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要對2022年迄今的短視頻行業做一個總結,他首先想到的肯定會是各種各樣的“刷屏”內容,也就是圈內所謂的“頭部爆款”。這些爆款不但在社交網絡引發了裂變式的轉發,而且吸引了媒體的大部分注意力,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資本市場。簡而言之:
微信視頻號掀起了线上演唱會的熱潮。從去年的Westlife、五月天,到今年的崔健、羅大佑,已經把演唱會辦成了常態化的活動。抖音不甘落後,以孫燕姿“唱聊會”拉开了軍備競賽的序幕。
劉畊宏在抖音兩周之內就席卷了5000萬粉絲。大街小巷都響徹了劉畊宏的背景音樂,由此帶起了一波直播健身的熱潮。
B站挾“我二舅”視頻再次破圈,僅僅我本人的朋友圈就有至少30位好友轉發。雖然“二舅”的真實性受到了一定的質疑,但其感染力是毋庸置疑的。
相比之下,快手這邊顯得低調很多。雖然它也有成龍直播、周傑倫直播等大型出圈活動,以及“我是雲南的”“你這背景也太假了”等原生熱梗,但是總體上還是讓人感到波瀾不驚。快手既沒有集中資源搞“刷屏”活動,也沒有大張旗鼓地制造頭部網紅。這大概會引起某些人的擔憂:到底是不能,還是不愿?長此以往,快手會因爲缺乏“頭部爆款”而逐漸落後於競爭對手嗎?
作爲一個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兼視頻創作者,讓我先亮明自己的基本觀點:
快手在本質上就是一個不依賴“頭部爆款”的平台,公平性和多元化恰恰是它吸引創作者和用戶的殺手鐗。
在當前的行業環境下,依靠少數“頭部爆款”去拉增長是不明智的,快手選擇的恰恰是可持續的道路;整個短視頻行業早晚都要認識到這一點。
與很多人的刻板印象相反,快手的用戶規模和黏性還在快速增長:2022年一季度,快手APP的DAU同比增長了17%、用戶時長增長了29%,這意味着總流量增長了50%。二季度一般是短視頻的淡季,不過根據券商一致預期,快手仍有望實現總流量的環比穩定、同比兩位數增長。作爲一個快手用戶和創作者,我的直觀感受也是如此——我去年四季度才开設快手账號,現在已經積累了4.9萬粉絲和1730萬觀看量。
作爲一個以“擁抱每一種生活”爲口號的內容平台,快手一直就不依賴少數頭部爆款。快手的流量分配機制非常多元,算法推薦、社交關注、同城內容均佔據一定地位,從而避免了流量的馬太效應;它的內部社交機制高度發達,互相關注比例很高,鼓勵創作者運營私域流量,從而確保了流量不會轉瞬即逝。總而言之,快手內容生態的特點是百花齊放,讓更多創作者有機會被看到;而不是一枝獨秀,只鼓勵少數頭部內容“出圈”。
7月29日,我參加了快手的光合創作者大會。在會上,我見到了著名的“奧利給大叔”——朝陽冬泳怪鴿,並展开了愉快的交流。在我看來,他是快手KOL的絕佳代表:出身草根,基於業余愛好展开創作,以獨具特色的正能量內容(“加油!奧利給!”)贏得網友的自發傳播,直至成爲快手官方宣傳片的主角,而且在大紅大紫之後也沒有脫離生活、脫離基層。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快手平台的生命力。
在這次大會上,我還聽到了一個積極的消息:快手將擴大創作者服務團隊,將其打造爲一個無所不包的“創作者服務中台”,爲創作者解決內容生產、流量、變現等各方面的問題。事實上,快手的創作者服務團隊本來就是主流視頻平台當中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進一步加強這個團隊,將使得創作者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聚焦於作品本身,這毫無疑問是全體創作者所夢寐以求的。
通過對公司財報及公开資料的分析,以及與短視頻業內人士的探討,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自從去年下半年的組織架構深度調整以來,快手內部正在發生幾個特別重要的變化,在三個維度上尋找新形勢下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首先是內容回歸初心,尤其是強調內容的“有用性”。現在在快手首頁,“找工作”佔據了一個固定的標題欄,主要面向藍領招聘。操作工、綜合維修工、外賣騎手、客服經理……各種崗位應有盡有。6月29日,在快手主播辛巴舉行的一場直播招聘專場當中,就收到了17萬份簡歷!按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快手成爲全國最大的招聘平台之一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與此同時,快手的房產、汽車、農業……等內容垂類也呈現着方興未艾的發展勢頭,產生了一批與實體產業緊密結合的“產業達人”。其中最爲大家耳熟能詳的,無疑是真名劉元傑的“疆域阿力木”,也就是那個因爲“你這背景也太假了吧”而被二次創作玩壞了的新疆鄉村主播。在短短半個月內,他已經成爲擁有307萬粉絲的快手頭部達人,他的快手小店裏的新疆農產品銷量則無聲無息地突破了3.2萬件。
