,近乎2021年6.4億的兩倍,而售票活動場...
國家文藝獎新科得主布拉瑞揚.帕格勒法時隔2年,帶著新作《我.我們》第一部曲重返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這是他繼《路吶》、《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己力渡路》等舞作後,首度回望自身族群「排灣族」,更攜...
楊景翔演劇團與被譽為「台灣當代戲曲的最佳詮釋者」編劇施如芳共同編創,以台灣日治時代為時空背景,改編廖添丁生平史實和民間傳說,由3位女性擔任正義的化身,打造俠氣滿分的時代喜劇,今(24)日至26日於國...
朱宗慶打擊樂團今(10)日召開記者會宣布,2023年開春將再次以代表作-擊樂劇場《木蘭》打頭陣,「從制高點再出發」。朱宗慶打擊樂團表示,《木蘭》歷經10年打磨、4次正式演出,自2月9日起,將第5次登...
兩廳院「Open Studio開放工作室」於本週末(3、4)展開,為期兩天的活動由三位駐館藝術家汪兆謙、詹傑、黃鬱晴及六位 Gap Year 兩廳院壯遊成員汪勇偉、何翊瑜、陳姿宇、柯昭銘、洪姿宇、陳...
民國111年國慶大會即將在10月10日登場,國慶籌備委員會(下稱慶籌會)今(28)日公布表演團體彩排時程。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10月9日下午3點,北一女樂儀旗隊、曉明女中管樂團與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