劉元傑是一個典型的快手原生KOL:初中輟學打工,進過工廠,進過互聯網公司,也自己創過業;在折騰許久之後,終於在新疆的美景當中找到了內心的歸宿。從2020年7月开始,他直播賣新疆蜂蜜,輾轉於不同的蜂場之間,曾經多次被蜜蜂蟄得鼻青臉腫,也曾在戈壁灘風餐露宿。從直播間裏只有幾個、十幾個觀衆,到擁有穩定的粉絲群體,再到因爲一個梗而一夜爆紅——其中既有偶然又有必然,但是這樣純粹的草根產業達人,只可能出現在快手。
由此可以引出快手的另外兩個重要變化——升級增長引擎,以及升級收入引擎。其實,內容、增長、收入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它們的進化必然呈現出三位一體的態勢。就拿劉元傑自從今年7月以來的“出圈”歷程來說:
“你這背景也太假了吧”成爲了最近半個月全網最熱門的二次創作主題,你隨時隨地能夠刷到它,人們到處主動轉發,構成了裂變式傳播。7月25日,劉元傑的快手直播間獲得了3700多萬人次的圍觀,當天就增加了48萬粉絲。劉元傑的走紅,也給快手的鄉村、農業垂類帶來了持續的新增人氣。這就是內容驅動的精細化增長,由用戶自發傳播、由內部社交機制放大,要遠遠勝過高市場投入驅動的粗放式增長。
迄今爲止,劉元傑的快手小店已經賣出了3.2萬件農產品,包括蜂蜜、牛奶、無核葡萄、胎菊……作爲快手重點扶持的“幸福鄉村達人”,他將給更多主播、更多農戶起到榜樣作用。在快手,電商主播的主體不是懸在空中的明星網紅,而是接地氣、與實體經濟融爲一體的產業達人。這就是快手電商得以蓬勃發展的根本推動力。
可以想象:只要堅持內容破圈、用戶裂變和社交驅動的增長模式,快手就可以像過去兩個季度那樣,在大幅降低銷售費率的同時,維持用戶和流量的健康增長。只要堅持培養接地氣的草根產業達人,快手不但可以在實體電商方面取得更大成功,也可以在藍領招聘、本地生活等服務類電商上打开局面。與此同時,快手的差異化定位也將吸引更多的品牌廣告主,從而進一步打开廣告業務的天花板——不要忘記,在2022年第一季度,快手平台的廣告主數量同比增長了60%!
總而言之,對內容、增長、收入這三大引擎的升級,歸根結底是要把互聯網流量紅利時代的“粗放式”經營策略,轉化爲新常態下的“精細化”經營策略。這是所有互聯網平台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正確選擇。目前看來,快手對新常態的認識比較充分,做的比較徹底;而那些仍然抱着舊式思維的平台,很可能會在時代的車輪面前付出慘痛代價。
回到本文开始的那個話題——對於視頻平台,以及任何內容平台而言,“頭部爆款”是最重要的嗎?顯然不是。內容平台的核心競爭力是吸引內容創作者,鼓勵他們創作更多更好的內容,再用這些內容去吸引用戶。刷屏的“頭部爆款”,固然能讓平台吸引很多媒體目光,但主要還是有利於極少數頭部KOL。如果平台的流量分配不夠公允,爆款內容甚至會導致“虹吸效應”,讓中小創作者更加沒有出路。
另外,即便對頭部KOL而言,如果平台只熱衷於人工制造“爆款內容”,也會讓他們缺乏安全感和自主性。如果沒有多元化的內容生態和私域社交機制,任何榮譽都可能是轉瞬即逝的:像一陣風一樣,火了又馬上被人遺忘的視頻KOL還少嗎?
從“我是雲南的”到“這個背景也太假了吧”,既是創作者自發創作、用戶自發傳播的成果,也驗證了平台捕捉熱點的機制有效性,以及內容破圈能力的大大提升,只是這種能力並不是圍繞頂流展开,而更傾向於賦能普通創作者。快手在打造大V和引入明星方面也越來越克制,也正是爲了把更多的資源留給廣大的中小創作者。我相信,堅持上述原則的快手,能夠繼續實現內容生態的豐富、用戶的增長,以及商業化的繼續提升——因爲它做了平台真正該做的事情。
- 快手-W(01024)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快手正在找到一條可持續增長的道路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1332.html